過好當下的自己,而不是去将以前或往後的能量拉扯到現在。過去真的是過去嗎?往後真的是我的往後嗎?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定義的。
所以,當下就好。
霓上月走到了門邊,想着剛才心裡的事,不知為何有了這樣的想法。倒是有趣的……
“我為何而成為霓上月?霓上月為何是我?”她還是想這些話。
“現在的我,所想的都是我要想的嗎?是否全是我該想的?是誰讓我想的?是我……在看着眼前的一切嗎?”
霓上月盯着眼前的院落,是草坪院子,是紅花黃花綠葉,是小徑是大石闆鋪墊的屋前路,是栅欄綠枝包圍的獨立院子。
是藍天白雲,是野鳥掠過,是雲在遮住陽光時的光影變幻,是眼前無限廣闊又被眼前束縛的局限。
“我的人生要怎麼過?被控制嗎?妥協嗎?”
她猶豫,沒有誰能明白她的人生,是她在過自己的人生。心裡的想法就是自己的,誰在看着這一切?自己就是觀察者。
“阿釀?”
她看向身邊,沒有人。其他的侍女站得有些遠,但是她沒有開口,其他人不會過來。
或許她身體不适,或跌倒什麼的,那些人會跑過來扶着她?
有時候,她看着眼前觀察到的,就會想着接下來或是預想中會發生什麼。
難道?是因為她的心念不停,觀察到的才不會停嗎?
是她在觀察一切,那麼……實際上發生的事會跟着心念變幻嗎?
不,她掌控不好心念。也不想活在心念的貪求當中,隻是想見到娘,想要知道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讓她的人生變成這樣?!
娘……
司久晴回來了,身後帶着兩個身受重傷的人。那兩個人身上被鞭打淩辱,看着狼狽不堪,臉上還有未幹的血,身上也都是血迹,衣裳還是破爛的。
“阿月,人帶來了。”司久晴走到她的身邊開口。
霓上月轉頭看,看到了兩個狼狽又可憐的人,身上臉上都是被拷打過的痕迹。她忽然懷疑,在自己看到之前,這個人就是這樣存在的嗎?
她突然有一種感覺,觀察者不隻是自己一個,而是……這裡的所有人。
因為這裡所有人的觀察,構造了這個眼前的世間。因為更多龐大的觀察,構造了幽決國和榮國的背景,構造了更遠未知的構造。
是人心在觀察?還是身體的眼睛、耳朵、鼻子、言語、體感等等在觀察?是一樣在觀察。
她是一個整體,所有心念都是一個整體。她也不能知道自己全部的心念,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所以……眼前所見,不算自己的心念構造。
算是……莫名其妙的變幻。
她這樣想。
難道是中了一箭,就想了些修世悟身的問題了?
“小妹!”師姐看到了霓上月,趕緊想要掙脫身邊抓住自己的人!她被綁着雙手,但是身上受傷嚴重,好像還被釘了鎖住雙肩鎖骨的釘子?
等一等,這畫面是……作者本來想寫師姐跪着,然後想應該是站着,然後覺得她武功高強就綁着,能夠戲劇性一點,或許會逃跑?但是又立馬想象了限制武功的噬骨釘,這名字也是想了又改了,一切都靠想象而已。
說實話,在這故事裡面,隻要是作者觀察到的,就一定會按照作者所想的寫下來。那麼作者的想法來自什麼呢?
那麼……觀察意味着什麼呢?
誰觀察,都在自己的意識領域裡觀察。所以,自身的意識就形成了一個結界範圍,在自身意識能量的觀察範圍内,所有的演化都是自己在觀察。
如果每一個獨立意識都在自己進行觀察,那麼他們所有的獨立意識都在形成自己的意識領域。這些意識領域裡面的觀察态,如果和對方産生交織,構想頻率的交織,會形成出現在對方意識領域的呈現,就是既獨立的個體又融合的整體。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不想看到的,也是存在的。你看到的是你構想的未來?你看到的是他人構想的未來。如何觀察?如何去看到自己的想要?
這是寫書人想的,和霓上月無關。她會讓她成為完全忘記的霓上月,因為作者的觀察,成為作者内心隐藏深處的模樣。
是作者在通過文字裡的所有意識,在了解自己。
在玩。
在體驗。
在感受。
回到霓上月,把注意力回過去。從作者的意識到霓上月的意識轉換,就是這麼簡單,隻是動一動念而已。
作者還是存在,存在在自己的當下裡,活着自己的人生身份。霓上月也存在,存在在作者筆下的故事裡,或别的什麼地方,一切都不被限制的想象着。
做好自己的觀察,了知自己的心念,這能影響命運。
霓上月看着眼前的這兩個人,走過去又猶豫了,“師姐……”
“小妹!!!”師姐使勁叫她,身上的噬骨釘讓她痛不欲生!是在地牢裡的時候太激動了,差點被王後弄死!
“救我!”師姐看出來了,霓上月還能得到他們的信任!
楚一鳴和王後單獨說了話之後,王後的态度就變了!還有王子們對霓上月的态度,在師姐看來現在能救自己的隻有霓上月!
“……”霓上月猶豫,又往前走。
司久晴伸手拉住她,“要說什麼,就在這裡說。不要過去,危險!”
“她是我的師姐,最……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