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瓊娘一直在她們眼皮子底下,而雲水謠竟未發覺。
她本以為逃走的方大娘是瓊娘,原來不是。
雲水謠問道:“奇怪,我第一次見吳阿婆的時候,就讓人檢查過她的臉,那時候她是沒有人皮面具的。”
杜羽道:“真相很簡單,那就是确實有一個年老的吳阿婆存在,你第一次見到的就是真正的吳阿婆。而後來的吳阿婆,則是瓊娘戴上人皮面具假扮的。在你第一次去吳阿婆家的時候,瓊娘說不定躲在暗處,看着你。”
雲水謠驚出了一身冷汗。她現在才明白真相。
吳阿婆和瓊娘,其實是兩個人,但有時候共用吳阿婆這一張臉。
真正的吳阿婆,應該也是蝮蛇幫的人,是瓊娘和佩兒的下屬。瓊娘有需要時,就戴上人皮面具,僞裝成吳阿婆的樣子。等她要恢複自己的本來面貌時,吳阿婆再出來。
瓊娘卷款潛逃的這幾個月,應該一直躲在吳家,以吳阿婆的身份生活。而真正的吳阿婆,應該是在不遠處,隐藏了起來。
在雲水謠來調查吳阿婆一家的時候,真假吳阿婆對換,雲水謠見到的是真正的老婦吳阿婆。
等雲水謠确定這個吳阿婆沒問題之後,瓊娘覺得官府應該不會再來吳家了,所以又跟吳阿婆換了身份。
所以,後來被抓到官府來的“吳阿婆”,其實是瓊娘。她倉促之間,來不及跟真正的吳阿婆調換身份。
雲水謠既覺得驚喜,又覺得可怕。如果不是從抿唇這個動作中發現端倪的話,也不知道自己還要蒙在鼓裡多久。
雲水謠之前就發現,吳阿婆有個下意識抿唇的動作,而這個動作不像是老年人會做的。
而剛才,她又在楊小官人的詩中發現,瓊娘也有個習慣性動作,就是抿唇。來源就是那句詩:“抿唇宜喜又宜嗔。”
楊小官人隻是記錄了他愛上瓊娘的過程,在詩中寫下了瓊娘的神态動作,沒想到又無意間為官府提供了線索。
這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而瓊娘發現自己的僞裝暴露,有些驚慌,随即恢複了鎮定。反正已經露餡了,人也已經在牢裡了,情況也沒法更壞了。
她問道:“你們是怎麼發現我的身份的?”
雲水謠諷刺地說道:“因為楊小官人留下的絕命詩,裡面提到你抿唇的動作。而你假扮成吳阿婆,這個抿唇的動作卻是改不了的。”
瓊娘笑了:“原來是這樣。楊之庭那個死鬼,臨死之前還要寫什麼絕命詩,結果給我留下這麼多破綻。早知道這樣,我應該效仿佩兒,先嫁給楊之庭一段時間,再假死脫身,他就不會死了,也不會寫什麼絕命詩。”
雲水謠搖頭道:“以楊小官人癡情的程度,如果你在嫁給他之後假死,他說不定會殉情,随你而去。他待你如此真誠,你卻騙死了他,心裡可曾有一絲内疚?”
瓊娘冷靜道:“我确實騙了他的錢,但我沒要他的命。”
“你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在他發現自己被騙錢騙感情之後,是活不下去的。”
“是他自己想不開,不關我的事。”
雲水謠按捺下心中的憤怒,問道:“銀票呢?”
“不在我手上。”
“那在哪裡?”
“既然雲大人知道我和佩兒是蝮蛇幫的人,就該知道,我們騙到的錢,大部分是要交給上級的。你就是把我們殺了,也拿不回多少錢。”
雲水謠知道,這話倒八成是真的。
她接着問道:“真正的吳阿婆在哪裡?”
“大人神通廣大,自己去找啊。”
“你……”
雲水謠想打她,又忍住了。對瓊娘這種人,尋常的打罵根本沒用,反而會增加自己的怒氣。
杜羽道:“瓊娘既然經常和吳阿婆互換身份,真正的吳阿婆一定住在離吳家不遠的地方,派人去找找,說不定就在吳家附近的那座仙女廟中。”
瓊娘擡頭看了杜羽一眼,又低下頭去。
杜羽露出一個成竹在胸的笑容。他剛才提到仙女廟,瓊娘就擡頭看他,很有可能是被他說中了。
于是,杜羽叫來一班衙役,讓他們去吳家附近尋找真正的吳阿婆,着重尋找仙女廟。
衙役們領命而去。
雲水謠接着說道:“你們把蝮蛇幫的底細交代清楚,我可以對你們從寬處理。”
然而,瓊娘和佩兒皆是緊閉着嘴,什麼也不打算說。
雲水謠道:“既然你們不打算說,那本官就陪你們慢慢磨。大牢裡有的是刑具,明天選哪幾樣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