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元發現她的小地攤生意越來越好了,尤其是烤紅薯,幾乎是供不應求。
奇怪的是,幾乎每個顧客都穿着藍白相間的校服,每次一買就是好幾個,而且每個人進校門的時候都要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
她的疑惑在孫露露又一次出現的時候得到了解答。
孫露露臉蛋紅撲撲地跑到攤前,氣喘籲籲下了單:“十個烤紅薯,十五個烤年糕。”
沈三元:“烤紅薯沒有了,烤年糕也沒有了。”
孫露露震驚,随即大怒:“都怪數學老師拖堂!還有隔壁那兩個班,狗鼻子一樣靈,不告訴他們在哪買的居然跟蹤我們的采購大隊!”
吐槽完,孫露露看着空蕩蕩的泥爐犯了難:“沒有烤紅薯和烤年糕,我該怎麼和班上嗷嗷待哺的同學交待?”
沈三元輕咳兩聲,熱情推銷一旁的烤玉米:“試試這個吧,也好吃!”
孫露露當真來了興趣,烤玉米的香味較之烤紅薯多了一種清甜甜的田野氣息,她又看向箅子上面用玉米葉包着的東西:“這是什麼?”
“玉米粑粑,玉米磨成漿蒸熟的。”
孫露露湊過去看,隻覺得那個叫做“玉米粑粑”的東西雖然名字奇怪了點兒,但模樣實在可愛,氣味也是淡淡的清甜香。
出于對沈三元手藝的信任,她很快做了決定:“那就要十個烤玉米和五份玉米粑粑好了。”
沈三元把烤玉米和玉米粑粑打包好,遞過去,孫露露接過來,駕輕就熟地把這些東西放進了背包。
拉好拉鍊,背上包,孫露露遠遠朝校門口看了一眼,嘴裡嘟嘟囔囔的:“這麼多人都背包,我看你怎麼抓,嘿嘿!”
————
好消息:教室裡烤紅薯的香味沒有了!
壞消息:換成了烤玉米的氣味。
更壞的消息:過了幾天後,成了烤紅薯和烤玉米交雜混合的味道!
吳德發氣急敗壞地回到辦公室:“這還有王法嗎?把校規校紀置于何處!”
他找到年級組長,将事情上報。
年級組長也很重視:“老吳啊,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地攤小吃不衛生,為了學生的食品安全,務必把這些垃圾食品隔絕在校門外!”
吳德發領命,他首先把這件事交給了學生會,要求風紀生每天在校門口值日的時候嚴厲打擊外帶食品進校的行為。
然而這個舉措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值日的風紀生們對那些明顯外帶食品進校的學生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一次吳德發甚至聽到其中一個風紀生對進校的學生說:“我不是讓你幫我帶烤紅薯嗎,怎麼你買的全是烤玉米?”
學生:“哎呀忘記了,不過烤玉米也好吃,你等一下嘗嘗看。”
那個風紀生于是好脾氣地同意了:“好吧好吧。”
學生就這樣拎着打包袋光明正大地走了進去。
吳德發痛定思痛,又把任課老師們組織了起來,他相信這下就不存在内鬼了吧。
起初的效果的确不錯,學校垃圾桶裡的烤玉米葉子和烤紅薯皮少了很多,然而沒有持續多久,那陣熟悉的香味又席卷而來。
吳德發是在辦公室裡聞到的。
大腹便便的地理老師啃着烤玉米:“還别說,這群學生确實會吃,香得嘞。”
向來時髦優雅的英語老師嚼着烤紅薯:“要不說是學生嚴選呢?本來好奇讓他們絞盡腦汁也要帶進學校的東西是什麼味道,誰知道吃過一次就愛上了。”
吳德發:……
就在吳德發殚精竭慮思考着解決辦法的時候,他發現,不管是烤紅薯、還是烤玉米的香味,都從學校消失了。消失得一幹二淨,不管他怎麼吸着鼻子聞,都沒有再在教室和辦公室裡聞到。
吳德發頓時喜笑顔開、滿面春風,與之相反的,是學生和老師們日漸愁苦的眉眼。
學生們唉聲歎氣:“就這點支撐我上晚自習的動力啊!沒了。”
老師們也是一頭霧水,找到吳德發,旁敲側擊地問:“你怎麼做到的,那個擺攤的小販怎麼沒再來了?”
吳德發這才知道香味消失的原因,他同樣茫然不解:“我什麼都沒幹啊。”
雖然這個局面是吳德發樂意看到的,但他可不想為沒做的事情背黑鍋,于是吳德發真誠回答,“我真的什麼都沒幹啊!”
然而學生們不信,就連老師們看到他也是欲言又止:“老吳啊,哎……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