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你别鬧老孩子脾氣了,七十歲還要飛長途!很危險的。”
胡彬不顧安妮的耐心勸導,就是要一意孤行!
“我沒鬧,很認真,我在陰國十三年,從未回過家鄉,這次是該回家看看,其實最近幾年,我一直有回國長住的打算。”
安妮勸不動胡彬,隻能試着打電話,讓胡彬的兒子胡言來勸,卻被小老頭打斷。
“最近正好放假,你再多買一張票,我跟胡郁一起回國,有個人陪我,這下你該放心了吧?”
不等安妮回答,胡彬倒是自顧自收拾起行李來。
胡郁,胡彬的孫子,陰國研究生在讀。
安妮沒辦法,她也不能真的讓胡彬自己收拾,她照顧胡彬衣食起居十幾年,是知道他一人收拾的話,絕對會犯丢三落四的毛病……
淩越不知道,在九千多公裡外的大陰,還有人念叨着她做的松鼠鳜魚,此時她正背靠沙發,耐心地看着做不出決定的兩人。
“選好了麼,兩道菜,吃什麼。”
“越越,就不能多選一道?”
“老大,就不能多吃一道?”
“不能,累死了,你們快選,反正沙蒜豆面我是一定要做的,我的最愛~”
兩人糾結好一陣,這才從九十八道菜的菜譜裡,分别選出自己目前最想吃的兩道菜。
“那就闆栗雞和麻辣香鍋!”
“我要雪山魚炖豆腐!還有雞骨草煲豬橫脷!”
淩越聽完,拿上一旁的手機,“行,我上網訂一下食材。”
她懶得再去菜市場,外賣配送最便捷。
三十分鐘後,三大袋食材整齊擺在廚房。
“先煲湯,仁崽,把這包陳皮泡水。”
“得咧。”
“一豎,你洗雞骨草,不要搓,在水裡晃着洗就可以。”
“得咧。”
淩越指導完兩人,開火,給豬橫脷加姜片米酒過一遍水去腥。
拿出砂鍋,放入洗好的雞骨草,春天正是濕氣重的時候,雞骨草有祛濕疏肝的作用,是豬橫脷最佳拍檔。
陳皮與之一同下鍋,再加些瘦肉,可以讓湯底更加濃郁。
“這個湯的做法很簡單,你們自己在家,想喝的時候也試着煲一鍋。”
淩越一邊煲湯一邊教二人。
隻見她又在櫥櫃上層拿出分層的收納盒,裡面有薏米、茯苓、芡實、赤小豆等,都洗幹淨加入砂鍋中。
期間淩越還将薏米稍微煸炒了一下,因為目前的季節晝夜溫差大,薏米煸炒一下再入鍋,不至于寒涼。
再加點蜜棗,湯喝起來會甜一些。
雞骨草的樣子和折耳根很像,味道也像,淩越主要是怕這兩人喝不習慣才加的。
她真貼心啊。
路仁已經呆在原地,死腦子,她記不住啊!
“越越,你太高估我們了,剛剛你加的那些五顔六色的豆子是什麼,我都不知道。”
“那我比你厲害一點,我知道茯苓。”鄧一珩驕傲。
淩越聽完忍不住大笑出聲,太逗了,這倆活寶。
“改天我給你們詳細的食譜,既然是我真好吃的員工,那麼必須人手一道拿手菜,我負責教,教好了,以後出去可以報出我的名字,教不好,千萬别把姐供出來。”給姐丢人。
鄧一珩:這話怎麼聽着這麼熟悉?好像在自己導師那裡聽到過。
但他倆依舊點頭:“絕對不讓越越/老大失望。”
“沒想到,我也開始教人下廚了。”
這要在以前,淩越可不幹,嫌麻煩。
她繼續手裡的活兒,沙蒜豆面軟的快,最後做,先蒸栗子雞。
栗子不是當季,所以品質不算太好,但淩越還是皺着眉頭煮。
雞是公雞,栗子雞最好不用老母雞,口感發柴不好吃,公雞肉質嫩。
煮熟的栗子剝開備用,調一個五香料,有桂皮、八角、小茴香、丁香。
但她突然發覺丁香味道太沖,于是臨時換成陳皮。
自從綁定這美味系統後,她的嗅覺和味覺越發靈敏,路仁兩人暫且聞不出異樣,但她湊近就能發覺。
雞肉切塊,砧闆與台面奏出規律的樂章,隻兩分鐘不到,一隻完整的雞就變成了雞塊。
雞肉不需要焯水,否則口感也會發柴,就像嚼木渣子一樣。
冰糖炒出糖色,加水。
巨大的“唰唰”聲讓二人不由得側頭觀看。确認了,看淩越下廚是享受。
此時已經有甜甜的焦味傳出,隻見淩越倒入五香料,将其篦出味,傳統烹饪的精細之處在于此。
另一口鍋,三勺甜面醬飛香,倒入雞肉大火煸炒,倒入熬好的糖色熬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