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會發展目标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達到137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達到3800元。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人均綜合受教育年限1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8‰以内,全市戶籍總人口達到330萬人,年均增長1.2%;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内,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0萬個,輸轉城鄉勞動力150萬人次。
(五)生态環境目标
市區空氣質量全年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80天。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左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5%;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綜合能耗降低20%,單位産值萬元生産總值能耗降低到2.1噸标準煤以下。
四、構建“三大組團五條經濟帶”的城市空間和産業布局
繼續實施“東擴西展,南升北拓”的城市空間布局戰略,按照“三大組團,五條經濟帶”的産業布局,拓展城市與産業發展空間,構建以濱河中心城區為核心——衛星城市為紐帶——區域中心鎮為擴散點的城鎮體系和大中小呼應的城市體系。依托現有工業基礎,發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裝備制造、高新技術、農副産品加工産業群和農産品加工貿易,逐步培育形成以濱河為中心的都市經濟圈。
“三大組團,五條經濟帶”就是以自然形态的濱河河谷川盆地……三大組團市域空間及沿由濱河向周邊輻射的五條高速公路展開的延綿經濟帶。
(一)加快三大組團建設
1、濱河河谷川盆地組團。區域面積220平方公裡,建城區167平方公裡,主要是強化交通通信、金融貿易、科技教育、文化娛樂、綜合管理、信息服務等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産業發展重點是: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都市型服務業。對現有污染企業實施“出城入園”,逐步向遠郊縣區工業園區調整擴散,逐步形成由城市核心區向外圍層輻射擴散、協調發展的一體化格局。以市級行政中心遷移為契機,加速……新城區建設,全面啟動道路、供水、污水、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規劃布局建設金融貿易、科研教育、體育運動、文化娛樂、工業生産、居住生活、綜合管理等八大功能區。規劃建設體育中心、大劇院等一批大型公共工程,創造良好的人居住環境,疏解城關區的人口、交通和環境壓力。
在黃河北部沿岸一帶實施總面積267平方公裡移山造地項目,拓展河谷川盆地城市發展用地空間,進行組團式開發,在确定的……初步定位“城市工業新區”,……片初步定位“城市綜合發展區”,集中規劃建設城市工業新區、商業貿易區等,配套建設各類服務設施。把新開發的山台地建成功能分區鮮明、配套設施齊全、轉移和吸引各類企業的新型都市工業區和商住區,預計用5--7年的時間基本完成土地整理開發。
2、槐間……盆地組團。是濱河“東擴”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區域面積約175平方公裡。以……開發建設為基礎,超前規劃濱河都市新區。整個區域作為促進科技教育、新興産業和生态旅遊業的新區域進行規劃建設布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實施”的原則做好産業區、學院區、商貿居住區、生态區等功能分區布局,最大限度地實現區内各種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
3、北大川盆地組團。整個區域總體地勢平坦,面積約925平方公裡(有耕地38.5萬畝,其中水澆地25萬畝),充分利用北大川土地後備資源、國際航空港、引大水利工程的三大優勢,積極接應濱河……兩大城市的産業和人口轉移,北大川區域遠期規劃建成濱河副城區。近期以綜合開發為方向,培育新型産業,優化傳統産業,以農業結構調整、北大川空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小城鎮建設為建設重點。農業綜合開發充分發揮……灌溉工程的作用和效能,發展節水、生态、效益型農業。着力進行生态經濟大防護林網建設,實施深耕改土和鹽漬化防治,增加土壤有機含量。發展鮮食玉米、專用小麥、啤酒大麥、中藥材、花卉、玫瑰、苜蓿草業的聯片種植,擴大特種珍稀動物規模化養殖,發展節水生态農業、農産品加工業、倉儲業和農産品加工貿易。加快北大川航空港、省北大川高科技農業開發示範基地、北大川空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小城鎮中心區等重點建設。積極争取國家和省上支持在北大川空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建立集出口加工、物流儲運、商品展示、貿易服務等功能的綜合保稅區,按照國際慣例實行集中統一封閉性管理,吸引國内外大公司或企業集團設立出口創彙企業,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形成鮮明的特色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