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當天。
陸景桓一案已引起百姓不滿。
為給百姓一個交代,三司商議将大堂安置在都城最繁華之處,公開審理此案。
這天,天色昏黑,片片烏雲仿佛要壓下來似的,将整個都城都籠罩在一陣沉重的氣氛當中。
堂下人聲鼎沸,百姓們議論紛紛,對陸景桓一案的審理結果心懷忐忑。
“你們說,今天結果會怎麼樣?”人群中一個年輕人問道。
老者思索着,“不知道,但至少知道太後不會坐視不理。”
年輕人:“太後果真英明。”
老者沉默不語。
此時,三司官員—刑部侍郎王羌、大理寺卿晁遊、禦史台大夫封琅,身着官服走上堂。
他們看見坐在案台旁的宋棣,快步上前,恭敬作揖行禮道:“下官等恭迎右相。”
宋棣颔首,“本相與陳大人奉太後旨意,協助各位大人審理此案,找出事件真相,懲惡揚善。”
“下官等定當不辜負太後所托。”
陳瑞坐在案台之下,嘴角輕微上揚,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王大人。”陳瑞起身,假笑着緩緩走向王羌,滿臉虛僞,“今日之事,就有勞了。”
陳瑞的語氣中,透漏着一絲挑釁。
朝堂之上,暗潮波動。
王羌一直心向祁恒帝。
陳瑞又怎會給他好臉色。
都是逢場作戲。
“不知陳大人今日前來,還請恕罪。”王羌假意奉承。
“這是哪門子的話。”陳瑞假惺惺地拱手:“陸景桓私造兵器一案,牽扯衆多。而本官又是這件案子的揭發者,自然是要來幫忙。”
聞此假意之言,王羌心中冷哼,雙拳緊握,緊盯着陳瑞得雙眸,浸滿厭惡。
而在這厭惡之下,透露着刻骨銘心的恨。
王羌有一子,當年不懂事犯了點錯。
陳瑞為鏟除異己,添油加醋,上報朝堂,要處死王羌之子。
王羌舍命相救,最終用自己的前途,救了兒子一命。
可其子在大牢之中受盡酷刑,落下一身的病,不久就離世了。
至此,王羌對陳瑞的恨難以言表。
然,同朝為官,身處不同陣營。
為顧大局,王羌始終将這份恨意埋藏于心。
“陳大人如此心系朝廷,實乃朝堂之幸。”
循聲望去,謝庭軒邁着四方步,緩步上前,氣質儒雅,風度翩翩,目光似箭,直戳人心。
“宰相大人。”宋棣起身微微擡手,一個衙役端着一壺上好的茶水,放到一旁。
“早知宰相會來,特意命人備好茶水,還望不嫌。”
“右相客氣。”謝庭軒從容地坐在宋棣身旁,細細品了口茶,驚喜道:“好茶。可在好的茶,若不知其出身品名,胡亂烹煮,隻怕也是浪費其才,造孽不淺。”
說話間,謝庭軒察覺出王羌等人的局促,輕笑幾聲,“人歲數大了,就喜歡湊個熱鬧。右相不會介意吧。”
“豈敢,豈敢。”宋棣假笑着奉承,“宰相能來,下官倍感榮幸。”
這兩人能在朝堂上走到如今的位置,都是千年的老狐狸。
是真心相對,還是假意迎合,一眼便知。
謝庭軒不想繼續與宋棣糾纏,便示意王羌等人開始審案。
王羌坐在案台中間。
晁遊和封琅坐在王羌兩側。
啪!
一聲脆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