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頓飽餐之後,陳氏将徐琮安趕去裡屋,這是一貫的做法,乘天還未暗下去借着光亮抓緊完成夫子布置的課業。
陳氏和老母趙氏兩人收拾碗筷去竈屋清洗,一邊說着體己話。
“當初原是想着這徐家是咱們淇縣數一數二的大族,女婿為徐氏旁支子弟,自小在徐家族學裡讀書,還考了個童生,算是實打實的讀書人,日後定是有大出息的。你嫁了他也算是高嫁,沒成想卻是個福薄命短的,如今累了你孤兒寡母的讨生活。”
趙氏接過女兒清洗的碗筷,擦着碗上的水漬,歎了口氣說起了女兒眼下的困頓。
“女婿那病拖了三五載,家裡的銀錢都買了湯藥不說,幾畝薄田也都變賣了為他醫病,最後落了個人财兩空。如今他去了倒也是一場解脫,一年守喪期也過了,眼下要緊的是該盤算你以後的日子怎麼過活。”
彎着腰刷碗的陳氏聞言手上動作微微一頓。
“我這些日子想了又想,你若是改嫁他人,倒能尋個依靠,旁的不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趙氏說着瞧了瞧女兒臉上的神色,見女兒埋頭刷碗,默不吭聲,心裡明白自家女兒不願改嫁,過了一會兒又才開口。
“可轉念一想,琮安是女婿留下的獨苗,若是不好好撫養長大,想來也對不起徐家的祖宗;還有二丫頭年紀也還小,你這個娘也離不開身。若是不改嫁,守着兩個孩子長大也行,就苦了你年紀輕輕守寡,這倒也能忍受。”
趙氏說着又重重歎了口氣,直視女兒雙眼頗有些嚴厲的詢問:“可最要緊的是如今家裡連兩畝薄田也沒有,你拿什麼養活兩個孩子,這你可曾想過沒有?”
趙氏的問話引得竈房裡一片沉默,趴在門口的二丫盯着外祖母和娘親,不敢吭聲。
“問你話,你要急死你娘我嗎?”
老趙氏看着三棒子打不出個響屁的自家女兒,聲音拔高了些。
一直沉默的陳氏緩緩直起身,轉頭看向為自己操碎了心的老娘。
“琮安自幼由他父親啟蒙,是個頂聰明的,後到族學裡讀書識字,夫子也說琮安有幾分讀書的天資。他爹生前就一心挂念着考取個秀才功名以慰公婆在天之靈,生了病卧榻之後隻能對琮安寄予厚望;我這個當娘的不說别的,總不能斷送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再者說族學裡也不收束脩,多少人家求也求不來,我隻要辛苦些養活我們娘兒三就行了。”
“如何養活?”老趙氏不依不饒的盤問着陳氏。
“雖然家裡沒有田地可以耕種,但宅前屋後還有一些地,種些小菜還有地瓜勉強也有些吃的,還能養些雞鴨,平日裡我再去鎮上幫人漿洗縫補些衣服,總能有法子的。”
陳氏緩緩道來,明顯能知道心中對之後的日子是有過一番盤算的。
老趙氏聽自己女兒說完,歎了口氣。
“你這個當娘的是為着兒子着想,這是慈母之心,娘挂念你也是同樣的理兒。你既已經盤算好了,娘也不逼你,隻是日後當真是要苦了你了。”
老趙氏牽過自己女兒的手輕輕拍了拍,聲音低了些:“若是你爹還在,娘家還能幫襯你一些,可你爹是個福薄的,走的早;你大哥三個孩子,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你嫂子又是個……”
老趙氏提起自己的兒媳,欲言又止,面上浮現些許嫌惡:“算了,不提她。”
陳氏聽聞自己娘說起嫂子也是沉默,兩人都明白那是個頂頂不好相與的。
“娘,這次你來我這裡,回去之後嫂子會不會……”想到自己那嫂子,陳氏連忙問出了自己心裡擔心的。
老趙氏微微提高聲量,彰顯自己的地位,安撫女兒。:“我到底是她婆婆,她還敢忤逆不成?”
陳氏聞言點點頭,不直說什麼,内裡究竟如何她心中自是明白。
“二哥如何了?”
“他還是老樣子。”
母女倆說着體己話,不知不覺天也暗下來。
裡屋,徐琮安眨了眨雙眼,緩解因長久睜大眼睛的酸澀,仔細看了看書卷,确實已經看不清了,這才合上書。
老趙氏睡了一晚,第二日一早便要動身回趙家村,陳氏怎麼留也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