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河輿圖 > 第127章 十 瑞雪

第127章 十 瑞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田采聽了,大約是灰了心,一路沉默。可及至見了孟良,卻一絲也不曾顯露出來,一面行禮,一面卻借着為參軍府姬妾婢仆縫制衣物的事情,獻上替孟良精心裁制的深衣。

“此乃鄙物,不足以奉參軍閣下貴體。妾雖拙陋,用心誠摯,望參軍笑納!”

雖然田采以裁制衣物為生,但以奉送之名贈予陌生男子衣裳,在孟良看來,總是不妥的。可田采既将話說到這份上,又雙手親奉于前,孟良不好推脫,隻好命身邊人将衣物接了,随口道謝而已。

田采其人與郭霁不同,雖見孟良見此儀禮并無格外歡愉,但隻要收了便覺達成意圖,頓時滿懷希冀,并不氣餒。

孟良并不急着賞景,卻道:“今日請兩位娘子來,偏逢這萬物凋零之際,菜蔬不生,瓜果不長,并無佳味相奉。唯有去歲春上挖了一方水塘,養了幾尾魚。今晨便派人去鑿開冰面,撈了兩三條。趁着鮮活,身被寒冽之氣,肉質緊實軟彈,便乞為娘子效勞。”

孟良削肉如紙的刀工,郭霁是見過的,卻沒見他切魚。聽了這話,也無心賞梅,說什麼也要瞧瞧孟良的烹饪技藝。

孟良卻是不怕人看,當即挽挽衣袖,負手觀察冷水中悠遊的幾條黑魚,片刻之後,倏然向水中伸手,郭霁等人尚未看清動作,他已悄無聲息地将那黑魚握在了手中。那魚受了驚自然要撲騰,可孟良握魚的手法極其高明,不知拿捏了什麼關鍵部位,那魚竟隻能搖擺魚尾,而别處無法動彈。

孟良甚是滿意,眯起眼睛看了兩眼,手起刀落,将魚重重摔在俎上的同時,已然抄刀在手,向魚頭上猛拍一下,那魚便一動不動地躺在俎上,再沒了一絲掙紮。

随後他一手拿魚,一手出刀,騞然幾聲,連同内髒并魚麟已被收拾了個幹幹淨淨。那魚雖全然沒了氣息,袅袅寒氣卻依舊氤氲整個魚身,宛如适才遊于冷水中時,鮮活如生。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仿佛一眨眼間一條遊魚便即成為盤中餐,而孟良卻氣定神閑,未有絲毫分心,沉醉其中,遊刃有餘。就連素色的衣袍也隻不過濺上了幾點似有若無的水漬而已。

就連洗魚,孟良也未假手于人,隻命人将事先在外面冰過的冷水取來,親自清洗了數遍,直到盆中的水清冽不見一絲塵埃。

待将那洗淨無塵的魚置于俎上,他先是瞧着那魚,并不動手。而一旦動手則快如急雨,迅如疾風,隻見手腕揮動間,魚與骨分離,肉中刺剔除,旋即便切作薄片如絲如缟,均勻地碼在白瓷盤中。瓷白魚青,如山黛水碧。而其動如影,目光不足以捕捉痕迹;其聲如弦,雙耳不足以聞其嘈切之聲。如樂之有律,如舞之有節,觀者尚沉浸如醉,而菜肴已成。其人傲然而立,志得意滿,頗有風流倜傥之姿。

郭霁自然滿心贊歎,而田采初次得觀,更加歎為觀止。

“此前雖承諾要為郭娘子做魚脍,然殘冬猶寒,不宜生食。染爐已備,熱涮暖燙,以驅寒意。飯時尚早,請兩位且一遊梅園。待仆從備碳,湯底既成,再請兩位娘子入席。

其時飛雪如螢,照見天地一片澄明,猶如琉璃世界。而梅花怒放最後的風姿,更增物色。孟良是個周全人,雖與郭霁熟悉而谑笑如常,卻也不冷了田采。三人踏雪賞梅,亦頗有趣。

不久婢女前來請示開席,孟良親自導引,将二人引入廳上入座。

每人案上染爐中的湯底早已滾沸,魚片、羊肉、豬肉及各色泡好的幹菜早已備好。其餘溫酒、幹果子也都流水般送上來。

先是一番勸酒祝壽,随即命席食用染爐。切得薄如蟬翼的魚片、肉片一經滾燙的肉湯,便翻卷蜷曲,猶如落葉,又如春桑,瞬間便熟了。蘸上香濃獨特的醬料,一入口,便令人通體舒泰。

“魚肉生長冰下,又經冷水沖洗,格外柔韌軟彈,果然參軍深谙飲食之道。這也罷了,隻是哪裡弄來的醬料,竟如此妙絕?此前從未見過。無論魚還是肉,甚至尋常幹菜,隻要一蘸此醬,再無腥膻、泥土之氣,倒是鮮香怒增了幾倍。”

見郭霁為此折服,孟良十分得意,笑道:“此乃我親手所制,你當然見不到。”

郭霁便與田采相視而笑,又轉向孟良,道:“孟參軍真乃人間至庖,一出手就令别的飲食頓失滋味。不知這醬料用何法所成?”

“此乃獨家秘制,豈能輕易傳人。”孟良見郭霁略有失望之色,便搖頭笑道:“若是娘子肯為我修補幾卷殘破簡牍,我便傾囊相授,絕不藏私。”

郭霁聽罷,也頗谙其趣,便又将飽蘸醬汁的魚片送入口中,細細咀嚼,反複掂量,仿佛果真在思考是否要答應孟良的交換條件似的。而待口中食物咽盡,她便向孟良狡黠一笑,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道:“既如此,一言為定!”

孟良見她知趣,頗為歡喜,當即将醬料之法告知:“其中韭薤豆豉等物與尋常醬料無甚差别,唯有其中的椒味乃取秋日成熟時的鮮椒,去其梗蒂,取其顆粒,揀選鮮明飽滿的,去除幹癟無味的,用杵臼搗爛,以紗布瀝其汁液,再以黃酒按照一定比例配好。随後滾水燙甕,然後裝入封口,埋于土中,一月之後滋味既成,随用随取。”

郭霁等人聽了,不禁歎服。

田采見郭霁與孟良侃侃談笑,亦不甘冷落,因揣度着孟良乃是個看重政聲之人,便借機向他敬酒道:“妾聞孟參軍執法剛正,不顧朝廷使者面子,親自命人捕系兩位使者悍奴。如此不畏豪權,匡正國法,姑臧城中人人稱贊。如今世道,無不趨利避害。而如參軍這等不為權貴而廢法、不因利害而改節的君子,世所罕見。”

關于拘系教訓使者豪奴之事,整個姑臧城早已傳開了,孟良聞之卻不過一笑,随意道聲“謬贊”,便又岔開話題道:“多虧田娘子指路,我才可為刺史訪得大賢之人。今歲若得豐穰,亦是田娘子之功。此乃涼州百姓之福。此酒,當我拜謝田娘子才是。”

說罷先向田采擎杯緻意,然後盡飲杯酒。

田采見孟良飲了,方一飲而盡,又道:“奴婢當初并不知那人是個賢士,不過是誤打亂撞罷了。我哪裡知道原來此人竟關乎涼州糧食豐饒。想必是上天降此人物,而參軍有識人之能。”

孟良卻道:“娘子謬贊,若論德能,十個孟良也不敢比一個石元若!”

田采自然不信,道:“孟參軍自來涼州,百廢興旺,自是第一等人物。”

郭霁亦道:“我聽說這位石先生精通水務,自他來了,此前水務之困,盡皆解了,可是真的?”

孟良一說起這些,頓時來了精神,歎道:“豈止精通水務?天象地理、山川險固,無一不通。曆法農事、物盡材用,未有不曉。真乃奇人異士。從前承蒙父親教訓,言及世有天贊之才,有地生之才,有人傑之才。其中唯有天贊之才乃集天地精華的不世出之股肱巨擘,最為可貴。石元若即此也。”

郭霁倒不想當日那個雁台高談的落魄書生竟有如此之能,而田采見孟良極力稱贊,便忙又舉杯敬酒道:“世有千裡馬,亦有九方臯,方是人才之幸。今日當賀天降英才!”

田采不敢先飲,便舉杯齊眉,躬身勸酒。郭霁卻見孟良眉頭幾不可見的微微皺起,又不動聲色地平複舒展,終究還是笑吟吟地受了田采的敬酒。見此,郭霁也陪了一杯,心中卻知道,田采想要自薦于孟良的意圖,隻怕要落空了。

她心中雖為田采惋惜,卻拿不定主意還要不要撮合二人。正沉吟間,忽一名随從從外面躬身快步趨行,向孟良禀告刺史已回城了,聽聞參軍在梅園親為郭娘子烹饪,便即枉駕而來,如今已經到了園外了。

孟良等聽了,大為欣幸,當即起身整衣正冠,逆着這難得的春雪,迎出園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