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河輿圖 > 第147章 十一 東征

第147章 十一 東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将軍陳勳對仗着先帝對趙貴人的寵愛,一度占據“要路津”的海西侯趙佗一黨素來縱容。凡海西侯的人,無論是侵奪土地還是受賄鬻官,甚至于跋扈樹敵,越權營私,引發衆怒時,他都一力袒護。

他将趙佗封為車騎将軍,任憑其以儀同三司的身份開府置署,乃至于借助手中日益膨脹的權力安插自己的人。甚至于此前趙貴人要與天子生母同樣的女官規制,他也欣然點頭。

滿朝皆不解,就連陳勳的親信也無法忍受那一群乍然獲權得貴的“蠹蟲”,然而身為大将軍的陳勳卻什麼也不解釋,照舊對趙氏一黨優寵無度。

唯有一次,面對其弟的質疑,他仰天而歎:“陳氏并非根深巨族,你我兄弟未有攻城野戰之寸功,也無決斷政事的德能。借着太後的蔭蔽,僥幸總領百官,輔弼天子。朝野内外,暗流洶湧;公卿豪門,人心惟危。群鷹環伺,虎狼猶且戰栗。況你我兄弟勢單力薄!若要控制内外,總要用人。若是不用海西侯這樣的人,難道要用公孫氏?還是邵氏?還是姜氏?他們祖輩縱橫天下時,你我先人不過一介寒士。就是韓懿那小子……最難揣測人心,最難掌控虎狼。唯有狐犬之輩,無傷其主。”

說起陳氏家族,不過是冀州平原郡的一個二等家族,無意間與本郡大族聯姻。韓氏有女,德冠一方,容色妍麗,選入宮禁,為帝所寵,乃子為長,得封貴人。皇後無子,乃重臣衛氏甥女,因懼生恨,鸩殺韓貴人,欲奪其子。其時陳氏之女亦在後宮,無寵而有德,受诏為美人,撫育先帝。

衛氏懷不測之心,鷹鸷之心,剪滅異己,觊觎神器,韓氏因為先帝母族故首當其沖,陳氏因勢微力弱反而得以保全。誅滅衛氏後,先帝感陳美人撫育之德,遂尊位太後,陳氏便跻身外戚之列。然陳氏子弟皆無大才,不堪重用,先帝對有遺憾,然亦省去外戚為禍之憂,故而陳氏一族這些年雖有恩寵,并無實權。

哪知先帝晚年,對從小着意栽培的東宮日漸不滿,二宮矛盾最終難以調和,終于鬧出了“悖逆之亂”。

驟失嫡嗣,令先帝性情大變,他在嫡次子梁王與幼子城陽王之間反複衡量,猶豫難決。而陳勳是直到此時方被天子帶在身邊,着力培養的。而先帝病笃之際、大限将臨,終于确立母族勢強的城陽王為嗣,并于禦榻前确定陳氏為顧命之首,輔佐新君。

此前毫無根基、默默無聞的閑散外戚驟然成了權傾天下的大将軍,雖則手握軍政大權,卻始終如履薄冰。

天子五月中旬立太子,而五月末即駕崩,一切來得雖在意料之中,卻也過于突然。

而況天子駕崩之際,身為大将軍,陳勳竟然在擔任衛将軍的天子母舅梁略之後才得知天子駕崩的消息。待他趕到宮中時,梁貴人及梁略早已将天子即位之事安排妥當,這便由不得他不忌憚天子母族梁氏。

陳勳不是一個獨斷專權的人,可是掌控權力的滋味實在令人沉醉,更甚的是失去權力的擔憂更時時襲上心頭。他在權力的河流裡涉足未深,卻也已經明白,權力的巅峰,猶如萬丈懸崖,不但要忍受孤獨,稍一不慎,更有身家性命之危。

可是陳氏起家太晚了,即便得到了最高的地位,卻也難以抗衡實力雄厚的梁氏及其黨羽。

此時,海西侯趙佗找上門來。

世人皆謂海西侯趙佗不過是憑借裙帶關系媚附天子的外戚,除了拍馬溜須,揣測上意外,并無長處。

然而眼高于頂的高貴世家們,卻不知為何英明如先帝,竟會被這樣一個小人迷惑。

一生驚濤駭浪的先帝卻令趙佗為侍中、中書舍人、谒者仆射,掌管着數名“散騎侍郎”、“常侍谒者”。

侍中不過是加官,本身無品秩,然卻出入宮廷,彰顯天子信任榮寵;中書舍人不過是個四百石的低等官吏,卻有“直入禁中,出宣诏命,持傳陳奏、參決機要”之權;谒者仆射,乃比千石之官,然本朝千石之官常為特設,雖俸秩不高,權力卻大。帶領谒者台所屬“常侍谒者”數人,常在天子身邊誦讀奏章、陳奏顧問,且督責監察百官。所謂谒者台,與尚書台、禦史台并稱為“三台”,品級雖低,權過公卿。

天子設置品秩低微卻權力極大的谒者、中書等,是為遏制家世雄厚、秩高身貴卻權力受限的公卿。

公卿們終于明白了天子的算計,海西侯趙佗也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他品秩太低,唯天子馬首是瞻,看似權力無限,卻得罪了世家豪門,若無天子一力支持,捏死他并不比碾死一隻螞蟻更難。

可是他以卑微之身、裙帶所系,既上了這富貴滿目卻也危機暗藏的巨艦,便再也下不來。這是一艘沒有彼岸的航船,要麼終生漂泊于寂靜而洶湧的江河湖海,要麼轉瞬間投身于沒有浩蕩無邊際的兼天波濤。

先帝駕崩後,四面楚歌的趙佗便去尋了上任未久的大将軍陳勳。

一個空有名位,孤獨面對朝中洶湧局勢,一籌莫展;

一個失去靠山,卻手握天子生前着力安排、位卑權重的鷹犬們。

一個需要新的依靠以維護搖擺不穩的富貴榮華,一個需要得力的爪牙去撲向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

陳勳不算深谙權術,卻也知道如何用恩賞與縱容對待鷹犬,如何讓驕狂的鷹犬為自己“遮風擋雨”。

可是如果讓海西侯去關東平叛的話,即便是流賊,陳勳也知道是萬萬不可的。縱他去與邵璟争奪出征平賊,也不過是讓他為陳氏作嫁衣裳。

在眼睜睜看着梁氏一黨平了渭北的叛亂,董合坐穩了京輔都尉的職務,邵璟解決糧荒、穩定朝局,韓懿順利拆分中壘營、插手五營之後,陳勳以大将軍之身,很快集結了天下精銳,調集糧草,以天子诏,親自東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