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啊,我是說我們能不能進一個公司?
有點難,但我們可以進一個産業園——看這個地圖,這個産業園離我們三個的家是平均距離,我們去這裡。
早上起不來你來我家喊我。
我自己也要上班好不好?拜托,我們還不如一起租房,再也不怕起不來。老王,你喜歡什麼——算了,反正你隻會說和老南一樣就行。我要住大平層。
你買得起嗎?
租房啊,我們三個一起付錢應該還好吧。三個人各一個卧室,一個書房,一個廚房……陽台改造成花園,再放躺椅和小桌子,沒事兒一起曬太陽喝茶。
好土的興趣愛好。
滾,信不信我把你躺椅撤了。
……。
那時候誰都以為這會到永遠。
直到八十歲,她們還是互相扶持的,開開心心的三個老太太。
并不是她們在對方的心裡不夠重要。
也并不是當年在撒謊。
那一瞬間,她們真的想和互相過一輩子。
隻是現實一直在改變。
高中不在同一個學校後,大家其實都會有新的更熟悉的朋友。
即使在很近的地方上大學,不同專業也會分到不同小區。
同時投到同一個産業園并都被錄取的可能性是零。
牽扯到租房和同居的事情,很可能會導緻矛盾。
她們那時候太小,不知道。
隻是因為覺得現在很快樂,就想延續到永遠,一直到自己也看不清的盡頭。
但也不用擔心了。
甚至沒到中考,三個人就慢慢走向了不同的地方。
不管是外因,還是内因。
看似穩固的關系,在社會和家庭的插手下也不值一提。
從出生開始,注定她們會漸行漸遠。
隻是奇迹般的,在三年裡同時朝前跑了一段。
南國出國後,也很少跟江平月聯系了。
王瑛煥更是簡單的問候後,沒有了别的消息。
她當然知道王瑛煥的情況,她現在明白了。
王瑛煥在這個夏天經曆了什麼,又即将遭遇什麼。
在看到她放在桌上的習題冊和工廠内部的環境時,南國就徹底明白,也看清楚了對方一眼便能望到頭的未來。
她沒有放棄,她沒有丢掉練習冊。
可這樣的堅持與努力甚至都顯得卑微,因為什麼都不能改變。
南國知道對方應該恨自己,恨自己的所作所為。
南國也在想,如果她去拼盡全力地做點什麼——把卡裡的錢給她,會不會好一些?
但她悲哀地發現,不會。
對方的家庭就是一灘爛泥。
即使王瑛煥有了錢,也改變不了多少。
隻要她的母親不願離婚,就要共同承擔天價債務。
讓王瑛煥遠走高飛?
她走不了。
……。
她走不了。
她們綁定得太深,強行剝離,王瑛煥也會被撕下一大塊肉。
無解。
至少對于南國來說,是無解的。
如果她能再有錢一點——
……。
她在那一年也是高一的學生。
她不可能把那麼多的錢,憑自己給予對方。
她的家裡人也不會同意,即使她們知道王瑛煥的存在。
因為她們畢竟不是一家人。
隻是朋友。
隻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