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這本是《大周輿地志》。
全面記載了大周朝疆域地理情況,内容包括各個州郡的方位、邊界,重要山川河流的分布。
【冀州,居大河之北,其地廣袤,北接幽燕之野,西臨太行之險……】
【青州瀕于東海之濱,海江無垠,波濤浩渺……】
【雍州地處内陸腹地,為中原洗吹姚笛。】
【江南諸郡,蘇杭之地,氣候溫潤,雨水充沛。】
這個架空朝代還是能跟古代的一些地方對上,有些名詞看着很熟悉,隻不過尋真是理科生,地理學得不精,具體對應現代哪座城市就不知道了。
要是能出去看看就好了。
尋真望向了牆外。
兩丫鬟侍奉一旁,尋真叫她們坐下,都不聽。
尋真執書歎了口氣。
引兒:“姑娘可要練字?”
尋真:“我以前字寫的好嗎?”
引兒:“我拿給姑娘看吧。”
引兒令仆僮移來案幾,取摹本并一沓練字紙。
“姑娘新近所練,便是此篇。”
【行于天地之間,仰瞻宇宙浩渺。山川壯麗,江河奔騰,皆觸吾心,發為幽情……】
一共練了百來張,按順序翻下去,張張有進益。
尋真大略翻開,原身的字看上去還是挺好的。
兩丫鬟一個給她鋪紙,一個給她磨墨。
旁置小幾,上面擺着茶水點心。
尋真慢慢展開要臨摹的那卷書法。
卷軸展開,尋真便止不住驚歎一聲。
以前逛博物館,尋真隻能隔着展櫃玻璃,遙遙地看那些曆經歲月淘漉的書法作品。
此刻握在手心,觸及紙墨,感受全然不同。
再看周圍的環境。
庭院深深,苔痕上階,綠竹猗猗,随風搖曳。
仆從往來,各司其職,服侍與行止,一派古意。
此刻,尋真手持卷軸,心神恍惚,眼前這一切人事物象,是那麼鮮活靈動。
穿越的真實觸感,在這一刻,如潮湧至,撲面而來。
尋真暗歎,将自己從低落的情緒中抽離。
将注意力放在卷軸上。
這幅字是楷體。
端凝而不失秀雅,雄渾且蘊藉風流。
起筆藏鋒,仿若蟄龍初醒。
字之架構,穩重如泰山鎮嶽,又不乏靈動。
布局謀篇,行列整齊,疏密有緻,一氣呵成。
尋真剛才還覺得原身的字寫得挺好,現在看了原版,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臨摹版乍一看有幾分相似,仔細看,筆力虛浮,隻有其表,沒有神韻。
卷末見朱印,“繕之”兩字。
尋真便明白了。
月蘭的聲音果真響起來了:“姑娘,這是公子十三歲時,随族親外出遊學,遍覽山河勝景後所書。”
“公子之書,曾受書法大家王公盛贊,稱其筆法——‘巍峨端凝,不失修雅韻緻,厚重間暗藏風流灑脫之态。字裡行間,神韻天成,假以時日,謝氏五郎于書法之道,必成大器’”。
好了,不要再說了。
我知道他書畫雙絕了。
尋真扶額,跟着描了兩個字。
手抖得不行,歪歪扭扭,簡直不能看。
引兒:“姑娘如今諸般皆忘,這練字之事,亦需從頭做起了。”
尋真歎氣。
這個院子,滿是謝漼的痕迹。
牆上懸着的畫,出自謝漼之手。角落香爐、山水屏風,都符合謝漼的雅好。
箱箧内,金銀首飾,件件都是謝漼送的。
院内衆人,無論婢仆侍從,皆由謝漼差遣。
周圍一切,都深深打上了謝漼的烙印。
-
接下來幾日,尋真頂頭上司沒來,她偶爾看看書、練練字,除了每天要喝苦的要死的中藥,生活也算過得閑适悠然。
穿都穿了,總得想開點。
謝漼這人壓迫感太強,他不來,尋真也樂得自在。
過了五天後,兩丫鬟開始焦慮了。
月蘭眉間漸起愁雲,怕自家主子那日舉動惹了謝漼的厭,謝漼不複再來。
若果真如此,她們可就不好過了。
幾日尚可支撐,若時間長了,府中人都知曉主子失寵,到那時不知将受何等苛待。
看府中失寵的姨娘便可知,侍從婢女亦遭冷遇,衣食用度被削減,或遭無端刁難,行動皆受掣肘,須謹小慎微,唯恐稍有差池,引得更大禍端。
更何況,姑娘現今還沒名分呢!
月蘭念及此,憂思愈盛,然又無計可施,隻能在心底默默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