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那到時你說什麼?”
殷熠眨眨眼:“陛下說不動時,皇叔再說。總不能陛下說一句,臣再接一句“孤也一樣”吧。”
再說萬國宴本質是朝賀宴,賀的是新帝登基,他上去呱呱說一大堆也不太好。
“皇叔,他們會說一些奇怪的話嗎?”
“會有譯者給陛下翻譯的。”
小皇帝考慮的倒是很多,各種突發情況都考慮了。
比如有一個使者打嗝噎住了算不算殿前失儀,再比如有個使者身上有很奇怪的氣味跑到他身前,算是行刺嗎?
這一屆的使者怕是沒想到,他們和小皇帝沒見面就已經被小皇帝盯上了。
殷熠無奈解釋道:“陛下啊,等你長大了,咱們再想辦法給人家使者扣帽子行嗎?”
盡管殷熠并沒有講,但小皇帝居然輕而易舉的學到了精髓。
果然人的天賦不在這個地方就會在那個地方。
殷熠給小皇帝調整儀态,“陛下到時可莫要懶懶散散的,一個君王的氣概代表着一個國家。”
“可是皇叔你說過:“陛下啊,你要知道當你大權在握的時候,做什麼都是無關緊要的。”朕記得一清二楚呢。”
……
殷熠一時不知是該否定自己這句話,還是該告訴小皇帝他還沒有大權在握。
“皇叔長大了,必要的時候還是要裝一裝的。陛下,你還小,現在都不裝一下,以後習慣了就不好裝了。”
“為什麼要裝呢?”
“人生在世,哪有不裝的。比如陛下明明喜歡牛乳茶,但在人前還表現的愛喝濃茶。這種本質上是給自己樹立一個形象,世人可以通過種種表現來推斷這個人是什麼樣子。同理國家層面上也是如此。
陛下作為一個大國的君主,自然是陛下所言所行都代表國家。”
小皇帝小大人似的無奈起來:“那朕努力裝一裝。”
宮人來給小皇帝量了量身段,小孩子的身體一天一個樣,朝服還是要做适當修改。
“皇叔,使臣是不是已經到京中了,朕能看看去嗎?”
“這兩日倒是沒課程安排,臣倒是可以帶陛下去。”
小皇帝扭頭問道:“皇叔有什麼要求嗎?”
“陛下要答應皇叔屆時要好好裝一裝。”
“成交。”
二人換了身常服,乘着馬車就出了宮。
長街上正是進京的使團,京中百姓圍堵在道路兩旁,等着一睹西域的美人和寶象。
南海諸國滿車的珊瑚與明珠,迎着日光,映出了各樣色彩,晃得人難以睜眼。
“那邊是大珊瑚!兩人高的大珊瑚真是難得一見。”
“上次見西域美人還是上一次!”
“那是寶枝國的車隊吧,這馬生的真俊啊。”
小皇帝被殷熠抱在懷裡,但路旁人不少,殷熠怕擠到他,不敢太往前,偏生小皇帝梗着脖子想往前湊:“叔叔,我看不到!”
殷熠不算矮,但前面兩三層的行人将路上的物與人遮的七七八八。
殷熠無奈将小皇帝舉高了些,小皇帝倒也不鬧,隻撒嬌道:“叔叔,能再高一點嗎?”
無奈,殷熠隻能将他放在肩上,讓小皇帝騎在自己脖子上:“抱緊叔叔的頭,可千萬别掉下去。”
說完又囑咐了遍身後的崔仕、鄭崇。
“叔叔,還有點看不清。”
殷熠哭笑不得:“叔叔短時間内長不高了,你就湊合看吧。”
“叔叔,那個騎着兩個坨坨的馬的使團是哪國啊?”小皇帝兩隻小手轉了轉殷熠的頭。
殷熠往那一看,哪裡是兩個坨坨的馬,分明就是駱駝,旗子上的字小皇帝還沒學到,叫“随綏”,是西域的一個國家。
“那個念随綏,敏糸回去是不是要好好讀書了,否則連人家的名字也叫不對?”
“嗯,回去就好好讀。”答應的真是好好的。
“不能說空話哦。”
“我一言九鼎。”
“叔叔,那那個牽着大大的像巧巧的雞的使團是哪個國家啊?”小皇帝又将殷熠的腦子又轉了個方向。
“平趾,趾就是腳趾的趾。”
小皇帝不重,但由于其對于使團的興趣一直不減,殷熠的肩實在是有點酸。
“敏糸,我們要不去酒樓邊吃邊看?叔叔怕等會把你摔到了。”殷熠試圖勸小皇帝歇一歇。
有什麼好看的,使團的禮物都是要獻給小皇帝的,遲早都是要見的。殷熠将這歸于三歲小孩的好奇心。
“可是叔叔,我還想看一會,讓我再看一會好不好,我回去就把這些字認全。”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殷熠無奈隻好梗着脖子,讓小皇帝看過瘾。
明明是當叔叔,但是累得跟個孫子似的。
“梅公子?梅小公子?”
殷熠連頭帶着身子轉了過去,看到一個短發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