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熠還是很有好奇心的人,所以一個眼神便示意崔仕去下面瞧一瞧他的某位好哥哥。
“明善兄準備的如何了?”果然話題最後都會扯到考試上。
這一群士子在這邊争辯除了你要在樓上留些詩作以外,也都是想交流交流自己的猜題。畢竟每次科舉考試市面上都免不了出現各種“精密”、“絕密”、“内幕”的押題。單靠自己自然是搜集不了那麼多“密”的押題了,倒不如來茶樓哪裡聽歌别人說個一兩嘴,也算是博采衆長,萬一考試就差這麼一兩嘴呢?
“勢在必得。”成恕回答的絲毫不謙遜,“梅公子呢?”
“我嗎?看情況吧……”全靠梅驚月自己努力去。
作為一個王爺,殷熠很幸運的躲開了科舉這個平民入仕的獨木橋。但王爺有王爺相争的路子,很不幸他現在正好坐在别人都想幹掉他的位子上。
他跟這群考生各有各的苦。
“叔叔,他們現在說的是什麼?”
“在對詩。”殷熠看了一下,快速給小皇帝總結場景。
至于他們在以什麼為主題,就不知了。
成恕看出來了叔侄倆的跑神:“他們在做頌聖詩。”
“頌聖詩頌誰?”小皇帝不明所以。
“自然是贊頌陛下。” 殷熠笑着給他解釋,聲音也收了一些,“就是拍馬屁,拍陛下的馬屁。”
成恕在他們身旁,自然是聽到了,憂慮道:“這麼造就給小公子講這些沒問題嗎?”
殷熠笑着擺手表示:“沒事的,反正他遲早知道這些,早些知道,早些準備。”
成恕本在飲茶,聽到殷熠那句,一口氣沒吸上來,嗆到了自己。
不過還是勸慰道:“小公子學作頌聖詩還是太早了些。”
“不是讓他學着寫,隻是明善兄不覺得這頌聖詩頗有講究嗎?”
“講究?”
“是啊,某所認為,好的頌聖詩至少要有兩個點,首先是不刻意,其次是誇到點上。單是這不刻意就破費功夫,要有一種拙氣,講究的就是一個渾然天成。所謂拍馬屁便是說語言就像是一團無聲的五谷之氣,悄無聲息又無處不在,不經意間就讓人感知。”
“梅公子心思靈巧,成某需時刻思索梅公子哪句是暗諷。”這句話是不是暗諷,殷熠沒聽出來,但小皇帝聽拍馬屁的學問聽的津津有味。
“明善兄過謙了!”殷熠笑着應承下來,繼續講下去,“誇到點上呢,更是講究,這個點指的便是痛點。這個痛點便是在“知”的基礎上,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要誇,就要誇到人心坎上,誇的有新意,否則如何在一群拍馬屁的人中脫穎而出?”
小皇帝鄭重的點點頭,殷熠周圍的幾個準備的士子已經被殷熠吸引過來,雖然面上還有着讀書人的矜持,手上的不停的筆還是多少将他們暴露了。
“叔叔,你繼續。”
“不刻意誇在點上更是難上加難,并不好講,尤其是在瓊林宴時。不刻意的要領便是無目的性,但瓊林宴的性質就會弱化這種天然拙氣,既然難以掩蓋,不如大大方方。就好比憋了半天想要低調,但最後還是放了個帶出聲的屁,這就不雅了。”
成恕坐在邊上,眼看着殷熠說的離譜,但周圍人越來越多,不由得思考梅驚月的美名是如何傳出來的。
“這位同窗,那應該怎麼誇呢?”一位奮筆疾書的士子近前問道。
“至少要有點新意,不要引經據典。經典都是被前人嚼了又嚼的東西,做文章可以用,拍馬屁就顯得老套了。”
周圍人附和有理有理。
殷熠覺得說的差不多了,再說下去,被不小心溜達的禦史瞧見,又要多一堆折子了。
“多謝諸位捧場,鄙人呢也就是帶着孩子見識一下,恰好遇到諸位談及頌聖詩,覺得有些講究才發言一番,獻醜了。”
殷熠向成恕告别,帶着小皇帝去了街上溜達,看看小皇帝還能不能瞅見他的伯伯。
“敏糸,你看見的是哪個伯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