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偕與光陰老 > 第3章 夏暮(二)

第3章 夏暮(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郁郁蔥蔥的香樟樹東一棵西一棵、見縫插針般栽種在學校附近的門面旁,在暴烈的陽光下随風搖擺着葉子。

鎮上的街道狹窄,沒有專門的人行道,炸串攤位違規設在應接不暇的車水馬龍前,接送學生的家長蹬着自行車擦着馮寂染的肩膀呼嘯而過,後座上的學生舉着遮陽傘從她頭頂揮過,擠得她被迫踏上店面前的樓梯躲閃。

三個女生并排走在她前面,熱切讨論開學後的闆報主題,将本就不寬的路擋得嚴嚴實實。

馮寂染顧不上思考其他瑣碎雜事,心不在焉地為待補齊的六十頁摘抄感到煩惱。

王鑫海發了話,一周内不補完假期作業就請家長。

這個不幸的消息對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就算馬不停蹄地把手抄抽筋,她也補不完這堪比愚公移山的工程量。

她有生以來第一次生出逃避的念頭。

真想像韓博宇一樣轉學,一次性清空所有債務。

她懷着重重心事走近老舊的居民區,忽然被眼前垂下的黑色絕緣線吓得一激靈。

随後她定睛一看,懸吊在半空中的電線不知何時耷拉了下來。

這排居民樓住着這麼多住戶,沒一個人打電話報修,都等着檢修人員自己發現。

也是,還住在這裡的都是上了年紀的空巢老人,子女基本不在身邊。

鎮上的年輕人要麼進城打工,要麼子承父業做點小本生意,忙于生計,生活方面的小事懶得管,也沒時間和精力管。

馮寂染歎了口氣,避開腳下沒有封蓋的下水道和牆根下那些破磚破瓦和酸菜壇子,走進樓道口。

樓道裡貼滿了治療不孕不育、防盜門開鎖、失物招領的廣告。

她一張一張地看,總算在其中一張裡找到了電工的聯系方式,默默記了下來。

老建築不隔音,隐約從裡面傳出歡聲笑語。

馮寂染擡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能看到上一層的樓梯扶手和斑駁的樓梯底闆,卻在冥冥中感到聲音似乎是從自己家傳來的。

她奶奶去年過世了,一家四口,三世同堂。

她爺爺經常罵兒子,父母又日常吵架,難得有這麼輕松愉悅的氛圍。

然而等她到了家門口,她确定了,剛才聽到的歡聲笑語就是從自己家傳來的。

用了十年的老舊防盜門打開了一道縫,和聲音一起從門縫裡滲出來的還有空調的冷氣。

閑置了一個夏天的空調,在夏天的尾聲打開了。

家裡來客人了嗎?

馮寂染收起了捏在手中的鑰匙,敲了敲門。

腳步由遠及近,喬明娥給她開門後便笑着對客人介紹:“譚總,這就是我女兒染染。”

馮寂染的目光越過喬明娥纖瘦的身影看向家裡,客廳沙發上坐着好幾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還有她的爺爺。

馮漢生朝她招招手:“染染,過來。”

喬明娥替她關上身後的門。

馮寂染見門已經關好,回過頭,不明就裡地朝沙發那邊走過去。

她剛在馮漢生面前站定,旁邊的陌生中年男人就對老爺子說:“孩子的教育的确非常重要。我這次來,就是受父親所托,把這孩子接到城裡接受更好的教育。鎮上就這麼一所中學,教育資源可以說相當匮乏,不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正好我兒子跟小姑娘同歲,一起讀書,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要是你們放心不下,茂鴻和明娥幹脆也過來吧,我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份體面的工作。”

幸福來得太突然,馮寂染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隻是生出了轉學的念頭,轉瞬就獲得了轉學的契機。

她早就聽說城裡的教育資源和他們這裡的有着天壤之别,大多數學校都是削尖了腦袋才能進的,代表着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驚人的升學率。她的同齡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進城打工的父母接走了,如果城裡不好,那些大人也不會一賺到錢就給自己的孩子辦轉學。

她做夢都想轉到城裡的學校。

隻要如願以償,哪怕是讓她被迫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到一個陌生環境中去開荒,她也在所不惜。

馮寂染再也藏不住情緒,用殷切的目光望向自己的爺爺。

馮漢生察覺到她的注視,轉過頭來,随即語重心長地委托對方:“那就勞你們夫妻倆費心了,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們才好。”

譚嶽連忙說:“您言重了,要不是您當初救了我父親一命,我們一家還不知道淪落成什麼樣呢,如今權當是報恩了。”

馮漢生擺擺手:“好漢不提當年勇。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該算明白的還是要算明白。代我向你父親問好,我現在是年紀大了腿腳不怎麼靈便,不然就算他不來,我也要找機會去拜會。”

“您多保重身體。”

兩家人就這麼你來我往說了些客套話,馮寂染去城裡上學的事便定了下來。

馮茂鴻見女兒的教育問題有了着落,沒話找話,問起譚嶽的兒子怎麼沒來玩。

譚嶽說:“我趁着暑假給他在青少年宮報了幾個班,他要上課。對了,要不給染染也報個班,琴棋書畫舞蹈都不錯。很多特長都是要從小就練童子功的,你們也考慮考慮。”

馮寂染對青少年宮聞所未聞,但學習特長都要花錢,馮茂鴻和喬明娥經營理發店很辛苦,掙的都是血汗錢,她心疼父母低回報的勞作,當即懂事地表态:“我隻想好好學習,在入學考試中取得一個好名次,特長的事以後再說吧。”

馮茂鴻像是逃過一劫般松了口氣,眉開眼笑:“這孩子打小就乖。”

譚嶽也笑着說:“還是女兒貼心。”

馮寂染不以為豪。

她不知道因為類似的誇獎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她的野心不能被褒揚所累。

由于太過重視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轉學手續沒辦完之前,馮寂染時刻都在擔心夜長夢多。

一周後,馮寂染終于要跟随父母遠赴千裡之外的譚家借住了,臨行前,馮茂鴻讓馮寂染好好跟這邊的老師同學告個别。

馮寂染沒去。

她又想起了那天在走廊上罰站時,教導主任喊人辦轉學手續的那幕。

那幫人滿懷惡意的言辭太令人心寒和心驚。

他們平時看起來和轉走的那位同學關系那麼要好,卻在背後不加遮掩地妒忌着,想必也有很多時常恭維她的人不希望她真的展翅高飛,她去了會被他們當作炫耀。

而見了那些真正關心她的良師益友,她會舍不得離開。

臨走前她聯系工人來檢修了破損的線路,本打算用自己過年積攢的壓歲錢作為報酬。

來修電線的人花了十分鐘把電纜支回原位,名也沒留就匆匆走了。

這一年蘇州的房價和物價暴漲,譚家的園林庭院堪比黃金屋,能擇一隅之地給馮寂染一家住是天大的情分。

夫妻倆一路上跟馮寂染耳提面命,跟她講了很多寄人籬下時不成文的規矩和禁忌,包括盡量不給主人添麻煩,不得不求人的時候姿态放低一些,不要給人理直氣壯的蠻橫感,“謝謝”要一直挂在嘴邊。

脫離原來的環境,馮寂染很不适應,這些話從她的左耳進右耳出。

夫妻倆說話時,她滿腦子都在想蘇州的教材難度會不會比貴州的高太多。

譚嶽和他的妻子李悅容也是熱情客氣的,隻不過他們這些生意人向來事務繁忙,根本無暇招待遠道而來的馮寂染一家。

馮寂染随父母到譚家的當天,作為主人的譚家夫婦在外應酬,他們的兒子則請了一堆同齡人來家裡聚會。院門口擺了許多時下流行的折疊自行車、滑闆,院子裡的嬉笑聲排山倒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