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漢初成開國首相 > 第55章 薄姫求救(二)

第55章 薄姫求救(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平是個喜歡玩陰謀的人,他看着像個吞金獸,辦什麼事都要大量金錢才喊得動他,想辦什麼事也得花大量金錢收買他,讓他莫要生事。

但同時,他又是個散财童子,他所獲得的錢财,在漢初,其實沒什麼花銷的地方,畢竟這地方沒有什麼美食,也沒有什麼娛樂,貪那麼多錢能花在哪裡呢?

私存肯定是有,但同時他用大量的金錢,讓自己的爪牙,如觸須一般,在這片土地,無孔不入,甚至遙遠的草原,他也用金錢打通,他的情報網,可以讓他知道天底下的所有事情,公開在報紙上他知道,未公開的私事他也知道。

所以陳平的人緣,在朝堂非常不好,朝臣都是敢怒不敢言,一有他的小把柄就喜歡告狀,他與韓信是兩個極端的沒朋友,沒人會與他交心,除了與他心眼一樣多的劉邦。

陳平沒朋友是因為他享受操縱這個世界的感覺,所有人對他又怕又恨。

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他對道家癡迷,對《黃帝陰符經》琢磨得透徹,用上此術,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間,他看天時地利人和,将注下在劉邦身上。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他從道家裡得窺人性,從人性裡得窺天機。劉邦手下能人,一半是道家人,如果魏倩不是在最開始搶下原始股,她還真改變不了漢初黃老的定調。

但劉邦與陳平又不一樣,劉邦并不像他對人心的把握需要重重眼線機密金錢,劉邦對人心的小99他不在乎,隻要不擺在明面,他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隻要得到他想要的,其他君可自取,隻要不想分裂他疆土,萬事都可笑罵過。

就比如他不理解陳平這愛好,但他尊重,他可用之,陳平愛财他就給錢,張良愛惜羽毛他就用清名捧着,蕭何有理想他可以盡托付政務,韓信喜歡名他就高台拜将。他可以讓手下人盡得所欲,所以人心盡依附,他又能每次都帶兵硬抗項羽主力,讓手下人去奪天下,争功爵。

所以他平定天下的速度至今無人能比,這是一個徹徹底底為政治而生的人,當你看向他,覺得他眼裡隻有利益時,他似乎又有那麼豪情與溫情還有理想主義,當覺得他有感情時,他又可以痛快的取舍,就比如對待韓信,終是且喜且憐。

魏倩對于這些事,她是個新手,對于朝堂的人際關系,全靠對面給面子,和她的利益輸出,就是沒有技巧,全靠真心。

但她的這種不夠精明的笨拙處事,反而讓人對她的觀感很好,畢竟人無完人,總是有些缺陷的人,會更容易融合在人際關系裡。比如劉邦一言不合就幹架,先罵了再說,他對他有理,他錯他認錯。

魏倩可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人,當場就去陳平府上要說法,她是細作還是怎麼,眼線用到她府上了?

陳平有些下不了台,但他又不能與魏倩撕破臉,他玩的是陰謀,魏倩走的是陽謀,隻能他認栽,于是他大出血的向魏倩賠禮言和,眼線這事才過去了。

魏無知知道後,又來向陳平緩和關系,這事鬧得,他們可是知己好友。

……

随着長安學府的名聲日漸響亮,魏倩也被催去了旁邊長安城,報紙上連續刊登了百家學者的文章,他們衆口铄金詳細闡述了長安學府的宏偉藍圖和未來前景。

這些文章不僅描繪了學府的學術氛圍,還特别強調了長安将成為天下文化、經濟的中心,吸引了無數貴族、豪強的目光。

貴族豪強們向來注重身份和地位,聽聞長安将成為天下英才彙聚之地,紛紛心動。若能在長安擁有一處宅邸,不僅能彰顯自己的身份,還能與天下名士交往,這難道是需要思考的事嗎?貴族們開始争先恐後地派人前往長安,打聽學府周邊的宅邸情況。

豪強富商們也不甘落後,他們雖然不如舊貴族那般底蘊,但财力雄厚,渴望如報紙所言,通過長安來提升自己的地位。聽聞貴族們紛紛前往長安,豪強們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紛紛攜重金前往,準備搬遷往長安。

長安城内,一時間車馬喧嚣,人來人往。貴族和豪強們的到來,使得長安的房價水漲船高。魏倩早有預料,将房價定得極高,但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貴族們認為,高價才能彰顯自己的身份,而豪強們則希望通過高價房産來跻身上流。

蕭何見狀,心中大喜,連忙加快了學府和周邊宅邸的建設進度,他親自督工。學府的建築是他們自己出的圖紙,風格自然融合了各派學說的精髓,偌大學府裡既有儒家的莊重典雅,又有道家的自然飄逸,還有法家的嚴謹規整。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令人歎為觀止。

長安這裡新建的宅邸不僅建築風格獨特,玻璃窗,瓷磚牆,使得這些宅邸成為了此時天下最奢華的居所。貴族和豪強們看到這些宅邸,紛紛感歎,“此乃神仙居所!”于是,争相搶購。

因着貴族和豪強富商們的湧入,長安的經濟迅速繁榮起來。富商搬來長安,看到商機,紛紛前來開設店鋪,不到一年,長安的街道上商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黔首有活幹,有錢拿,便紛紛前來,就這般,一座空城的長安人口迅速增加。

蕭何看着眼前繁華的景象,忍不住對魏倩贊歎道,“魏相之謀,真乃神機妙算!如今長安不僅能成為天下學術中心,今後更可以成為經濟、文化的樞紐,朝廷的威望也能因此更上一層樓。”

魏倩故作謙遜地說道,“此乃衆人之力,非我一人之功。蕭相督造有功,百家學者獻策有力,貴族豪強們更是功不可沒。”

劉邦哈哈一笑,拍了拍魏倩的肩膀,“魏相不必謙虛,此計若非你提出,長安豈能有今日之盛況?你當居首功!”

魏倩志得意滿的揚起了眉目,今年是她正好二十,弱冠之年,她該請人給自己取字了,但如今,又該讓誰為她取字?

總不能,找子房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