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明朝開醫院 > 第52章 大明的水稻

第52章 大明的水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長沙府,紅薯推廣計劃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然而,紅薯從播種到收獲大約需要100天,這段時間對于衛斓來說顯得格外漫長。

她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如今,醫館和藥鋪的生意異常紅火,前來求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為了盡量減少感染的情況,衛斓必須盡快制作出更多的醫用酒精。此前,她都是直接向糧食商人購買原材料,但這次她需要的糧食量實在太大,遠遠超出了以往的規模。

于是,衛斓決定親自出面,尋找更可靠的供貨渠道。她的誠意和需求很快引起了善化縣糧長賀仲鹹的注意,賀仲鹹親自接待了她。

正值盛夏,烈日當空,火辣辣的陽光灑在鄉間小道上,仿佛要把大地烤得冒煙。衛斓、賀仲鹹和明義三人各自跨馬,沿着蜿蜒的小道緩緩前行。

衛斓騎着一匹烏黑發亮的駿馬,賀仲鹹跨着一匹健壯的棗紅馬,明義則騎着一匹潔白如雪的白馬。

賀仲鹹特意讓馬兒貼近衛斓的坐騎,這位年過四旬的糧長額角沁着細密的汗珠,青布直裰的下擺沾着新碾的稻殼,顯得有些狼狽卻又幹勁十足。他擡手指向前方,語氣中帶着幾分自豪:“衛姑娘且看,前邊就是早稻田。”

随着他的指引,一片金浪翻湧的田野撞入眼簾。微風拂過,稻穗随風搖曳,風裡飄來新稻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衛斓下意識地勒住缰繩,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蟬聲忽然遠了,取而代之的是鐮刀割斷稻稈的脆響,此起彼伏,奏響着豐收的樂章。赤膊的農人直起腰擦汗時,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泛着油光,顯得格外健壯。新紮的稻草垛像一個個金元寶,撒在田間地頭,堆滿了豐收的喜悅。

“賀糧長,這裡正在收獲稻谷,那為何我們來的路上,很多稻田還沒有收獲呢?”衛斓望着遠處尚未收割的稻田,疑惑地問道。

風掠過時,那些青黃參差的稻穗懶洋洋地晃着,與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判若雲泥。

賀仲鹹掏出汗巾,輕輕拭了拭後頸的汗珠,臉上帶着一絲和藹的笑容:“衛姑娘有所不知,這稻田分為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和一年三熟。一年一熟的稻田在秋季收獲;一年兩熟的稻田,早稻搶收,晚稻搶種,中間容不得半點差池。至于一年三熟,在長沙府就很少見了。”

他揚起馬鞭,指向遠處山腳下錯落的村落,繼續說道:“那些背陰的冷浸田,能保住一季收成都算老天賞飯。”

衛斓微微皺了皺眉,語氣中帶着一絲天真:“那為何不都種一年兩熟呢?如此豈不是能多收些糧食?”她歪着頭,似乎在等待一個合理的解釋。

明義的白馬突然打了個響鼻,似乎也在為這個問題感到好奇。

明義微微一笑道:“去年長沙府報過一樁官司——佃戶強種雙季稻,秋後顆粒無收,倒把東家的肥田糟蹋成闆結地。”

他目光柔和地望向田埂邊嬉鬧的孩童,有個總角小兒正捧着竹筒給大人送水,畫面溫馨而質樸。他接着說道:“就像孩童貪吃甜糕,總得量腹而行。”

賀仲鹹也點了點頭,接過話茬:“一年兩熟的稻田,需得有充足的水源灌溉,還得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是不想種兩季,實在是權衡利弊後的結果。有些地方水源不足,有些地方人力有限,強行種兩季反而得不償失。”

他歎了口氣,語氣中帶着一絲無奈。

衛斓沉吟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問道:“可否帶我們去看一下灌溉設施?”

她心中隐隐覺得,如果能改進水利灌溉設施,或許就能提高一年兩熟水稻的比例,讓更多的人受益。

賀仲鹹眼中閃過一絲贊許:“衛姑娘果然是個有心人。”他點了點頭,轉身說道:“好,我帶你們去。”

于是,他帶着衛斓和明義,三人騎着馬沿着蜿蜒的田間小道行進了一段路,穿過一片片稻田,最終來到了水流的源頭。

衛斓策馬轉過田壟時,正撞見七八個農人正踩着一架巨大的木輪,吱吱呀呀地轉圈。他們汗津津的脊背繃得緊緊的,像拉滿的弓弦,粗麻繩深深勒進肩胛,連帶他們腳下的龍骨水車也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渾濁的渠水順着榫卯咬合的刮闆艱難地攀爬上來,在接水槽裡碎成銀亮亮的珠串,濺起一片片水花。

“這便是善化縣最時興的翻車。”賀仲鹹指着那架三丈長的木制器械介紹道。

衛斓的目光被水車支架上的一抹紅色吸引。那裡還貼着一張褪色的紅紙,雖然曆經風吹日曬,但上面“風調雨順”的祈願依然依稀可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