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明朝開醫院 > 第53章 三個水稻增産計劃

第53章 三個水稻增産計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匹駿馬沿着湘江堤岸飛馳,馬蹄聲哒哒作響。江風拂過,衛斓的石榴紅裙裾随風飄揚。

兩人一路飛馳,直到前方出現一片開闊的草地,綠意盎然,像大自然鋪就的柔軟地毯。明義伸手拽住烏雲的辔頭,兩匹馬嘶鳴着緩下速度,漸漸停了下來。

烏雲微微喘着氣,衛斓拍着馬脖子笑道:“我赢了,你輸了,哈哈哈!”她轉頭看向明義,眼中滿是得意。

明義嘴角微微上揚,調侃道:“這次算你赢。不過下次比賽馬,得提前喊一聲‘開始’。”

衛斓咯咯一笑,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她語氣輕松地說道:“比就比了,哪有這麼多規矩。”

她頓了頓,想起了剛剛簽訂的契約,“對了,明義哥,我有個疑問,一直想問你。”她微微皺眉,認真道,“你說,賀糧長分明愛民如子,為何要瞞報畝産?多報田産不是能彰顯政績嗎?”

明義想起嘉靖年間嶽州知府因實報田畝被按“浮誇邀功”問罪的舊聞,心中微微一歎,語氣中帶着幾分無奈:“賀糧長雖是個好官,可這官場之事,往往複雜得很。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衛斓歪着頭,眼中滿是疑惑,似乎并不完全理解明義的意思。她咬了咬唇,語氣中帶着幾分倔強:“可我總覺得,賀糧長為人正直,他這麼做,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明義微微一笑,不再言語。兩人一路說笑,不一會兒便回到了家中。

回到書房,衛斓坐在桌前,眉頭緊鎖。稻田裡那些令人揪心的畫面在她腦海中反複閃現:空癟的稻殼、吱呀作響的翻車和筒車、蓄水的陂塘,還有那些累得直不起腰的農人。

衛斓擡起頭看向明義:“明義哥,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讓糧食産量再高一些,讓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些。”她頓了頓,接着說道,“我已經想好了三個辦法,或許能幫到大家。”

第一是紅薯種植。這個計劃已經啟動了,等到紅薯收獲的時候,大家自然會看到它的高産優勢,她無需再多費口舌。

第二是稻麥輪作。既然現有的水利設施無法支撐更多的一年兩熟稻谷種植,那就試試稻麥輪作吧。

一年一熟的水稻通常在六月播種,十一月收獲。而冬小麥可以在十一月播種,來年五月收獲。這樣一來,水稻收獲後直接種上小麥,小麥收獲後又正好趕上水稻的播種季節,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而小麥對水資源的需求遠比水稻少,或許正是解決水荒的好辦法。隻要合理利用現有的灌溉設施,再加上冬季雨水的補充,應該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

第三是稻谷選種。她清楚地記得袁隆平團隊用野生稻雜交出超級稻的故事,但眼下連顯微鏡都沒有,雜交水稻的路似乎遙不可及。

不過,明代的農書裡早有選種的記載,或許可以從這裡入手,系統化地推進選種工作。比如讓農戶每年挑出抗病性強的稻株單獨留種,再與穗大的品種雜交。雖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幾年,但總比放任自然選育快得多。

衛斓将寫滿計劃的紙輕輕推到明義面前,紙上密密麻麻地寫着她的想法和計劃。

明義接過紙張,細細地看了一遍,臉上露出一絲贊歎:“稻麥輪作确實精妙!十一月收稻後種麥,五月收麥再插秧,土地竟能全年不歇——真是巧思!不過,這稻種改良一欄,‘抗病株與穗大株雜交’是何道理?”

衛斓解釋道:“就像父母各傳特征給孩子。若選抗病強的父本與穗大的母本,後代可能兼得兩種優點。”

明義拿起毛筆,在紙上輕輕畫了個圈,眉頭微蹙,語氣中帶着幾分疑惑:“可稻花是自花授粉,如何控制雜交呢?”

衛斓見狀,摘下發間的簪子比劃着,“趁稻花未開之前,用剪刀小心剪掉母本的雄蕊。”她頓了頓,又接着說道,“然後,用細毛筆蘸取選定的父本花粉,輕輕點在母本的雌蕊上。”

她手中的發簪在紙上輕輕劃動,仿佛在模拟着這個過程。

明義看着衛斓的動作,眼中露出一絲驚訝:“原來如此,這方法倒是巧妙得很。隻是這過程需得格外小心,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

他放下毛筆,眼神中帶着幾分贊賞,“小斓,你這心思真是細膩,這般複雜的操作都能想得如此周全。”

衛斓聽到明義的誇贊,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聽農書上說的,想着或許能行得通。”她眼神中透着一絲期待,“我隻是覺得,要是能讓稻谷既抗病又高産,那對百姓們來說,可真是件大好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