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上,衆官員為解圍之事吵得不可開交。以兵備道為首的主戰派,咬牙切齒,堅持要炸黃河堤壩,水淹敵軍;另一派則是以開封知府為首的清流,死死守住,堅信援軍必至。
當時朝廷援軍按兵不動,皆因以左良玉為首的各地總兵都在保存實力,崇祯皇帝根本指揮不動這些軍閥。
會議散去後,衛斓盯着沙盤上李自成軍營的标記,皺眉問道:“他們真敢放水淹城嗎?”
劉明義搖了搖頭,歎道:“李自成的營寨紮在城外高地上,若決堤放水,先遭殃的必是開封城。隻要我還在,斷不會讓他們如此胡來。”
他手指在沙盤上輕輕滑過被圍困的開封城,面露愁容:“如今最要命的是糧道被斷,城裡的糧食撐不過七日了。”
衛斓沉吟道:“沒有援軍,我們該如何破局?”
劉明義盯着沙盤,沉思片刻,緩緩開口:“唯一的法子,就是主動出擊,用計謀逼退李自成。”
他拿起一塊代表明軍的木牌,插在朱仙鎮的位置,說道:“最好是内外夾擊,可如今外面并無援軍。我可派精銳部隊,僞裝成左良玉的前鋒去夜襲,再四處散布謠言,就說‘十萬援軍已到’。”
“虛張聲勢!”衛斓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劉明義的意圖。
劉明義點頭道:“主力部隊悄悄出城,繞到李自成的後方,突襲他的糧草大營。隻要李自成發現糧草被毀,軍心必然大亂,他肯定會被迫退兵。”
衛斓想了想,點頭道:“此計雖妙,但風險也大。若被李自成識破,後果不堪設想。”
劉明義沉聲道:“眼下沒有更好的法子,隻能冒險一試。”
戰前,劉明義做了周密部署。他命全城裁縫趕制左良玉部的旌旗,用長竿挑着在城頭移動,僞裝成大軍夜行。他還安排了三十名善于模仿聲音的人,制造馬嘶聲和喊殺聲,吸引敵軍的注意力。同時,他将全城的火油集中到西門,給每名騎兵配備了火種和“霹靂彈”——一種用竹筒裝填硫磺和炭末的□□,擲出後能爆燃。
亥時三刻,城頭突然金鼓齊鳴。李自成正驚疑間,南面傳來震天喊殺聲。假扮左良玉部的明軍,操着湖北口音大喊:“十萬援軍已到!”
“報!南面發現官軍旗号!”
與此同時,桓影趁機帶領三十輕騎,用霹靂彈點燃西營的草料堆,制造混亂。
“報!西營糧草全毀了!”
接二連三的急報讓李自成誤判形勢,以為真遭内外夾擊,慌忙下令撤軍。
第二天清晨,當李自成發現所謂的“十萬援軍”不過是虛張聲勢時,真正的援軍也已趕到,開封保衛戰大捷。此役過後,劉明義聲望大振。李自成損失慘重,自此攻城的計劃暫且擱置。
戰争暫時停歇,劉明義在衛斓的悉心照料下,已看不出大病初愈的虛弱模樣。他帶着衛斓回到城内一處依山傍水的園林,園中草木蔥郁,流水潺潺,倒是個難得的清淨之地。
衛斓剛在涼亭裡坐下,就被劉明義從背後輕輕摟住。
劉明義心中思緒萬千。戰争雖暫歇,但李自成退兵不過是權宜之計,局勢依舊如履薄冰。這兩年的征戰,早已讓他從一個隻會拿手術刀的大夫,變成了雙手沾滿鮮血的總督。男兒為保家衛國,這樣的轉變他早已麻木接受,但他不忍心讓衛斓繼續見證這些殺戮。
不過,在此之前,他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她。劉明義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衛斓。
衛斓接過信,迫不及待地打開,這是劉瑤的親筆信!信上大緻說:她和爹爹過得很好,順興和藥童們都安好,醫館、藥鋪和惠民醫學堂也都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