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同學們情願還是不情願,期末考最終還是如期而至。
不過,此時此刻,考場還沒打鈴。
第一門考試還未開始,所以考場内的一些同學,要麼聚在一起讨論待會兒考試可能會考核的内容;要麼獨自坐在位置上,手捧所考科目的資料或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在看,在背,在念念有詞——像是借希望于這最後一刻的臨時抱佛腳有用。
猴子也準備抱佛腳。
但他準備抱的佛腳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他準備猜硬币的花面和字面。
按他的話語來說,這是一場和神的較量。
三局兩勝,如果他能成功猜對兩次硬币的正反面,那他此次考試的結果會如他所願。
而且,這種不信科學,信玄學的唯心想法,此時此刻,不僅僅隻有猴子擁有,另一個和黎言許分在一個考場的大果同學也有。
移動支付大面積覆蓋的時代,随身攜帶紙币的人已經很少了,就更不用說硬币了。
所以,猴子和大果最後都跑過來朝黎言許借硬币——他們大概是覺得,黎言許的業餘愛好是表演魔術,所以會随身攜帶硬币吧。
不過,他們的确猜對了,黎言許的确随身帶着一枚硬币,但是,黎言許有個要求:硬币得他來抛,并且,他不允許猴子或大果碰這枚硬币。
聽見這個要求,猴子稍微蹙眉,不怎麼帶惡意地嘟囔:“一枚硬币,你捧得像個寶貝似的。”
頓了一秒,他又補充:“難不成,之後你還想把它當成傳家寶嗎?”
黎言許捏着那枚硬币,斜乜了一眼猴子,淡聲開口:“我記得你家不住海邊吧?”
猴子不明所以,“不住,所以呢?”
黎言許沒說話,一側聽他們拌嘴的大果同學搶先道:“這你還不懂啊,言許讓你别管那麼寬。”
猴子:“……”
礙于現實,所以哪怕被噎得說不出話,猴子也還是妥協了,不情不願地說道:“看在硬币的份子上,我不和你吵了。”
摸着那枚硬币,黎言許忍不住想:
-看在硬币的份上?你配嗎?
隻是,這句話說出來嘲諷意味就太足了。
怕會引戰,琢磨二三,黎言許住嘴了。
按猴子的說法,幫忙抛擲硬币的黎言許此刻連接了神和人間,是神的使者。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中二,也很搞笑。
但因為說好了硬币要他來抛,所以勉勉強強、不情不願地,黎言許充當了一小會兒“神的使者”,給猴子和大果抛硬币。
大果的硬币先抛,他對這次期末考沒有特别高的目标,他隻希望自己這次期末考成績排名的不要跌。
根本用不着抛到第三次,第二次的時候,大果就得到他想要的“肯定”回答。
運氣好,他兩次猜硬币都猜對了。
輪到猴子了。
他的目标是,此次期末考排名能夠前進。
前兩次,猴子猜對的次數為一。
與“神”的對賭結果是:一勝一負。
三局兩勝,所以猴子最後的這一猜很重要。
第三局。
猴子在“花面”和“數字”來回糾結,最後,他糾結地吐出一個選擇,“花面”。
指節微動,黎言許将掌心翻開。
硬币朝上的那面正好是花面。
“我靠我靠,我就知道,神也是站在我這邊的!”看到硬币圖案,猴子有些激動,大力拍了兩下大果的手臂,大果的手臂瞬間就紅了。
大果受不住如此連續的“重擊”,“不堪重負”地躲開。
恰巧考試鈴響起,監考老師拿着考卷風風火火地進入考場。雖然難掩激動,猴子和大果還是趕回座位去了,但不知道是樂極生悲還是什麼,猴子回到座位時膝蓋磕到了椅子,一瞬的疼痛讓他忍不住“嘶”了一聲。
那枚“預言”了兩個人考試結果的一元硬币安靜地躺在黎言許的手心。
盯着那枚硬币,黎言許指節輕輕一動,于是,那枚硬币朝上的圖案,瞬間成了數字。
猴子并不知道,他和神的賭注其實輸了。
所以,無論是考前還是考後,也無論班内學霸吐槽試題設置了多少陷阱和難題,都一直在傻樂。
--
為期三天的考試結束,他們學校又花了一兩天講解試卷。
如此之後,寒假就來臨了。
而在寒假到來前,被衆多同學心心念念好幾天的期末考排名也終于出來了。
于是,兩個此前拜托黎言許抛硬币的大果和猴子同學很快就來找黎言許“還願”了。
大果這次考試的排名,如他所願,沒跌。
不僅沒跌,在班級内,他還前進了一位,據他自己所說,這次考試,他蒙的選擇題幾乎都對了。
而猴子,他這次考試的排名,可以說沒跌也沒漲,也可以說漲了。前者是針對猴子自己在班内的成績來說,後者則是針對他的年級排名來說,漲了五個名次——剛剛好卡在能和他父母兌換獎勵的最低線。
勉強也算是如猴子所願吧。
分别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二人在一旁就開始說些“玄學果然很靈驗啊”,“果然要信玄學”之類的話。
黎言許看着大果他們,沒搭腔。
将手摸進兜裡,黎言許再次摸到了那枚硬币。
玄學靈不靈驗他不知道,他隻知道,神可能是個“唯結果主義者”。
互相聊了一通廢話,大果像是想到了什麼,看向黎言許,“言許,你這次考得怎麼樣呢?”
考得怎麼樣?
黎言許回想了一下自己拿到的成績條,神态疲懶,語調不高,“就那樣吧。”
此前,黎言許給自己的目标是考到班級前十五,但沒參與“和神的賭注”的黎言許,他反倒是他們三人分隊裡唯一一個沒達到自己目标的。
成績條顯示,黎言許此次的班級排名為:十七。
不過,相比黎言許的郁悶不滿,他們班主任看到這個結果卻是樂開了花,還特意找黎言許談話。
而班主任見到他後,第一句話就是說,“黎言許,你這次進步很大啊。”
“開篇點題”後,班主任就開始“補充論據”了,“這次是我們學校出題,卷面有難度。先不縱觀整個年級了,僅是在我們班,能保持自己總分不掉下來的同學都很少,不過,黎言許,你這次的考試排名和考試總分,卻不降反升,這着實讓人感覺很驚喜。”
“單就總分和排名而言,黎言許,你是我所教授的兩個班裡,提高得最多的。”
那天,班主任侃侃而談。
大意是說,希望黎言許能不驕不躁,再接再厲,不要荒廢寒假的時光。
黎言許話不多,點了好幾次頭,并且還很不敷衍地說了一個“好。”
隻是,在談話即将結束時,黎言許最後主動提了一個大學的名字,“老師,如果我再努力一點,可以考上這個大學嗎?”
班主任一愣,思忖過後道:“我隻能說,如果黎言許你高考的目标是這個大學,那你需要再付出的努力或許還不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