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親眼看到有宮人往大皇子的茶點裡下藥,早慧的他早早便知道一些宮中的手段,倒着小腿想要去跟他大哥告狀,可卻被人從身後抓住,扔到結了一層薄冰的水池裡。
醒來後,先皇正衣不解帶地守在他床邊,面容憔悴,“父皇無能,護不住你們,也查不出真兇。”
先皇資質平平,幸虧生在太平世,勉強能做個守得住江山的平庸皇帝。
但也僅此而已,他連最喜歡的女人和兒子都保護不了。
從那以後,李子衿開始裝傻,先皇也裝作厭棄了這個兒子,都是為了保住李子衿的小命。
可生下來就是嫡長子的先皇不知道,一個不受寵的皇子在宮裡的日子有多難過。
明面上賢妃依然把李子衿護得很好,可是最龌龊的手段從來都不擺在明面上。
之前吳貴人的生日宴上,李思瑾故意将李子衿最喜歡的竹蜻蜓踩碎——那是已故大皇子做給他的,李子衿怒火中燒,将李思瑾推進了池塘。
後來入了太學,李思瑾帶着一群伴讀孤立他。有想向李思瑾示好的人,都會想着辦法欺負李子衿。反正他一個傻子,就算去跟皇帝告狀都講不明白,而且皇帝早就厭煩這個傻兒子了。
後來有一次鬧大了,賢妃像是才發現不對似的,狠狠懲罰了外圈幾個小官的子弟,打死了李子衿身邊所有宮人。
從此以後,宮裡再也沒人敢跟這位傻皇子說話了。
李子衿一直忍到當了皇帝,先皇臨終說讓他重用宰相、翰林大學士和太傅,有什麼不會的就問他們。
可這裝傻的幾年裡,李子衿是真的沒有學到什麼知識。看奏折和文章都吃力,更不要提什麼治國理政了。
李子衿孤單極了,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倒不如像李思瑾說得那樣,早早死了的好。
後來,他遇到了謝明修。
雖然他是吳太後的侄子,但對李子衿很好,教他識字,跟他聊天,甚至帶他偷溜出宮去玩兒。
就像是戲裡的天注定一樣,每當李子衿被罵,被欺負,搞砸事情時,謝明修都會像天神一樣降臨。
謝明修是這世上,唯一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他喜歡謝明修。
那天開小會的時候,向來如背景闆一樣的李子衿突然開口,要封謝明修做官,可以天天上朝能見到的那種。
翰林大學士和太傅吹胡子瞪眼,李子衿卻吃了秤砣。最後丞相出來調停,竟然真的同意謝明修進政事院了。
謝明修也很高興,說要教他政務上的事,甚至還願意替他看那些讓人頭疼的奏折,幫他出謀劃策,叫他悄悄整治那些讨厭的大臣。
有谏台大朝會時當衆罵他是色令智昏的昏君,第二天他就照着謝明修的建議處罰了谏台。從此以後真的沒有人再敢罵他了。
李子衿簡直想把天底下的好東西都送給謝明修!
可也有不好的地方,得償所願的謝明修進宮次數越來越少,對他越來越不耐煩。有時甚至要李子衿連發幾道聖旨才能把人叫進宮。
有一天他終于找到機會偷溜出宮,抱着謝明修最愛吃的荷花酥直奔向謝家。然後…然後他就看到謝明修和李思瑾正在繁茂的海棠花下厮磨。
“你…你們……”你們怎麼能!他喜歡謝明修這麼多年隻牽過兩次手,可李思瑾卻!
李子衿雖然懦弱,但到底是皇帝。他憤怒地撞到兩人身上,飛濺的流蘇劃傷了李思瑾的臉。
謝明修強勢地把他推到地上,多情的桃花眼裡充滿了冷漠與厭惡。
從那天起李子衿又變回了乖戾嚣張的三皇子,他用那顆被養廢了的腦袋想出無數昏招來吸引謝明修的目光。
封他做宰相,給他兵權,任他罵不還口,甚至…為他娶妻。
李子衿像是魔怔了一般,隻要不是李思瑾,隻要不是他!
後來某一天,李思瑾和太後帶着皇城司悄悄圍了皇宮,沒有一個大臣願意出來為他說話。
所有人都想換一個更體面的領導。
“沒想到這個蠢貨命還挺大,他媽也才吃了五年,他竟然還沒事。”
什麼?
李子衿還沒聽懂,就見謝明修的手攬上李思瑾的腰,“禍害遺千年,王八也命長。”
李子衿眼底挂着重重的青黑,隻覺一口腥氣湧上來,然後他親眼看着喜歡了很久的人,他生命裡唯一的光,滿含愛意地看着别人,溫柔地親吻他的眉眼。
跟對待他時完全不一樣!
謝明修嫌惡的表情、疏離的目光、惡劣的斥責,李子衿見過無數次。可謝明修說他本性如此,隻因為和李子衿親近才會肆無忌憚。
“難道你想讓我對你跟對其他人一樣嗎?”
“當然不!”
李子衿對謝明修的區别對待沾沾自喜,在橫眉冷對裡邊品出了一絲甜蜜。
李思瑾仍覺不夠,環着謝明修的脖子熱烈親吻,甚至發出啧啧水聲。
吳太後把玩着新做的指甲走到床邊,“當初你撞見你大哥被殺,竟然裝傻充愣地把哀家糊弄過去了。”
“啪!”地一聲,李子衿被打得偏過頭去。“該死的你竟然跟那個老頭一起把哀家騙過去了,白白讓你在我兒的位子上占了幾年!”
說完,她又褪去剛才的狠厲,換上勝利者的姿态,“别說母後不疼你,哀家給你們用的同一種藥,也算是成全你們一家四口了。”
說完,吳太後端起早已放涼的藥碗,掰開李子衿的嘴灌了進去。
李子衿當晚因病薨逝,留下遺诏讓皇帝李思瑾繼位。
吳太後聞言恸哭十日,李思瑾推卻再三,在群臣的逼迫下登上帝位。
謝明修被任命宰相,輔佐新帝成一代佳話。
——————————————————
宋柏璋關掉人物生平,腦子裡雖然但是了半天,最終隻剩下一句話:
宿主是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