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姐姐。”
周懸下了馬車便瞧見兩人湊在一起的模樣,心中五味雜陳,毫不遲疑跟着走上前,暗中隔開二人。
楊笛衣悄然擦去眼角淚水,笑着看向周懸,說道,“也辛苦江上。”
“不辛苦,順路的事情。”
是是是,順路,饅頭靠在馬車旁,在心裡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專門請假的是誰,拉着自己早起整理官服的又是誰,在倉庫好一通翻找的又是誰。
江書華走到饅頭身側,碰了碰他的胳膊,“不是說給楊姑娘帶的有東西嗎?不拿下來?”
哦對,差點忘了,饅頭連忙将馬車上帶的一堆東西搬下來,打算送給楊笛衣。
“笛衣姐,這個是.......”
周懸回頭望向饅頭懷裡幾個大盒子,蓦地出聲,“茶葉拿出來吧。”
“?”,饅頭疑惑地看向周懸。
“回頭我再送别的。”
周懸可沒忘記剛剛方雪明說阿衣脾胃不好,不宜喝綠茶。
“我想起來了,”方雪明往院中走的動作停下,笑吟吟回頭看向周懸,“脾胃不和的不是阿衣,而是三白,在獄中待久,是我記錯人了。”
說完不等周懸反應,悠悠哉往浴堂沐浴換衣去了。
周懸:“.......”
楊笛衣一臉茫然,“?”
楊三白還沉浸在感動中的情緒被瞬間拉了出來,臉上浮現莫名其妙,關她什麼事?
周懸表情好一頓變換,最終沉着臉,将饅頭懷中的東西全部抱起,扔到方景和懷中,
“勞煩你,拿進去。”話語中頗有些咬牙切齒的意味。
方景和:“.......”
隻有一臉平靜的小易心想,脾胃不和的人不易飲綠茶,和他之前在書中看的一樣。
*
家中人多起來,需要準備的吃食也豐富起來,他們原本準備的便有些不夠,好在周懸還帶了一堆補品。
在楊笛衣授意下,楊三白将能炖的補品全部抱到廚房,美滋滋的與方景和研究起菜譜。
饅頭和江書華将馬車牽到後院,邊喂馬邊小聲說些什麼。
小易依舊滿臉淡然地抱着醫書啃。
楊笛衣原本想去廚房幫忙,被楊三白果斷攆了出來。
這廂剛從廚房出來,便瞅見周懸坐在院中的樹下的石桌處,望着某個方向出神。
“怎麼坐在這兒?”
聽到來人的聲音,周懸眯起笑眼,“剛剛轉了一圈,坐下歇歇。”
楊笛衣在他身旁坐下,聞言笑道,“這麼一圈便累了?”
周懸歎口氣,“是啊,宅子太小了,瞧得心累。”
楊笛衣:“.......”
楊笛衣到底沒忍住,展開一抹笑顔,周懸望着她直達眼底的溫柔和歡欣,也跟着笑起來。
“你這句話,倒讓我想起幼時的你。”
楊笛衣雙手托着下巴,陷入回憶中,“那時的你,還沒我高呢,大概也就到我眉眼處吧。”
楊笛衣伸出手大概比劃了一下位置。
個子沒她高呢,整天跟在她身後,阿衣姐姐阿衣姐姐的喊個不停。
按照父親的話說,“周家那小兒,屬實孟浪。”
誰能想到,當年那樣的周家小兒能長成如今沉穩的少年。
不過周懸剛剛那句話,倒透着幾分他兒時的活潑。
周懸卻是不服氣地反駁道:“哪有那麼低。”
“真的有。”
楊笛衣在四周找了一圈,目光鎖定在院中的那棵大樹,朝他招了招手,“你來。”
周懸雖然不懂她要幹什麼,倒也順從地跟着站起身。
“我記得,那時你家中也有這麼一棵柿子樹,”楊笛衣在樹旁站立,比着樹幹處的一處,
“你那時就這麼高吧,柿子樹栽的年歲長,長得高,你還探不到樹枝呢,就說要給我摘柿子吃,結果好不容易爬上去,還沒站穩呢,就摔了下來,把陳管家急壞了。”
楊笛衣兀自說着,沒注意周懸不知何時已經走到她身後,待她講述完那日場景,一轉身,少年隻在她一步之遙的地方。
楊笛衣冷不防撞入少年深邃的目光。
如今早已比她高的少年溫柔地注視着她,那麼近,她似乎在他眼底尋到一絲熟悉的稚嫩,但更多的是時過境遷的成熟。
“阿衣姐姐,還想吃柿子嗎?”
楊笛衣怔住,聽到少年接着說道,
“我給你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