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朱樓碧瓦、雕欄玉砌,恢宏貴氣與内廷無二,隻是内裡布局更顯清幽。
假山與引入活水的清池坐落得恰到好處,放眼望去綠植蔥郁間山石隐現、水流潺潺,頗具江南園林之風,據說是兩年前按照太子親手繪制的修繕圖改造過。
這是阿玉頭回踏入東宮,禮官、嬷嬷們方才将她送至角門,便回去複命了。
負責接引的宮人對阿玉這個新來的主子并不熱絡,面上始終淡淡的,沒有主動搭話。
一路上也碰到些許掃灑宮人與侍衛,他們也都很沉默,見着阿玉便安靜地對她福上一禮,而後繼續幹起自己的活。
傍晚的夕陽灑落在園林式樣的殿閣間,竟有種靜谧的祥和感。
阿玉跟在兩名宮女身後,一路無話。
等來到一處題有“松風閣”門匾的院落前,衆人停下腳步。
“孫奉儀,這裡便是您往後的居所。”其中一名宮女清泠泠地開口。
“謝謝這位姐姐。”阿玉道。
“娘娘客氣了,依照規制,您被分得了三名侍女,已在殿中等候。東宮的具體規矩與需要注意的地方,她們會同您一一道來,奴婢就不在此贅述了。”這名宮女接着道,語氣不變。
“好,多謝。”
“娘娘裡面請。”
松風閣不算大,環境遵循東宮的整體風格,清雅别緻。
先前被提到的三名侍女此時皆在内院門口候着,她們看着也都很安靜,面上沒什麼多餘的情緒。
“問奉儀娘娘安。”
“奴婢應绮,是松風閣的一等宮女。”
“奴婢應荷,是松風閣的二等宮女。”
“奴婢應薔,也是松風閣的二等宮女。”
三人齊聲問安,依次向阿玉行禮,簡單介紹自己。
“平身吧。”
待她們見完禮,原本跟在阿玉身後擡奁資的侍從問:“奉儀娘娘,這些箱籠可要為您擡至寝居内?”
“要的,勞煩諸位了。”阿玉點頭。
于是他們擡着禮器與添箱入内,待所有都安置好後,便與那兩名引路宮女一齊退下了。
阿玉沒有忘記給賞錢,臨行前一晚,她在荷包中備好了碎銀。
“娘娘,您先随奴婢入内,松風閣沒有小廚房,現下到了用晚膳的時辰,應荷與應薔會為您去取今日的膳食。”三人中為首的應绮說道。
“不知娘娘在飲食上可有什麼喜好和忌口?”一旁的應荷問。
“沒有忌口,盡量清淡些便好。”阿玉微笑道。
得到回複,應荷與應薔很快告退,前去東宮膳房。
而阿玉在應绮的指引下步入内殿,聽對方向她介紹内殿的布局。
環顧四周,阿玉心中隻道還從未住過這麼大的屋子。
宮女的大通鋪不算,屋子是大,分給她睡的地方卻窄得很,還隻許朝着一側睡。
這裡比從前随養父母一大家子輾轉住過的所有宅院都大上許多。
松風閣的前廳是平日用膳或會客的地方,目前裝飾不多,廳中放了八仙桌、矮凳與交椅,俱是做工上乘,牆壁上錯落有緻地挂了幾幅山水字畫。
寝居則在前廳之後,裡面放着一張格外寬敞的雕花大床,看着能容納下三人,梳妝台上胭脂水粉一應俱全,寝居旁還有獨立的淨房。
阿玉看得出來,這裡有被人好生打掃過,各式器具一塵不染,擺放得整整齊齊。
既然已經接受了成為東宮妃嫔的事實,阿玉便不再自怨自艾,她現下對這個新住所很喜歡。
“太子殿下常住在聽濤院,離松風閣不算近也不算遠……”
“……東宮的管事姓崔,娘娘叫他崔總管便好。太子殿下喜靜,若是殿下需要您侍寝,崔總管會前來告知,旁的時候,若無宣召,娘娘千萬莫要去打擾殿下。”
帶阿玉觀覽完松風閣的布置,應绮介紹起東宮的種種規矩。
阿玉仔細聆聽,将她說的都好生記在心中。
未過多久,應荷與應薔也帶着膳食回來了。
阿玉去往前廳,坐在八仙桌前,看她們将盤子擺滿了桌子。
一共是六道膳食,分量不大,都是按阿玉都喜好選的清淡菜肴。
葷素皆有,除此之外還有一碟點心,也做的極為精美。
這些菜品冒着絲絲熱氣,香氣撲鼻,都是阿玉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珍馐。
應荷與應薔随侍在兩側,應绮為她布菜。
阿玉強忍住叫她們一齊落座的念頭,小口小口地吃着菜。
從前做慣了宮女,她還不是很習慣有人站在旁邊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