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皇太女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玉像細膩溫潤,平滑如鏡,所用乃是最上乘的羊脂白玉。單以玉像的大小來說,這塊玉料便可價值連城。

按理來說,這樣好的玉料舉世難求,理應交給世間最好的工匠精雕細琢。若由尋常外行人胡亂動手,等同于暴殄天物,不啻于煮鶴焚琴。

然而此刻看着這尊雕了一半的玉像,即使是殿中省最好的工匠,恐怕也要掩面羞愧。

因為雕這尊玉像的人雖然不是工匠,但更不是尋常人。

當他做名士時,他是天下第一名士;當他做反賊時,他能殺入皇城登基為帝;當他做皇帝時,他使北方海清河晏,重塑十二州河山。

那麼當他起意做工匠時,他自然便是天下最好的工匠。

皇帝手下不停,直到細緻地刻好玉像衣擺一處紋理,方才放下刻刀,轉過頭來:“下雨了?”

他的頭發隻用一根素銀簪挽住,寬大的素白布衣輕輕飄蕩,與景昭五分相似的文秀面容無喜無悲,靜若平湖。

景昭低頭,衣角沾着一點極小的水迹,隻是玄色雲緞一旦打濕就會變深,格外顯眼。

她一拂衣擺,勾過另一隻蒲團坐下:“雨不大,民間說春雨貴如油,看來今年運氣不壞,秋收能有個好收成。”

皇帝道:“下雨了你還過來做什麼。”

從景昭離開華陽宮到現在,中間沒有耽誤半點時間,然而皇帝卻似乎對華陽宮中發生的一切都已經了然于心。

景昭對此毫不奇怪,在她看來,京中沒有什麼事能夠瞞過皇帝,關鍵隻在于皇帝關不關心而已。

景昭道:“禮王世子雖是宗室,更是外臣,還是父皇親自下旨命他入宮吧,太後這次是真的病重,撐不了幾天了。”

皇帝漫不經心道:“也好。”

他的态度涼薄異常,全然不像談及親生母親的生死大事,更無半分悲痛不舍。

景昭對此不以為異,相反,說完太後将死的消息,她反而露出近似于松了口氣的表情,像是即将了卻一樁心事、甩脫一個麻煩。

——當年皇帝登基,下的第一道旨意是追封愛妻為文宣皇後,喪儀風光前所未有。第二道旨意便是冊封膝下獨女景昭為皇太女,一意孤行不納谏言。

彼時朝中反對的浪潮此起彼伏,朝臣再三上書懇求皇帝選後納妃開枝散葉。見皇帝毫不理睬,竟有朝臣聯袂上書,勸谏皇帝改立同母胞弟禮王為皇儲。

立儲風波愈演愈烈,前朝風波未平之時,建元二年新年大典,命婦入宮朝見太後時,太後居然當衆問起朝上的立儲風波,并且在命婦們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時,說了句:“都是忠心可靠的臣子。”

百官勸谏皇帝改立禮王,而太後公開贊揚忠心可靠,言下之意不問而知。此後,太後又突然提議,想要将禮王世子景煜接進宮來和景昭一起讀書,理由是兩個孩子隻差數月,一起讀書更顯親近。

太女身份尊貴,乃國之儲君,即使皇子也不能與儲君一同讀書,更遑論區區親王世子。

皇帝不允,太後日趨冷淡,以實際态度向皇帝表示不滿,簡直是恨不得給皇帝乃至年幼的景昭扣上兩頂不孝的帽子。

立儲風波很快平息,但太後始終沒有放棄,盡管她的努力除了添亂沒有任何用處。直到建元五年,禮王意外墜馬身亡,太後悲憤不已,認定禮王之死是皇帝下手鏟除威脅。

在那之後,景昭險些遭遇一次兇險。然而皇帝早有準備,他下旨說禮王世子年紀尚幼,該等到年滿二十再繼承王位,連帶着年紀更小的雲華郡主也被一并卡住,出嫁之前都拿不到封号與食邑。

卡住禮王一雙兒女,等同于卡住了太後的命門,令她不得不安分下來,但此後景昭再也沒見過太後半個和風細雨的臉色,每次去向太後請安,隻在宮院内遙遙一拜,都能清晰感覺到窗中投來怨怒無限的目光。

皇帝道:“你把穆氏打發回去了?你也不要去。”

景昭一怔:“總要做些面子功夫。”

“面子功夫不是做給将死之人看的,沒有這個必要。”

景昭隻好點頭:“那我不去了。”

“再者。”皇帝慢慢道,“景煜張狂又軟弱,景雲華心狠卻愚蠢,太後從來神志不清,王氏不可盡信。”

他簡潔地收尾:“瘋子與蠢貨紮堆出現的地方,離得遠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