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炮灰如何配享太廟(科舉) > 第19章 第十九章 縣令其人

第19章 第十九章 縣令其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段之缙也趕緊從剛才的情緒中掙脫出來,聽着先生講課。

“你要過考試,學問是不必說了,安平多年的考題你母親也找來,你也見過了,自己說說想法吧。”

“學生以為,知縣大人該是主張無為而治之人,恐還是重農輕商之人。”

“這是為何?”

“先生請看題,這三年間三次縣試,每次縣試四場考試,共幾十道題目,考過《禮記》中的‘并官省事,靜事意役,上下用心,惟農是務。’,《孟子》的‘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以及《論語》中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等等,第一則是想要裁減冗官雜部,其他的多是發展農業生産,重本抑末。況且……先生所授的課業,也一直都在強調重本抑末,隻是學生有一事不明。”

秦先生淺嘬了一口茶水,點頭讓他直言。

“學生在家中時,曾聽奶娘說過外祖家和前任的縣令交好,又見安平縣内商賈如雲,外祖也不見被官吏勒逼的愁色,并且知縣也懲治了逼捐的稅吏,為何出題時還要如此呢?”

秦先生瞅瞅段之缙蹙眉難解的樣子,笑道:“你心裡煩氣一個人,可也沒恨到想他死的程度,他又能給你帶來巨大的利益,你會将他置之死地嗎?”

段之缙代入了一下,知縣是當官的,對于安平縣來說就是最大的長官,所具有的權勢地位是自己所不能及的,便是前世的自己,有錢到了一定的境界,不喜歡的人來送錢,自己也會置之不理。因而段之缙深思熟慮一番,回道:“先生,知縣為一方父母之官,商賈不過是最末之民,這些利益他大可以不要。就算是要,也完全可以通過苛捐雜稅,或者稅吏勒掯,何必要改善安平的從商環境,使商業如此興旺?”

“你知道一個知縣,年俸有多少嗎?”

“學生不知。”

“知縣,正七品的官員,每年四十五兩俸銀,四十五斛的祿米。”

四十五兩,其實說少也不少,能叫一家人過上不錯的日子了,又有四十五斛的米,折算出來,至少有六千七百五十斤重,二十口人吃一年足矣,對于為官清正者,這些錢糧難道不是綽綽有餘嗎?因而段之缙冷笑,“看來安平縣的知縣也是不知足的人了。又想要青名,又想要金銀,真是委屈了他學的聖賢道理,反給商戶行了便利。”

“非也非也……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你可知,這四十五兩的銀子和祿米要用來做什麼?”

“難道不是供他全家的吃喝?”

秦先生抽一口煙嘴,譏笑道:“要是這些銀子能隻供給官員及其家眷的吃喝,世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貪官污吏,正稅之外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苛捐雜稅。有些時候,不是官員想貪,而是他們不得不貪。不貪,整個衙門都就地解散了。”

“先生何出此言?”

“知縣一年四十五兩的俸祿和四十五斛的祿米,養着他自己和整個衙門的一家人。書吏,朝廷是一分一文也不會給的。差役,朝廷一年也就給六七兩的工食銀,也不夠一家人嚼用。再有辦理公務的筆墨紙硯和差旅錢,全都要從知縣的俸祿裡出,哪一樣是便宜的東西?再有和上下級交際,請客吃飯,現在的席面,像個樣子的都得十兩銀子。你自己說說,四十五兩的銀子,夠不夠咱們知縣吃喝的。”

段之缙啞口無言,怪不得貪官多清官少,這要是做了清官,純屬貼錢上班!多少寒門士子,深夜苦讀,就算是聖賢書再刻骨銘心,它終究是不能當飯吃啊!

“因而,咱們這個縣令,雖說是心裡厭惡商賈,但還是改善了他們的生存環境。一則是國法如此,縱然商賈下賤,但是律令已經規定了應當如何管理,斷沒有那些稅吏私下勒索的道理。二則,想必你也清楚了。光你外祖一人每年要送給安平知縣兩千兩白銀,送給德平知府白銀五千兩,即便為了錢,他們也得捏着鼻子認下。”

段之缙已經無話可說了,制度如此,現下除了認命也别無選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