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油很香哦。”
大油應該凝固了的豬油,她雖然做過飯,但都用的花生油。以前在電視劇裡見到演員吃凝固了的白色豬油,就一直都很好奇,豬油是什麼味道。
難道吃起來不比聞起來膩嗎?
“是咧,加一勺這個豬油,這碗葫蘆頭味道才香。”老闆笑着說。
加好大油之後,又見老闆抓一把蔥花、韭黃丢進碗裡,再鹽、味精、花椒粉和五香粉和三勺白乎乎的葫蘆頭熱湯。
湯是純白色的,有點像……泡米水的顔色。但它肯定不是泡米啦,而是用豬骨頭還有雞肉熬出來的湯,所以葫蘆頭泡馍好不好吃,主要還是看湯,而不是看配菜多不多。
湯鮮,葫蘆頭的味道才能好。
加完熱湯後還有一道靈魂的操作——油潑辣子。在西安,油潑辣子就是每家小吃店的必備食材。
“好啦,我讓人給你端過去,太燙了。”
“謝謝老闆!”
“客氣!應該的。”
飯要趁熱吃,泡馍也是。碗裡的泡馍有紅有綠,各種顔色的食材點綴在表面,非常有食欲。
吃之前先拍個照,發給喬彩意和爸媽炫耀一下~
發完照片後,郁禾這才不緊不慢夾起一塊梆梆肉大腸品嘗起來,大腸的焦味不是很濃,嚼起來很香,也很入味。入口不像一般的大腸那麼軟和難嚼。
這個大腸是脆的!所以能清楚聽到咔嚓的聲音,“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在吃薯片呢。”郁禾說。
這是她吃過最對胃口的豬大腸!
但她最喜歡的還是梆梆肉豬肚,筋道的口感,焦香的味道,吃多少都不膩。
“老闆,這葫蘆頭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呀?”好奇寶寶郁禾上線,求知欲已經超過了她的社恐值。
或許是因為老闆随和的原因,她話也逐漸多了起來,而且此時店裡也沒剛才進店時那麼忙碌了,所以她鼓足勇氣一鼓作氣當機立斷地問出自己的疑問。
老闆顯然也愛聊天,她擦幹淨手,自然地坐在郁禾對面, “有兩種說法咧,一種說法很簡單,大腸和小腸連接的地方,烹饪好之後,肉質收縮,很像一個葫蘆的形狀,所以叫葫蘆頭。”
“那另外一種咧?”
另外一種呀?我怕說了你就吃不下了……”老闆有些吞吐。
“可是我好想知道捏,我接受能力很強的,你放心絕對能吃完。”
“老娘信你!孫思邈你肯定知道吧?”
老闆還跟郁禾賣了個關子。
“藥王咯。”
“對咯,以前啊這個葫蘆頭泡馍叫大腸泡馍,藥王孫思邈去吃大腸泡馍,吃完以後就覺得,咋有一股臊氣味捏?于是他就把店家叫來,指責他的做法不對。”
“然後咧?”見老闆停下來,郁禾忍不住往下問。而她沒發現,此時隔壁好幾桌也側着腦袋聽她和老闆的對話。
“他說啊,這湯不光有臊味,而且還發黃,指定洗不幹淨。于是他當着店家的面兒拿出自己腰間别的葫蘆,撒了點裡頭的秘方到空碗裡,讓店家用他的秘方重新做一碗。然後,你猜怎麼着?”
“怎麼着?”
“這湯不黃咧!臊味也沒有咧,把大腸原本的香味給激發出來了!”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郁禾忍不住搶答。
“聰明啊姑娘,雖然不知道這話是不是出自這個故事,但确實是這麼個意思。那個店家就問孫思邈,你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呀?這麼神奇?
孫思邈就說,我不能告訴你哦,但我可以按照批發價賣給你。于是店家當機立斷買下這藥,後來加了這藥的大腸泡馍變好吃了,店家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于是就幹脆不叫大腸泡馍了,就叫葫蘆頭泡馍。”
老闆像講故事般将她知道的都告訴給郁禾。
聽完後的郁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信第二種!因為孫思邈的故居就在西安!
老闆見她深信不疑,連忙補充 :“你就聽個樂呵就行,這第二種說法啊都是民間流傳的,其實我更信第一種說法。”
“沒關系,我倒覺得第二種說法很有意思呢。”
“哈哈哈你也是個有意思的小姑娘,老娘再請你吃一份梆梆肉,難得遇上個能聽我講完故事的人。”
“不用不用!我吃飽啦。”
“沒事兒,打包帶回去。”老闆非常爽朗,容不得郁禾拒絕,因此她隻好收下。
此時店裡又忙碌起來,她的葫蘆頭泡馍還沒吃完呢。
“姑娘慢慢吃哦,老娘繼續忙了。”
“好~謝謝阿姨。”
郁禾低下頭繼續消滅桌上的食物,這碗葫蘆頭泡馍的味道她認為比羊肉泡馍更好吃。
湯渾厚,很鮮美,裡頭的肥腸和梆梆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口味。梆梆肉是焦香,而葫蘆頭裡的大腸油脂很多,裡面的口感很軟糯,外頭還能吃到腸子本身彈性,彈度适中。
因為她吃得慢,所以馍吸收夠了湯汁,一口馍一口腸,味道真是賽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