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咋子樣?”張爺爺好奇地問郁禾。這家店他天天來,誰都認識,郁禾還是他久違見到的新面孔。
“好吃,筋道,就是有點辣。”郁禾發現這家面的油潑辣子,不止有香味,還有辣味,比之前吃過的油潑辣子還要辣一些。
張爺爺笑呵呵地,“辣一些才正宗,這就是鹹陽的特色。”
爺爺比她還能吃辣,因為他的面已經看不到一點白色,滿滿一碗紅。
“對,剛剛就聽那邊有阿姨提到老闆是鹹陽人,在這邊開店十多年了。”
“嘿,這碗面也不簡單咧,它融合了我們陝西的八大怪其中的四大怪!”張爺爺滿臉自豪。
郁禾好奇地擡頭,嘴裡還咀嚼着面條,嘴角沾了些紅油都顧不上擦,“怎麼說呢爺。”
“首先就是這個碗咧,盆碗分不清,你是南方人吧?南方朋友家裡的盆可能都沒有我們吃面的碗大哈哈哈。”
郁禾點頭,“确實,這幾天我吃的很多美食都是這麼大粗瓷碗。”說完等着大爺說第二怪。
“第二大怪就是面條像褲帶,你看。“大爺夾起面前的一片面條,“這一個面片非常寬,而且呀,你這麼夾起來吃其實不方便還吃得慢,所以你得刨着吃。”
說完又親自示範了一下,最後點了點下巴示意郁禾一起。
她有些懵懂地點頭,她是個好學生,一教就會。别說,這樣一大口還真挺滿足。
“第三大怪就是油潑辣子一道菜,欻,嘩啦,油潑的那一瞬間,就是第三大怪。”
“這個我聽過,原來這包含在八大怪裡面哦。”她發現自己還是不夠了解陝西,不夠了解西安。
“還有一大怪,不和吃的有關,也不和形狀有關。”大爺有些賣關子了。
“那和什麼有關?”
郁禾問完,隻見大爺站了起來移開自己的椅子,就這麼站在椅子上蹲了……下來。
“第四大怪就是有凳不坐蹲起來,我們老陝以前吃面就是不坐凳子,拿來蹲。”
“了解了,爺爺您真是生動形象,還給我演示了一遍,您快坐下吧,這椅子看着不穩,當心些。”
“沒事,我身子骨還硬朗!”大爺坐下之後還自己拿濕紙巾擦了擦凳子:“雖然不拘小節,但我也是個有素質的公民,凳子都會擦幹淨的!”
郁禾點贊,大爺人有意思,素質也高,這頓面吃得還真是沒那麼無聊了。
“那爺爺知道這biang字怎麼寫嘛?這店有年頭,招牌字也看不清了。”
“嘿,這你問對人了,這字簡稱鹹陽一日遊!”
“您接着往下說。”
隻見張爺爺筷子倒轉,沾上手邊的茶水,“一點上了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豎個勾搭挂麻糖;推個車車走鹹陽~”
張爺爺一邊說一邊寫,還真把這個字典裡沒有的漢字給完整寫了出來。
“我懂了,謝謝張爺爺。”郁禾說完也跟着寫了一遍,她記性好,隻一遍就能記住口訣。
“爺爺,我還有個問題。”
“問,爺爺知無不言~”
“我來這邊玩,您還有哪些推薦西安的特色美食嗎?”郁禾見這位張爺爺麼熱心,不如再多聊兩句。
大爺叔明顯也打開了話匣子,“要說西安的美食,那可太多了,你光玩幾天是吃不完的,不過要說最好吃的,我給你推薦一個被譽為‘長安第一味’的陝西葫蘆雞!”大爺輕敲桌闆,繼續自信地說:“還有臘汁肉!”
郁禾點點頭:“謝謝爺爺,我明天就去吃!”
“哈哈哈,包kei氣,爺爺我呀吃好了,去公園拉二胡哄奶奶去咯,拜拜小丫頭。”
說完,如同初見一般,腳下生風,沒多久就不見了身影。
“二胡我也有啊,離開前我也随便找個公園拉兩曲兒,雖然我現在還不會。”郁禾說完自己都笑了,“先淺學一曲二泉映月。”
張爺爺走後,郁禾慢悠悠地吃完一碗面,她今天沒有固定行程,車子騎到哪兒算哪兒。
隻是沒想到,紅燈間隙,小旅那聲動聽的“叮~”又響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