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知曉夫人氣急,而且嬷嬷侍奉謝蘭宜身邊多年,這些年也是知曉二太太的性子的。二太太這些年不喜謝菡這個小女兒,往日裡是從沒見她護着過謝菡絲毫的。而且,這些年二太太為了讨好老夫人,和自家夫人姑嫂間處的還算是親近,二太太沒得這麼突然落了夫人的面子。
所以,想來想去,嬷嬷隻能想到如今過門沒多久的三太太。這次她随着夫人回國公府,阖府上下提及三太太時,都說三太太過門後便和二太太走的頗為親近。而今日三太太前腳叫了謝菡往她屋裡去,後腳二太太便是這樣的态度,嬷嬷怎麼想都覺着這事情和三太太脫不了幹系。
可她還是想不明白,三太太過自己的日子就好,怎就有這樣的膽子插手三姑娘的事情,她就不怕得罪了自家夫人嗎?
嬷嬷侍奉謝蘭宜身邊多年,是謝蘭宜還未出嫁時就侍奉她身邊的,所以這些年即便是回國公府來,在國公府也頗有臉面的。所以,今日自家夫人受了這樣的羞辱,即便是對于嬷嬷來說,也是生平頭一回。
她心裡都如此酸澀,更别提謝蘭宜了。
沒等嬷嬷開口勸她些什麼,謝蘭宜便黑着臉往老夫人院裡去了。
二房
謝姝昨日借着婚宴回了國公府,原是準備今早就離開的。誰成想姑母竟想着讓三妹過去給裴家世子做續弦。
謝姝第一反應便是她那表妹還沒死呢,姑母便打了這樣的主意,這多少有些看輕了她們二房,甚至是因着謝菡不得母親的喜歡,所以她才敢提出這樣的要求的。
畢竟,謝菡再有缺點再不得寵,到底是國公府嫡出的姑娘,隻要仔細挑選一番,總能挑選出合适的婚配,給人做正妻的。這若是有可能做正妻,哪家會讓姑娘過去給人做續弦啊。
謝姝這些年也是知曉母親為了讨好祖母,對自己這姑母也有親近之意。所以一時間她也有些擔心,母親會直接應了這門婚事。
可讓謝姝沒想到的是,姑母根本眼裡就沒有她們二房,母親還未應允呢,府中便有流言蜚語,說是姑母幾日後會帶着三妹往裴家去探望崔寶珠這表姐。
謝姝已是出嫁之人,又怎能不知道這些流言蜚語并非這麼簡單。姑母這根本就是打着龌龊的心思,想要三妹一輩子都名不正言不順,活的窩窩囊囊的。
想及此,謝姝心情愈發複雜了,可沒等她勸母親,三房那邊卻傳了話過來,說是自己那三嬸讓謝菡過去一趟。
雖是說有刺繡上的事情要讓謝菡幫忙,可謝姝如何能不知道,三嬸這個時候叫謝菡過去,實則對謝菡有照拂的意思。
否則,她一個新過門的媳婦,何以會有這樣惹人揣測的舉動。
這次回府,謝姝對于虞珣這個三嬸便頗為佩服,所以這會兒見她竟準備護着三妹,對她就愈發多了些好感。
三嬸這個隔房的嬸娘都知曉心疼三妹,母親若任由姑母胡來,豈不讓人看了笑話。
這樣想着,謝姝總歸是勸着二太太差人往姑母房裡去,表明了态度,謝菡即便礙着表姐妹的情分去裴家看望崔寶珠,那也會是二太太帶了她去,而不是被自己的親姑母算計,一輩子隻能上侍奉公婆,下護着繼子,又因着立身不正一輩子在裴家擡不起頭來。
二太太松口讓丫鬟去傳話,可丫鬟出去後,她有些發愁道,“你姑母是什麼性子,隻怕會覺着我故意落了她的面子。這會兒,該是要往你祖母面前去哭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