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她與蕭秋折生子?此事比登天還難。
晚青妤回府時雖預想過諸多情形,卻未曾料到這一層。她一時無言以對,隻得命玉兒為蕭芮奉上點心。
蕭芮邊吃邊問起山間生活,晚青妤揀了幾件趣事說與她聽。起初蕭芮聽得津津有味,漸漸卻如她娘親般眼皮打架,不多時便哈欠連連,告辭離去。
蕭芮走後,晚青妤便出了親王府,前往西街。她本不欲讓方于跟随,奈何方于言此乃蕭秋折之命,須寸步不離,尤其出門時更需确保她的安全。晚青妤不欲為此事與蕭秋折争執,隻得帶上方于。
晚青妤行至西街,進了一家書肆。方于初以為她來買書,見櫃台前挂着的“付”字方恍然大悟,原來她是來尋人的。
此乃付钰書家所開書肆,付家乃書香世家,京城書肆多為其所有。晚青妤二哥的書言堂出事後,方于曾随蕭秋折來此調查,書肆内書目皆被翻遍,卻未發現任何端倪。
晚青妤今日突然造訪,莫非是來尋付钰書的?
書肆掌櫃乃一位老先生,見晚青妤到來,熱情迎上前,眯眼細瞧道:“老朽未曾看錯,果真是青妤姑娘。”
他激動地握住晚青妤的手,問道:“青妤啊,何時回京的?怎不告知付伯伯一聲?”
這位付伯伯乃是付家人,經營此書肆多年。晚青妤自幼便在此購書,付伯伯對她甚是喜愛,每有新書,必先為她預留。
晚青妤及笄後,常與付钰書同來此處讀書品茶。二人皆愛讀書寫字,志趣相投,從詩詞歌賦至名人字畫,無所不談。
晚青妤尤喜與他坐于二樓窗前讀書,日光灑落書頁,染上一層暖黃,似歲月沉澱的色澤。墨香與紙香交織,平添幾分青澀回憶。
那幾年,是晚青妤最快樂的時光。
或許唯有年少時,方能擁有那般純粹的憧憬與青澀的情愫吧。
時隔兩年再入書肆,晚青妤心境已大不相同。她望着容顔未改的付伯伯,溫聲道:“青妤昨日方回京,多謝付伯伯挂念。”
付伯伯引她至客房坐下,笑道:“自是想念的。這兩年你不在,付伯伯少了許多樂趣。不過,這兩年的新書我都為你留着,待會兒你走時務必帶上。”
說罷,他瞥了一眼方于,認出此人乃是蕭秋折的随從,前些時日曾随其來此調查。
付伯伯壓低嗓音問道:“青妤如今居于何處?钰書可知你回京了?”
晚青妤當年與蕭秋折訂婚,付钰書在家中鬧了許久,衆人皆知此事,亦知晚青妤當初嫁與蕭秋折是為救太保府。
彼時,付家人早已将晚青妤視為兒媳,奈何事與願違,終究未能如願。
方于聞他提及此事,眼皮不由跳了幾下。晚青妤與蕭秋折雖為利益成婚,外人亦不可随意議論,更不可損了公子的顔面。
他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