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分發物資一事江暮歸交給了李雲武,自個兒跑到市場要了一塊豬裡脊。
噔噔噔跑去,又戳戳戳回來,江暮歸可謂是為了謝渡那張嘴煞費苦心。
豬裡脊下水焯煮去腥,狠狠拍打幾次後撕成小條,加入醬油糖等調味料下鍋小火翻炒,直至蓬軟。
金黃璀璨,她的手藝非凡。
“謝侍郎?”江暮歸從門後探個腦袋出去,“你的飯團~”
謝渡對于江暮歸特意給他做了個飯團頗有觸動——
真是好樸實無華的謝人方式。
銀子收多了,偶爾收到一坨飯竟覺得她是一股清流。
“我的和旁人不一樣麼?”謝渡問。
“嗯。”江暮歸道,“你的飯團不僅是雙倍沙拉醬,還放了肉松和小羊排。”
豪華版,你值得擁有。
“不和你多說了,我還得去幫李大哥的忙。”
“嗯。”
謝渡如此說着,後腳就跟上了江暮歸。
“跟着我幹嘛?”
“誰說我跟着你,我作為欽差去體察民情有問題?”謝渡理直氣壯。
“哼哼。”
她作罷,立即幫着李雲武分發飯團。
踩着小闆凳看手拿熱乎飯團的災民,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滿足享受的神情,江暮歸煞是欣慰。
投喂有八分成功。
江暮歸露出八顆牙齒聽災民感激道:“多謝小娘子!”
“别謝别謝,我隻是一個除了美貌和智慧一無所有的陰暗老蜀。”她開心眼睛都眯成黑豆了,“對了,能不能把他們都叫過來,我想和你們說一件事。”
“好咧!”
江暮歸展望衆生,道:“我知道各位都不想做流民,但家鄉被天災所毀,不得不另尋他法到益州紮根。”
“我這兒有個活計可以給各位做,隻是賺得不多……”
“我們願意做!”
“我來!”
“我也來!”
江暮歸話還沒說完呢,就被熱情且興奮的災民打斷。
她拍拍手,示意安靜,繼續道:“不過這活計須得熟識益州大街小巷的人來。”
她就着百姓的預定餐紙把災民的活計兩三下說清楚,對具體流程也做了指示。
“因此,咱們這活計先到先得,一日送兩個餐盒能賺兩文,夜裡再去人家拿回餐盒我再給兩文,共得四文,一月也有一百二十文。”
起初聽着送一次賺一文少,但江暮歸這樣算下來收入竟也可觀。
況且這可不是要出一天的力,也就跑跑腿,算是能供普通人家選的最輕松的活計了。
活自己搶,免得官府安排人讓小心眼子的人不滿。
江暮歸暗暗歎了一口氣,自己搶活幹,沒想到她也是學會資本家的邪惡作風了呀!
“戌時左右我會公布需要的人數。但我這活沒發展,各位若是能靠自己找到長長久久的活計想必欽差大人會很高興的。”
謝渡得閑,翹着二郎腿坐在一邊看江暮歸,道不明那種閃閃發光的眼神究竟是什麼意味。
說是體察民情,眼睛都長在江暮歸身上了。
太陽圓滿落幕,江暮歸笑嘻嘻地數了下預定早餐的人數,比對着用量去買菜。
唔,一共有二十五張紙,四十五人訂餐,大約需要兩斤左右的豬肉……
算着算着,成本和利潤大緻都估摸了出來。
靠美食養活自己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啊!
“江小娘子!”
“嗯?”
一看,竟是平安來了。
平安拿出一個小錢袋,“這是五十文銅闆,明日災民的餐食就拜托江小娘子了。”
“放心~”
這麼盤算着,江暮歸已經把明日給災民做什麼都算好了。
炒面如何?剛好和拉面一起買食材了。
蹦進一家面粉店,江暮歸先左右望了望。
“小娘子?”老闆娘出來接客,望着江暮歸的臉總覺得有幾分眼熟,“您是張家的小娘子吧,賣吃食的那個?”
“呀,老闆娘認識我?”
“是呢,好多人都說你手藝好,隻是不得空去嘗。”
江暮歸順勢推銷起來,“哪兒能讓老闆娘自己跑一趟呢,明兒我叫人給你送一碗面來。”
“唉,這多不好意思。”
江暮歸嬉皮笑臉道:“以後少不得要老闆娘多多照拂一點~”
“這哪兒的話。”
談笑間,江暮歸餘光已經把店裡面粉之類的價格看了個清楚,估算出了大緻的做法。
一鬥面粉三十五文,份量适中偏少的話約莫能做七八十碗面,這是遠遠不夠的。
破廟裡可是有近兩百個災民呢!
那至少需要兩鬥面粉,也就是七十文。
咋辦捏?
江暮歸欲哭無淚,總算是懂了一句話——
沒金剛鑽就别攬瓷器活。
“咳咳。”江暮歸斟酌之後開口,“老闆娘,我多買些面粉能便宜些?”
“小娘子要多少?”
“兩鬥。”
“兩鬥收你六十文,成不?”老闆娘也是個爽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