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然是比較便宜,但江暮歸可不是會自掏腰包的大善人。
囊中羞澀啊!
“罷!罷!罷!”江暮歸長歎三聲出門去,“我還是買大米吧。”
大米一鬥二十文,買兩鬥都還有結餘,至于面粉……
她都買兩鬥大米了,老闆娘不能送她兩斤面粉麼?
甚至不需要兩鬥大米,一斤米飯就能煮出兩三斤來,一鬥半就夠了。
“诶,等等。”
老闆娘叫住江暮歸,問道:“江小娘子要這麼多面粉作甚?”
她不敢拿謝渡去壓人,隻能實話實說,“幸得欽差大人賞識,我如今在廟裡做飯,這買食材的事自然也歸我了。”
“喔唷!”老闆娘浮誇地叫喚了一聲,“這麼小就得欽差大人賞識,二天不得了哦!”
“诶,哪兒能呢,也就是近些日子運氣好。”
“江小娘子别走了,我這兒也賣大米,我便宜賣你。”
江暮歸客套地和她打太極,“哪兒能呢,老闆娘做生意不容易,也要賺錢的。”
“這說的什麼話!隻是……”老闆娘終于開口了,“往後買這些還請江小娘子多來才是。”
江暮歸總算是放心了。
要是老闆娘不提這個要求江暮歸還不好獅子大張口。
“我日日來隻怕别家會對老闆娘不滿。”
“看不慣我的人多了。”老闆娘甩甩手,“一鬥大米我收你十五文!”
江暮歸十分為難啊!
“小娘子明兒不是要做面?我再送你三斤面粉!”
“老闆娘這樣,我心裡實在愧疚。”
老闆娘倒不覺得有什麼。
左右這樣算下來也就掙幾文錢,但能長長久久地做生意,還能攀上欽差大人這層關系。
劃算不劃算,她分得清。
“那便麻煩老闆娘幫我裝一下了。”
于是江暮歸以十五文的價格豪購一鬥米和三斤面粉。
臨了,她也不忘做個面子人情,“明兒老闆娘也不用給自家人做早餐了,我做好了面和點心給老闆娘和公子送來!”
五十文錢,還剩三十五文。
炒飯的話,買了青椒、雞蛋和香菇。
來來去去,都還剩八文,江暮歸理所當然地揣入自己兜裡。
明日的豚骨拉面面是沒有成本了,豬肉買了一斤半,一百五十文。
拉面一共賺二百五十文,除去各種成本大約能賺八十文左右。
好耶!
又是賺錢的一天!
江暮歸吩咐一衆小厮将材料送到寺廟裡去,那廚房都要堆不下了。
平安長大了嘴巴看,訝道:“江小娘子怎麼能搞這麼多東西回來!”
謝渡挂着笑,“她和别人不一樣。”
她雖然摳搜,卻不貪心。
就算會剩點錢揣入自己兜裡,那也是靠自己嘴巴講價得來的。
往日那五十文,錢三不知貪了多少,又不知拿他的名字做了多少人情。
江暮歸蹦蹦跳跳地回屋,卻沒注意有人在盯着她。
“是她嗎?”
“是。”
“呵,人小,主意卻不小。她接觸過多少人就敢這樣叫闆?狂妄,終歸會付出代價。”
入夜,狂風可聞,江暮歸還得哆哆嗦嗦地爬起來熬骨湯。
她一邊放料一邊哈出寒氣感歎:餐飲這個行業真不是人人都做得下來!
困到眼皮咀嚼眼珠,她又摸着上床。
雞鳴尖銳,江暮歸睜開眼先歎了一口氣——
可惡的,窮人的,賺錢的生活啊!
廚房裡活動活動筋骨,她帶上她的骨湯出發了。
近寺,先拉面條。
面粉加入少許鹽可增加筋性,少量多次地加水和散醒發。
面團搓成長條放進盤子刷油繼續醒發,等到面團能從左腰拉到右腰就好。
延展性極高的面團就輕輕松松地被江暮歸做成面條。
湯底更是簡單。
骨湯裡放點鹽、糖、生抽,油沫星子浮在乳白色的湯上,面條一壓,又将其彈上來。
鹵好的肉切片擺盤,再淋上一勺鹵汁,這豚骨拉面就做好了。
鮮香四溢。
江暮歸每個食盒都貼了昨日食客寫的條子,按照要求加煎蛋,蓋好。
忙完這一系列,距離辰時還差兩刻鐘。
她走到門外,災民已經按她昨日說的要求排好了隊。
“第一個,紅樓巷王記布行,王記布行旁邊左邊第三戶人家叫李明,你一道送了罷。”
食盒交付到災民手中,同城跑腿正式啟動。
三十個餐盒全部交付完畢,後頭還等着好些眼巴巴望着的災民。
“諸位别失落,往後大家一定會找到活計的。現在我還需要四個力氣大且會做飯的人幫我打下手。”
僧人念經,謝渡的人忙着搞農業去,江暮歸如今是真正要開始準備讓災民自食其力了。
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