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平息,村民也就各自忙碌,雖然王二嬸吃癟她們看得過瘾,但并不相信聞秋能劁豬,隻當是聞秋說來氣王二嬸的。
走到王家寨子外圍,一隻雞從前面院子裡撲騰着翅膀竄出來,吓得聞秋揪住了崔氏的手臂,看清是雞之後才松開手。
院子裡跟出來一個婦人,看到崔氏,索性不去抓雞,駐足道:“他大娘,趕集回來啊,買了什麼好東西?”
“嗨呀能買什麼好東西,這不,弟妹孩子在臘月間,帶她去買點布料給孩子做衣裳。”崔氏看了看跑遠的雞,問:“他大嬸這是要殺雞麼?家裡有什麼喜事?說來大夥兒高興高興,雞不好抓要不要我幫你去圍一下?”
這婦人是村長親弟的大兒媳李氏,跟剛才路坎下的王二嬸是妯娌,兩人之間龃龉頗多,吵鬧不斷。
李氏極為強勢,公婆還活着就硬是鬧得分了家,隻分得一間瓦房,她也硬氣,與丈夫王大河擠在那間瓦房裡,勤勤懇懇幾年下來,兩口子挨着瓦房又起了堂屋和廂房,舂起圍牆,自成一戶。
崔氏說起抓雞,李氏擺手道:“哪兒有什麼好事,這老母雞抱窩了,總占着雞窩它也不下蛋,我把它從雞窩裡拎出來,想着用布條栓幾天看它會不會醒,手滑一個沒拿穩它就飛了,不打緊,不用去圍它,門開着一會兒它自己會回雞窩裡去。”
聽到這話,聞秋問:“他大嬸,你家裡有公雞嗎?”
李氏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有啊,這一大村村人都靠我家老公雞叫醒呢。”
聞秋嘴唇彎彎,“你家裡不會湊巧還有雞蛋吧?”
聽聞秋這般問,李氏心裡有譜,“可能有十三四個,怎麼?她弟妹是不是想抱小雞?”
“嗯。”聞秋點頭,接着說:“我想借你家這隻抱窩雞用一用。”
母雞抱窩是想孵小雞,繁殖後代是生物天性,母雞在下了一定數量的雞蛋後,就會抱窩,想把自己下的雞蛋孵出來。
但家養的雞每天下蛋都會被人撿走,母雞抱窩隻能孵空窩,要麼撿雞蛋給它孵,要麼不讓它蹲在窩裡,捆住腳和翅膀降低體溫醒抱。
李氏家裡養着有公雞,母雞下的蛋就有受|精的種蛋,是能孵出小雞的。
聞秋想找李氏買種蛋,然後借抱窩雞孵出來,等雞崽長大一點,又把母雞還回來。
聽聞秋說出想法,李氏道:“行啊,要是你打定主意,現在就可以跟我去照雞蛋,走這麼久累了吧,順便歇歇腳,等照完雞蛋,老母雞也差不多回雞窩了,順道拿回去,免得多跑一趟。”
李氏看到了聞秋與王二嬸争執,幾句話就把王二嬸氣得臉紅脖子粗,她一直看這個弟媳不順眼,就對聞秋多了幾分好感。
“好。”聞秋也很幹脆,應下後随着李氏進門。
崔氏跟周遭的人家都很熟,進門不需要李氏招呼,将背簍放在牆根,揭開院子裡的水缸,喝了一氣涼水,自己拖一條小闆凳,坐在屋檐下納涼。
聞秋跟着李氏進了屋,李氏從糠裡摸索,把雞蛋都撿出來,有十五個。
而後關上房門,點起了油燈,将雞蛋逐一放在燈火前照射。
聞秋也幫着照雞蛋,受了精的種蛋裡有胚胎,透過光照射,會呈現一團黑影,而沒受|精的雞蛋則沒有明顯特征,呈透明狀,不能孵出小雞。
為了避免浪費,都是先通過光照篩選,選出能孵出小雞的雞蛋,再拿給抱窩雞抱着。
一番篩選過後,攏共有十個雞蛋是受|精蛋,李氏小心的撿到聞秋背簍裡,聞秋問:“他大嬸,我身上還剩幾個銅闆,你看給多少錢合适?”
聞秋不主動說給多少錢,要是李氏講人情收得便宜,她自然很樂意,要是李氏獅子大開口,她也好看着壓價。
李氏一點不含糊,道:“雞蛋賣兩文錢一個,我就按照這個價收你的,但你還要借我家老母雞,小雞抱出來要老母雞帶一段時間,加上抱窩,前前後後接近兩個月,這段時間不耽擱老母雞是能下蛋的,大家都是老熟人我也就不多說了,多收你十文,才五個雞蛋錢,攏共三十文。”
聞秋心裡盤算了一下,覺得可行,便應道:“行,我這就把錢數給你,你去看看老母雞回來沒有。”
“唉好。”李氏朝雞窩去,不忘說客套話,“要是弟妹手頭緊,錢可以慢慢拿,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