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31章 黃袍加身

第31章 黃袍加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是不是因果倒置了?

做這麼大的買賣,不多請點兒人護衛,似乎說不過去。

但兵強馬壯的,隻做點兒買賣,似乎又有些小題大做了。

合理,很合理,怪不得昭武帝會被黃袍加身——

在大清,商人們沒有人敢這麼做,非法開礦,私藏甲胄,那都是謀反的大罪。不過,在南洋,在新南洲,可不會管這些,那裡又沒有皇權律法。

一時之間,不少實力強橫的商人都在考慮要不要到南洋乃至新南洲圈塊無主之地去做土皇帝。

但想了想,最終,還是按耐住自身蠢蠢欲動的野心。皇家都已經派了不少人按圖索骥探尋這些地方了,懸賞也發了不少,現在想當個土皇帝,難啊!

當然,更重要的是,南洋根本不像天幕中展現的那麼好。

嶺南從蠻荒到富庶,不是一日之功,南洋也是如此,新南洲更是如此。昭武帝有這個本事,未必他們也有這個本事,開荒可不是一日之功。

而乾清宮前,胤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什麼意思——

一個個的,看一眼弘暄再看一眼他,再歎息一聲,他們這群人真是夠夠的了!

十四阿哥胤祯拍了拍胤禟的肩膀,說出了大家都心聲:“枉九哥你還說你喜愛經商,可和弘暄相比,九哥你這……跟小打小鬧,又有什麼區别!”

他們兄弟,除了裝聽不見的胤誐,就連他一母同胞的親哥,有一個算一個,皆似笑非笑的看着胤禟。

胤禟的生意,絕對算不上小打小鬧,胤祯這樣說純粹是因為嫉妒故意擠兌胤禟。

從當鋪錢莊,到醫館書鋪,從糧店肉鋪,到酒樓賓館,從人參走私,到成衣鋪子,那叫一個種類繁多。當然,胤禟能将生意鋪展的這麼大,他的身份也是功不可沒。要不,光人參走私這件事兒,就夠他喝一壺了。胤禟經商的能力是有,可要不是皇阿哥的身份,他生意也不會做得這麼大,賺得這麼多,光是跟競争對手鬥法就夠他喝一壺了。

同樣的,其他阿哥這樣看着胤禟,也是因為嫉妒。就問每次看胤禟給弘暄大把塞錢的時候,誰不嫉妒!說别的,老九那個臉皮厚的,肯定不當一回事兒,今天可算是被他們逮着機會了。

作為皇家阿哥,這個身份尊貴是尊貴,但銀錢嘛,不争不搶僅靠封俸祿生活的話,日子隻能過得緊巴巴的,畢竟,人情往來也是很大的一筆支出。而兄弟裡偏偏有胤禟這麼個例外,爵位吧,也不高,朝堂上也沒有啥勢力,能拉得下臉,經得了商,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至于胤誐為什麼裝看不見,一個日常跟他九哥打秋風的阿哥,是嫌自己日子過得太好了?

胤誐本身是不差錢的,額娘的嫁妝,皇後姨母的嫁妝,最終都歸了他。背靠鈕钴祿氏,胤誐就沒有窮的時候。但做生意是需要本錢的,九哥做生意,義氣的胤誐那叫一個當仁不讓。

那真是腦子一熱,啥都不剩。

以至于剛剛進門的十福晉,面對一個光秃秃的阿哥府,需要用自己的嫁妝打點他們倆的日子才能過得下去。打腫臉充胖子,說得就是胤誐,就算這樣,他也沒好意思從胤禟手中拿回一部分改善生活。

能怪光進門的十福晉不給胤誐好臉色嗎?

花着她的嫁妝養側福晉,換誰,誰都沒有好臉色。

這麼多年,胤誐給九阿哥胤禟的那筆投資當然早回本了。問題是分紅的錢進了十福晉的賬上,那是留着給兒子的,跟胤誐又有什麼關系?

當年胤誐打腫臉充胖子,隻能哄十福晉花嫁妝銀子養他們一家,他答應十福晉賺來的錢都歸媳婦管的時候,就注定敦郡王府的富貴跟胤誐本人無關了。要是不去打他九哥的秋風的話,按十福晉劃給胤誐每個月的月俸,也就夠他外出搓上那麼一頓的。

這種情況下,胤誐是瘋了才去嘲笑他九哥。

胤禟選擇跟弘暄站在一起,不理他那群糟心兄弟。

弘暄也确實很給力,他說:“放心,九伯,我不會忘了九伯你的。”

非常感動的胤禟不會知道,弘暄心裡想的是,九伯那麼有錢,拉投資都能拉一大筆,當然忘了誰都忘不他九伯啊,那可是大筆都銀子啊!

胤祯聽了趕緊道:“也别忘了十四叔啊!”别看胤祯老是嫉妒弘暄的待遇,撈好處的時候,他和弘暄那叫一個叔侄情深。

弘暄繼續微笑:“好說,好說——”

畢竟海外發展,少不了銀錢開路,送上門的冤大頭,不要白不要。

有之前的二十萬兩打底,再加上天幕所言,倒是沒有人不信弘暄能帶着他們賺大錢,一時之間,衆阿哥紛紛心動。

看着不少叔伯意東動的眼神,弘暄繼續畫大餅:“叔叔伯伯們對弘暄好,弘暄當然忘不了大家。放心,都有,都有,好處誰都少不了——”

錢放在府庫裡,隻能落灰,還不如流動起來,好助力他開拓海外疆土。

胤誐想起上個月剛被弘暄坑走的那一千兩銀子,也不知道現在跟兒子弘暄申明那筆錢是他的投資還來不來得及。

還沒來得及見識什麼叫龐氏騙局的一衆阿哥們對大侄子弘暄那叫一個信任,等後期看弘暄布局搜刮外國資本的時候,一衆阿哥沒有一個不慶幸幸虧弘暄是自己人。否則,這心黑的家夥還不知道怎麼坑人呢!

玩金融,誰能玩的過他啊?

當然,此刻不知道弘暄有多心黑的一衆叔伯們還是很信任弘暄的。

對此,康熙皇帝無動于衷,能掙到錢,那是弘暄的本事。兒子們願意信任弘暄,願意投資,雙方關系好,皇帝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反對呢?

康熙皇帝依舊看不起商人,但能用商業控制毀滅他國的例外。利用身份優勢牟利的胤禟和白手起家經商建國的弘暄,那能一樣嗎?

在皇帝心中,胤禟經商,那是不務正業;弘暄經商,那是大有可為,雙标的那叫一個明明白白。

隻是,皇帝不明白,弘暄又是怎麼從新南洲到了萬裡之遙的東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