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39章 各方反應

第39章 各方反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然,還有和天幕中心情同步一樣耿耿于懷的胤誐。

弘暄不介意兒子換個姓氏,但胤誐很介意孫子換個姓氏。此刻,他正攥着弘暄的敦敦教誨:“兒子,你跟阿瑪保證,我大孫子一定要姓愛新覺羅。”

看着眼神執拗的胤誐,弘暄懶得跟胤誐分析現實早就改變了,就皇瑪法的性子,這輩子他未必還能娶鄭氏。

可惜嗎?自然是可惜的——

一見鐘情都源于見色起意,單純的畫像,弘暄欣賞昭睿皇後的容顔,但還不至于情根深種。

弘暄清楚的明白,那是昭武帝的人生,卻不是他弘暄的人生,曆史早就不一樣了。他應付般點頭應允,至于後期如何做,那就再說了。就算未來違背,那也不過是善意的謊言而已。

不過,弘暄想的沒錯——

鄭氏在南洋的勢力難不成還能比得過大清的扶持不成?

天幕中天作之合的佳侶,如今,還能不能在一起,确實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皇帝遲遲不曾發作,不過是弘暄還是垂鬓小兒,他的婚事暫且不急。天幕是天幕,現實是現實,和糊塗兒子胤誐不一樣,他分得很清楚。

因此,哪怕聽到趙睿皇後是鄭家後人,他也不曾說什麼。

【衆所周知,昭睿皇後是鄭成功的子孫,雖然不是嫡系一脈,卻是實打實的鄭家後人。

而鄭家和愛新覺羅家的關系,可謂一言難盡。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降清後被淩遲處死,後大清□□後,鄭氏一脈的後人的待遇也并不好。而孫子鄭克塽投降後,家族被舉家遷至北京,生活困窘,鄭克塽及其後人曾多次請求大清歸還被侵占的祖産,卻不了了之,反而因地方官的阻撓導緻家族進一步貧困。

這樣的關系,昭睿皇後能和昭武帝在一起也真的很神奇。】

怎麼說呢?

昭睿皇後鄭勝男是鄭成功的後代,意外又不那麼意外。

雖說之前鄭氏後人已經盡數遷至京城,但以鄭家在海上的勢力,有漏網之魚也很正常。

對于在京的鄭氏子孫而言,那就是純純的驚喜了。

正如天幕所言,鄭氏在京東日子并不好過,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卸磨殺驢也不至于這麼急。昭睿皇後出自自家,就算曆史改變,有南洋鄭氏的勢力在那裡,有這層關系在,在京的鄭氏都要好過的多。

老邁的鄭克塽急忙着人取來族譜,開始對着族譜翻閱研究,到底是爺爺的哪一脈子孫僥幸逃了出去。台灣被攻克後,是降是逃,家族本就意見不一,鄭氏本就以海起家,也許真的會有鄭氏子孫在南洋經營生活。

但翻來翻去,還是一無所獲。

最終,想起東甯之變時被絞死的長兄鄭克臧,想起懷孕自殺的大嫂陳氏,為母則剛,那個女人真的會不管不顧的為兄長殉情而死嗎?大嫂可是自小被陳先生作男兒教養,她身前身後之事更是她親哥陳夢球一手包辦,那……會不會、會不會南洋一脈是大哥的後人?

……

昭睿皇後的出身,對鄭家、對皇家有影響,對天下的漢人影響更大。

滿漢不婚,這是清朝的鐵律。

昭睿皇後是實打實的漢人,一衆漢臣官紳對此樂見其成。這倒不是他們緬懷前朝,而是清廷說是滿漢一家,但自始至終,漢人都要低上滿人一頭。有一個漢人皇後,漢人的處境會好很多。

更何況,昭睿皇後還是鄭成功的後人,這對于緬懷前朝的遺老們也是一種心靈慰藉。再說了,天幕裡的一對璧人男才女貌,可謂天作之合,都說甯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對于昭武帝和昭睿皇後的婚姻大家自然都樂見其成。

隻是,昭武帝和昭睿皇後,真的能如天幕一般有情人終成眷屬嗎?

想起昭武帝,想起昭睿皇後,張廷玉目光複雜,也許漢臣也不是不能動一動。

就如張廷玉所思,曾經阻礙鄭家拿回祖産的一衆漢人官僚中有那麼一兩個已經開始在心裡謀劃還回鄭家祖産交好鄭家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有大局觀的。總有些人目光短淺,吃到嘴裡的利益,也不是那麼容易吐出來的。有一位漢人皇後,對彌合滿漢作用顯著,但對一家一姓來說,這種落不到實處的好處,又算得了什麼?

況且,漢人内部也不是鐵闆一塊。昭睿皇後的丈夫相當于贅婿,天幕上那是沒辦法,如今,當着全天下,皇家總不會還願意昭武帝去當這個贅婿吧?未來昭武大帝的妻子,還是很值得謀劃一番的。

借着弘暄的婚姻,滿漢的博弈,于無聲處悄然發生。

……

鄭成功的後人?

姓鄭的人太多不好查,範圍縮小,那就很好鎖定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