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官路大唐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泰的話教抱玉冷靜下來。

自赴任以來,她總是慮事的時候多些、度人的時候少些,仿佛兩處心竅隻開了一處,此刻得人提醒,許多事竟是驟然明了。

鄭業放任差科舞弊,既然周泰知情,徐為就沒道理不知。那麼,他主動提起差科之事,對《改良狀》大加贊賞時,揣着的是什麼心思?

周泰……對了,還有這個周泰,抱玉仔細端詳起面前這位貌似忠厚長者的老吏,他明明有許多機會提醒自己,偏偏拖到這個時候,揣的又是何等樣的心思?

周泰微垂着頭,模樣恭謹,不卑不亢。

薛縣尉是個聰明人,他一早就看出來了,既拖到此刻才出言提醒,就不怕對方看透自己的心思。

二十歲的将仕郎銳氣逼人,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事事皆要弄個清楚明白、事事皆要親力親為,教底下的人如何自處?得讓她知道,周泰雖卑,還是有些用處的。

抱玉看着他默了半晌,淡聲問:“依你之見,今日之事該如何處置?”

周泰一聽這話頓時心思大定,微笑道:“倉督公然索賄,有損官威,宜嚴懲,就地笞之,一儆效尤、二息民憤;駱六督察失職,恤其辛勞可免皮肉之苦,罰錢三貫,小懲大誡。”

駱六的俸錢是每月十貫,三中取一作罰,并不算多。如此一來,縣尉有了台階可下,不管駱六領不領情,鄭縣令那裡都算是有了交待。

抱玉雖有一萬個不甘,權衡利弊,最終還是依了周泰之言。

駱六直接将得意挂在了下巴上,揚着脖子,很是痛快地打開了府倉,因有恃無恐,倒也不再隐瞞,話說得十分坦蕩。

“如少府所見,現如今收上來的還不足四成……交不上?哪裡是交不上,隻是不肯交罷了,家家戶戶都拖着,急也沒辦法。”

“今早那道牓文一貼出去,怎麼着?午後立刻就有人過來交布了!窮山惡水出刁民,不見棺材不落淚,咱們豐海一貫如此。”

“少府就放心吧,總歸是還有最後三天,他們拖無可拖,最終還是要乖乖聽命的!”

駱六一副經驗老道的模樣,話說得笃定,抱玉看着空置了一半還多的布架子,眉頭卻越蹙越緊。

正欲問話,倉門外忽然傳來一道急促的聲音:“駱六可在?”

緊接着,一道身影便靈巧地繞過了門口的兩個守衛,徑自閃入倉房,“不好了,出大事了!鄉民鬧着減稅,正往縣衙來呢,你快——”

來人這才看見駱六身旁的薛縣尉,話頭戛然而止。

抱玉打量過去,隻見此人三十來歲年紀,精瘦如猴,颏下翹着幾莖短須,一副精明相貌。怪不得聲音如此熟悉,原來還是一位熟人。

劉三寶一看見臉白手黑的薛縣尉,才愈合沒幾日的屁股就又覺得隐隐作痛。

他也算是個老裡正了,差科上撈油水的事,幹了沒有百回也有十回,自诩是駕輕就熟、熟能生巧,哪想到有朝一日竟會在薛抱玉這條陰溝裡翻了船。

“見過少府。”劉三寶尴尬地扯出一個笑來。

抱玉将目光從他的臀部挪回面部,“怎麼回事?”

“鄉民們鬧起來了,一夥正往縣上來,還有一夥要去州裡告狀,卑職等好說歹說才給攔到半途,他們死活都不肯回去,少府還是派人過去看看吧!”

據劉三寶所言,今年的庸調之所以遲遲收不上來,不是鄉民不肯交,而是實在交不上。“今歲年景不佳,大夥都盼着縣裡能酌情減免些,結果卻盼來了第二道牓文!”劉三寶說到此處瞥了駱六一眼,“那幾家布商也是火上澆油,加價加到了天上,鄉親們被逼無奈,這就鬧起來了!”

“什麼布商?”抱玉有些沒聽明白,才問了一句,駱六便插嘴道:

“皇糧國稅自有定額,是說減就能減的?帶頭鬧事的是哪個,綁了打一頓,下到大獄去,看誰還敢生事!”

周泰見抱玉臉色變了,趕緊低聲提醒:“事關緊要,須報鄭明府知。”

抱玉忍着氣,手指駱六,“速去将此事禀報給鄭縣令,若有贻誤,拿你是問!”轉頭命令劉三寶:“頭前引路,詳細情由,邊走邊說。”

劉三寶和同行的裡正們自然都知道,薛抱玉因差科得罪了鄭業,故而今年的庸調實際上是由駱六勾當。正因如此,鄉裡一出事,他們不去西廳禀報,反而直接找到了府倉。

可既是已經碰見了薛抱玉,裡正們便就着這個局面往下動起了心思。

今年的庸調的卻太重,鄉民若是實在交不上,缺額就得由裡正們兜着,若是新來的白臉縣尉能将此事擔起來,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劉三寶與衆裡正對過眼神,老實回話:

“今年的數目的确與往年一樣,可那是總數,若挨家挨戶攤下來,每個丁口實際上繳的數目比以往多了三成還有餘。”

見抱玉露出驚愕之色,劉三寶仔細給她解釋:

“少府應是早就看過計賬了,賬面上的戶口的确還是那麼多,可那是給上頭看的,實際上的戶口自建貞八年起就逐年遞減,縣裡一直沒往上報。去歲幹旱,地裡收成不好,永業田裡的桑麻作物泰半枯死,年底光是我們興水一村就逃了十戶,四鄉二十村加起來得有百戶,這麼一攤下來,也不怪鄉親們要鬧。”

隐瞞逃戶不報,将稅賦攤到餘下的丁口頭上,這不就是朝廷嚴令禁止的“攤逃”?抱玉震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劉三寶笑笑:“也不唯咱們豐海一縣如此,杭州府九縣都是如此。”

浙西道乃大唐财賦重地,道州縣三級官吏,政績首重稅收,隻要租庸調能依期足額輸納,底下做些手腳,上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話雖如此,凡事都得講個度,真逼出什麼訪府鬧衙的事,那可就……那可就不好辦了。”劉三寶觑着抱玉,又添了一句。

抱玉嗤了一聲:“早知如此,何不及早禀明?某沒記錯的話,劉裡正似乎很有些手段直達明府。”

私下行賄的事幹得熟門熟路,到了正經事反倒成了啞巴,豈非可笑?

劉三寶怎會聽不出她話裡的譏諷,仗着臉皮厚如城牆,隻是一味地讪笑:“少府說笑了、說笑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