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日上三竿,許府一片靜谧,隻院子裡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沈知微早已起身,整理妥當,便等着舅母張氏和許靈初一同出門。昨日,張氏雖然嘴上言辭灼灼“要節儉”,但今日出門,卻穿得端莊考究,臉上更萦繞着期待。
“熙熙,初初,今日咱們去崇仁坊挑選布料。初初說你開得‘錦童齋’邊上就有家布店,咱們去瞧瞧,順便看看你的‘錦童齋’,我還從沒去過呢!”張氏笑盈盈說道,腕間金鑲玉镯,身上環佩相撞,發出細碎清響。
沈知微聞言心下了然,張氏指得是‘錦童齋’隔壁的‘華采坊’,也是龐三娘常去的那家,這‘華采坊’名氣不小,連宮中内侍也時常前來挑選布料。昨晚口口聲聲‘不要破費’的舅母,今天的行為很誠實啊。不過,既然決定要送禮,事情就要辦得漂亮,斷沒有又要做好人又想摳搜的道理,因此隻道:“舅母,兒那小鋪就在‘華采坊’邊上,隻是沒有‘華采坊’那般富麗奢華。不過我那地方雖小,倒也算幹淨整潔。若能得舅母光臨,實在是熙熙的榮幸。”
許靈初沒聽出這言語間的機鋒,隻揚着笑臉道:“阿娘,阿姐店裡那些小玩偶,模樣可可愛愛,保準讓您也喜歡!”
張氏聽罷輕搖牡丹團扇,扇面灑金處映着朝陽碎光:“我倒要看看,能做出讓你舅父那老古董也誇贊的玩偶店鋪,究竟是何等玲珑去處。”
三人乘了馬車,不多時便到了崇仁坊。
錦童齋所在是坊内較為熱鬧的一條街。沈知微一邊引路,一邊低聲向張氏介紹道:“舅母,崇仁坊的鋪子相較于其它街區租金較高,然而人流量也大。周圍的店鋪大多是售賣婦人、孩童所需的小物件,因此錦童齋雖然地方緊湊,卻也能夠安穩經營。”
張氏一邊聽着一邊點頭,目光已掃向‘錦童齋’的門面。
小小的鋪子外觀裝飾活潑、鮮明又雅緻,外立面牆上畫着一文一武兩個玩偶,外加最風靡的吾衛犬,很是吸引眼球。店鋪的窗棂大開,透過格窗可以看到裡頭貨架上的玩偶琳琅滿目,屋頂的風鈴随着微風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瞧瞧這生意,”張氏站在門外看了一眼,忍不住低聲說道,“才這會兒,店裡已經有那麼多人了。”
隻見店内七八個婦人正圍着貨架挑選,有個穿杏紅襦裙的小娘子舉着玩偶驚呼:“這錦衣郎的蹀躞帶竟與我阿耶的一模一樣!”
沈知微客氣笑着說:“這些都是鄰近坊市的顧客,多是買來送禮,或者給家中孩童賞玩用的。大家都喜歡這些玩偶的寓意,覺得既可愛又讨喜。”
三人邁步進店,阿錦正忙得團團轉,看到沈知微一進門,立刻迎了上來:“娘子,您來了!”
沈知微擺擺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轉身又領着張氏四處看看。
張氏指尖撫過架上的錦衣玩偶:“這翟鳥紋...莫不是仿得朝堂上那些老爺們的官袍規制?”
“舅母好眼力。”沈知微笑吟吟捧起另一個玩偶,“用的是司衣房餘料,但紋樣都做過細微調整,斷不會逾制。”
張氏環顧店内,越看越覺得滿意,忍不住低聲對許靈初說:“你阿姐眼光不錯。地方雖小,氣派卻不差。若是用心經營,未必不是個好買賣。”
許靈初看母親對‘錦童齋’贊許,愈發想要替表姐證明,挽起張氏手笑道:“那是自然!娘,您不知道,阿姐這些小玩偶可搶手了,每次出新款式都得搶購呢!”
張氏笑而不語,眼中卻多了一絲若有所思。她一邊走一邊不動聲色地打量着櫃台上的貨品,心裡暗自盤算:這鋪子看似小本經營,卻似乎頗具潛力,如果趁着勢頭還沒起來,自己也參個一股兩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沈知微察覺到舅母的目光流轉,但并未知曉她的具體念頭,心中升起一絲警覺,隻她未露出端倪,依舊氣定神閑對阿錦交待了幾件事情。待得張氏參觀完後,聽她頗為滿意地說:“這地方确實不錯,回頭若是有什麼需要幫襯的,熙熙你隻管和舅母說。”
沈知微連忙笑答:“多謝舅母關心,熙熙定不會客氣。”
阿錦适時捧來纏枝蓮紋漆盒:“夫人嘗嘗新制的桂花凍,用的是大慈恩寺的丹桂...”
稍作停留後,三人便移步前往‘華采坊’。别看這家店就在隔壁,一直忙于自己生意的沈知微卻是第一次踏進這家有“宮造精選”美譽的布料店。張氏帶着兩人一進門,店内夥計立刻上前招呼,态度極為恭敬。
店内陳列的布料琳琅滿目,色澤鮮豔,花樣繁多。許靈初眼尖,沒走幾步便看到一塊極為華麗的料子,連忙拉着沈知微興奮低語:“阿姐,你看這塊布!白緞底繡着綠色蕾絲亮片,多好看!”
沈知微順着她指得方向看去,心中卻是一動。這塊布料确實華美,但花紋和她替鄭文秀插簪禮上設計的孔雀禮服略有幾分相似。她低聲提醒道:“這布雖好,但與鄭娘子插簪禮的禮服色澤有些相近,若是穿在同一場合,恐怕會喧賓奪主,引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