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初逛街的時候,遠遠的望過那些正店,建築雄偉壯觀,裝飾富麗堂皇,下酒菜推陳出新,中秋時還會為自釀的新酒遊街打廣告,每天可謂顧客盈門。
有的正店作為行頭所在地,還有住宿觀光、生意談判、貿易往來、簽訂合同、校驗貨物等業務場所功能。
相較于潘樓、樊樓、孫羊正店,這些可容千人的酒樓,清風樓就顯得清瘦單薄很多了。
清風樓原是前任宰相王相公親族的酒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易主換人了。
一直以南食為主,易主之後,增加了北食、川飯,精選品類,重新編定菜譜,重金聘請各州路幾十位技藝精絕的茶飯量酒博士,荟萃東西南北精華。
每年清明時節,各家正店都會上新釀的黃酒,尤其以清風樓的黃酒最好喝,主打養生。
比如黃酒炖鹌鹑,上流社會看來,鹌鹑是大補食材,特别能助房事。一般酒樓都有十幾種鹌鹑做法,清風樓更是以黃酒炖鹌鹑,大補。
有宋一朝,真是吃貨的黃金時代。
燕馳拿來的日常供貨清單,上面的菜品五花八門。從蔬菜水果、米豆、水産到魚鼈、腌臘肉脯、野味。
光一個肉類,就有十幾種。除了羊肉、豬肉之外,還有鹿、黃羊、獐子、野兔、雉、鵝、山雞、家雞、鴨子、鴿子、鹌鹑、鹧鸪、鸠子、黃雀。
燕馳的餅太大,她一個人吃不下。她哪有鹿、黃羊這些東西。
但是好在,她可以光明正大賣酒了,以清風樓自釀酒的名義。
荔枝、柑橘、橙柚、枇杷都在開花,每種水果都是十畝地,幹脆買了二十個蜂箱,每一種水果樹中間擺放蜂箱,以生産荔枝蜜、枇杷蜜等。
二十隻烏雞崽,隻長大到半大。十隻榛雞雞崽,就更小隻了。
四匹馬沒啥動靜,就是吃的皮毛發亮,苜蓿草和燕麥草每天都在瘋狂生長,種下的第二天就發芽,三天就結草籽。
六隻兔子的繁殖力驚人,因為母兔有兩個子宮,公兔一年到頭發情,四隻母兔一共産下三十隻小兔子,毛茸茸,黑白褐三種顔色,這麼快的繁殖速度,估計二十天後,這些兔子成熟了,又會生兩百多隻的小兔子。
好在吃的比較雜,除了苜蓿草和燕麥草,菠菜、菘菜、胡蘿蔔、芹菜、生菜,還有各種水果,兔子都能吃。
若是接下燕馳的單子,雲初每天都要給清風樓撈一百尾桃花鳜、鲈魚,一百隻三斤以上的甲魚,一百斤蝦。
之前多種的四畝茄子和瓠瓜,也相繼成熟,每日要摘下一百對專供清風樓。
現在空間内有五十個蜂箱,果樹都在開花結果,平均每箱蜜蜂每天産蜜三兩左右,産蜂王漿二兩。
雲初每隔三天,就去收割一次,二兩規格的瓷罐,蜂蜜裝滿兩百罐,蜂王漿一百罐。
這兩樣,每個月收割十次,全部供給清風樓,粗略估算一下,月入三千貫。
過去的十天,每天都在給會仙樓供貨,魚鼈茄瓠,每日收入五千二百貫,也就是五萬二千貫。
花果鋪的夏季花籃、栀子和茉莉、鮮果、蜂蜜進項,每日兩百五十貫,留作鋪子和家中日常開支。
再加上燕馳送來的人參敗毒散款項兩萬貫,雲初揣着七萬二千貫出門。
日益繁重的采摘,讓她必須增加在空間内勞作的時長,所以她需要一個單獨的宅子,白日在宅子裡呆着,也可以進入空間内幹農活。
後期大量采購書籍、字畫、古玩、瓷器,都送貨到這個宅子。
周記花果鋪現在人多眼雜,她倒不是擔心弟弟妹妹們,而是燕馳那雙敏銳的眼睛,雖然笑的春風和煦,可是她總是隐隐不安。
上次生藥鋪被砸,發現宅子是燕馳時,她就有了再找一處宅子的念想。
李旌自己買宅子時的牙人,名叫何安,專做宅子租賃買賣,當時手上就有幾處宅子出售的信息,李旌自己看過,很是不錯。
恰好蘇葉不忙,雲初便帶着蘇葉,跟着何安看了三處宅子,李旌作陪。
第一個宅子,在小紙坊巷,位于城南,離朱雀門很近,左臨天街,右臨大相國寺向南延伸出來的街道,街上五花八門的鋪子,也是個熱鬧的地方。兩進大宅,熱鬧但是也嘈雜,人來人往。
宅子主人要價四千貫。雲初嫌棄太嘈雜,性價比不高。
第二個宅子,在赫赫有名的春明坊,位于外城,緊靠汴河南岸角門子,沿着汴河南岸向西到禦街,沿途很多客店、商鋪。
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是勳貴人家,至少出過三位宰相。
雲初一行人,站在坊口觀望,青石鋪成的街道,向裡面彎曲延展,兩百房屋皆瓦房,樓門相交,肅穆莊嚴,院牆内探出叢叢修竹。
原是太宗時樞密使的宅子,太宗禦賜,曾經的顯宦之家,氣度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