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呢,我居然就在哥譚待了半天多一點。
萊拉坐在去紐約的大巴上,晃得整個人差點散架。
教授的行動力驚人,在她确定去紐約以後,立刻給了她一張車票——還是大巴票,還順便讓外出采買的老師送她去了車站,囑咐她沒什麼事情的話明天就趕緊去Big Apple Gazette(《大蘋果新聞》)*總部報道。
他以為她沒看到抽屜裡還有好幾張其他日期的票嗎?有幾張甚至都過期了。
而且《大蘋果新聞》這個名字是認真的嗎?真的不是某個小報?
較真的萊拉認真地查了這家報社,發現不僅确有其事,《大蘋果新聞》還是家頗有名氣的新聞機構,網上直接稱呼為《果報》。
萊拉:譯成中文可真是“佛”系啊。
【有錢買那麼多廢票,沒錢買一張軟卧的火車票嗎!】女孩把頭抵在随車震動的玻璃上,企圖緩解一點頭暈感。
[這證明他有備無患,随時随地都能出發。]瑟維斯對教授的行為接受良好,[我認為這是很有效率的做法,沒想到學新聞的也有具有前瞻意識的人。]
【你在專業歧視,可惡的程序員!】萊拉用歧視對抗歧視,【學新聞的可以在辦公室裡給學生改作業,看看你在做什麼?你在出長差給情報屋擦屁股,你覺得現在看起來誰更有前途?】
句句在理無法反駁,高維生物無話可說。
萊拉似乎在嘴炮的勝利中得到了精神振奮的buff,打開之前還看了就暈的手機,動手搜索起自己的未來老師。
[你直接用情報屋搜索不好嗎?]
【你不懂,】萊拉手指靈活地輸入教授的名字,【哥譚大學卧虎藏龍,我怎麼知道他的資料會不會讓我破産?】
寫在哥譚大學招生手冊上的教授資料很容易查到,菲茨·吉本過去專攻隐性采訪報道,他揭露了幾個黑/幫的内部情況,包括一個在非洲的銷金窟,還著有幾本非虛構寫作的紀實文學作品,在幾大報社都任過職,三年前被哥譚大學高薪聘請。
不過,萊拉在校内論壇裡發現有人說教授以前差點進監獄,最後被人保釋了才出來。
大學會聘請有案底的老師?
應該……不會吧?
萊拉決定向情報庫低頭,老老實實地花了2087美元隻搜索菲茨·吉本被保釋的相關信息。
全部資料要花5893美元,萊拉暫時覺得不是很值。
等看完教授的資料,女孩深深地覺得自己格局小了。
菲茨·吉本這個男人不僅揭露了黑/幫,他還搞垮了黑/幫。
據他自己在法庭上彙報,當時情況緊急,當時發現他身份的幫派小頭目要殺他,他隻能采取反擊行為。
所以出于自保,他選擇幹掉了對方;又出于對深受黑/幫所害的無辜人的擔憂,他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這個幫派掀翻。
教授的資料非常驚人,不僅有他本人亂七八糟的黑/幫經曆,還有和警方裡應外合的卧底操作,甚至還有一次牽扯到了聯合國。
事實上,他也沒有“差點進監獄”這麼誇張,隻是在潛伏期間因行為過當而被上訴,而且還是保密審判。
這種情況原本最起碼要被判防衛過當,但教授最後找了一個姓莫裡亞蒂的律師,順利全身而退。
萊拉和瑟維斯心情複雜地看着菲茨的資料,完全沒想到一位脾氣古怪的教授年輕時候居然這麼勇猛。
哥譚大學果然卧虎藏龍。
【相比這些人,我似乎不配待在學校裡。】突如其來的身份焦慮讓萊拉開始懷疑自己。
[請不要産生奇怪的焦慮。]瑟維斯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服務對象,[你現在可是‘情報屋’啊,那些人現在都是你的潛在客戶。]
啊,那我确實也沒好到哪裡去。
*
紐約是個活潑的城市,連同它的超級英雄們也格外活潑。
萊拉到達紐約的時候是傍晚,微微發紅的晚霞吸引了無數藝術家從窩裡出來,各種好理解和難以理解的行為藝術在城市的街頭輪番上演。
多到有時候你都分辨不出有些人到底在搞行為藝術,還是真的想置人于死地。
但業務純熟英雄們卻能嗅出這些人想要搞事的苗頭。
短短兩三小時,萊拉已經看到一位企圖用頭發勒死路人的鉛灰色仿雕塑人體,和一位正拉着小提琴卻忽然提起琴頭暴起砸人的演奏者。
前者被巡邏的蜘蛛俠發現後用蛛絲吊在廣場中央的噴泉上,後者被路過的快銀及時人琴分離。
說實話,萊拉覺得他們根本不是在犯罪,而是在吸引超英的注意。
那個被挂在噴泉雕塑上的人看起來就很開心。
不錯,不是很懂你們紐約人的快樂。
小有資産的萊拉在報社附近的酒店定了房間,方便第二天早上直接去報社報道。
其實是方便自己可以多睡一會兒。
躺在房間裡的萊拉開始處理積攢一整天的交易單。随着加入情報屋APP的人越來越多,每天想要交易的客戶也随之增多。
有人故意買自己的情報,以此來試探情報屋是否徒有其名。但等萊拉把資料打印過去以後,又出言威脅,要求把這些資料通通删除。
還有人企圖用巨額資金讓萊拉把情報屋轉讓給他,或者把萊拉收入麾下。
面對這些隔着屏幕叫嚣的人,萊拉的做法就是一鍵拉黑。
開玩笑,這點能耐和這點小錢難道就想和高維世界的科技抗衡嗎?
不過,萊拉确實覺得最近找她的人太多了,實在沒精力應付那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