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門小厮見人面生,上前攔道:“來下帖的?”
“是。”
“局長外出未歸,你且得等候。”晴雪聞言,順勢将帖子附上,似笑非笑道:“我是能等的,隻是家中主事的說了,今兒請不到人,怕是進不去侯府的門,二位小哥瞧瞧,這事急不急?”
兩個小厮一聽“侯府”,又見人一面掀開衣角,腰間盤着一枚官戶門牌,牌上赫然綴着個“江”字,面面相觑後,一個小厮迎道:“局長确是外出,未正時才回,姑娘進來先吃口熱茶。”
晴雪擺了擺手,故作歎氣之意,“罷了,到時我再來。”道畢,她往對面茶肆去。
兩個小厮紛紛啞言——若這會子再有别家的來下帖,縱使局長已歸,因應了江家的帖,又沒把人請進來,隻得推脫巴巴地等到未正時分。
茶肆漫茶香,茶香浮琴伎,晴雪進來時,琴伎正撫琵琶唱一出《弄朝影》,晴雪匿于人群中,一面聽曲,一面見茶客紛纭,稍稍擡眼,便能清晰見正中端坐的女子。
琴伎被茶客喚流莺,流莺娘子不盈一握,隻靜靜端坐在那兒便同一株清蓮似的,粉腮膚雪,長眉側一顆黑痣随着曲調一喜一嗔,話語春風,吹得茶香更濃烈留香。
《弄朝影》為時下茶肆常唱——姊妹出身寒門,長于風月之所。妹妹生性伶俐,得貴家公子喜愛,公子不顧流言,贖身賜名,不料擡轎之日,被烈火侵身,雙雙懼滅。姐姐娴靜,心似清蓮,得妹婿好友愛之,欲娶,卻拒侯門,甘願每日弄琴月下,待多年冬雪天,身處火場,得幸被救,而後聞親人已故,萬分悲痛,欲投河再得救,後遠赴他鄉,作曲《弄朝影》。
曲終言:紫微入塵以為珍,半損泥中伴笑人。一枕紫衣笑倚槐,醒别無常供蟻神。
玉音剛落,茶客拍掌稱好,流莺娘子作揖謝身,晴雪雖不識此言之意,卻困其中不能忘懷,有妙香冠的小厮來尋,這才動身離去。
入了門,高牆隻幾處有綠藤繞随,穿過回廊停在灰褐色影壁前,小厮随即告身,女使上前迎道:“姑娘随我來。”道畢,被帶到迎廳,甫一坐下,聞茶香四溢,一側年長女使恭身道:“局長已收帖,請姑娘稍坐。”
晴雪隻覺得坐立難安,陣陣茶香竟如障氣裹挾着自己。張望間,就聽從後院走近人聲,“原來是貴客,有失遠迎。”
局長掃了晴雪一眼,随後坐于上首,呷了口茶,半晌後他放下帖子,拈髯探身道:“……原來是永安侯府,早聞貴府設宴滿月,以為擠不出來人的。”瞧人面生,便字字刺意譏諷侯府無人,令人實在不快,晴雪險些沒挂住面,平添幾簇火氣。
可她不是個愛打旋磨子的人,見人如此狂妄,心下頓然想起來時沉香告誡的話,傲氣道:“原是要稱局長一聲老爺,隻咱主事的在前,稱你一聲局長,咱主事的也說,局長如今日理萬機,定是為着去年中秋宴,不知此事完了?”
局長遂放下茶盞,面色略略赧然,心知此人非侯府粗使,語氣放緩了些,“貴府設宴,從不看今兒是不是節,若今兒未歸,誤了正事怕不好。”
晴雪神色一挑,局長所言判若兩人,心下便有了底。不過是去年衛國公府中秋設宴,請了妙香冠做事,如今好似一根雞毛飛上了天要變作鳳凰,真真兒如沉香所言,好不威風的妙香冠!
晴雪也不願拐着彎拖着時辰,以為局長“投誠”,直言道:“我家帖子已下,局長可瞧得上?”
局長神色一凜,此番說辭,豈有推的理?他又上下打量着晴雪,故作沉思之态,又見晴雪将銀錢奉上,帖子也在身旁,躊躇間,一張似老面的面孔打起如意算盤來,勾起一排枯黃的牙,“姑娘慎言,可不敢推,可你見我今兒為何此時才歸,實是脫不開身呐。”
如沉香所料,局長再三推脫,無非那幾兩銀錢。晴雪又心想,若是官戶設宴,自家豈不知?若非官戶,又有何事能與之相比?
晴雪頓時眉色飛舞,對這般的說辭置若罔聞,清了清嗓子,道“今兒我去茶肆聽了幾首曲子,一時興起,不知局長可願聽我擺上一首。局長可知一位漢文帝,曾歎為城中輔佐之人顧慮,有一馮姓之人不懼威光,借李牧之說諷魏太守被罰一事,另太守被帝赦免,馮姓之人雖年事已高,卻升居車騎都尉,漢文帝非罰而賞,局長以為為何?”
局長聽得愣愣的,杵在那兒宛若一個呆子,心下無不驚愕面前女使字字珠玑,竟有如此學識,此言之意,又另自己生起幾分恐意。
晴雪又不依不饒道:“妙香冠得國公府之光,已登青樓,實為官戶所愛,京城無不眼羨。莫說京城,便是得官家親封的各州知州,若聞此事前來下帖,局長也無不依的。我原是咱家做事頂粗的人,本不該與局長平坐,奈何奉主事的命才托大些,雖不知外頭是哪家哪戶不依,鬧着讓局長去,局長隻管帶我去見。”
局長面露驚恐,一個踉跄險些将茶盞置地,心覺眼前人是個利害的,也未再推托,帶着香藥局得力的人跟着去了。
晴雪将香藥局安頓在南後院後,正朝西院趕,剛至院門,聽常叟家的在裡頭說話,便停在外門下靜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