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灼灼狼牙藏鳳阙 > 第64章 找幫手嘿嘿

第64章 找幫手嘿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瑾瑜輕聲問道:“他是否留下手迹或對照原卷?”

陸淳微微皺眉,建議道:“若要查,可從太學舊檔之中檢索謄錄比對表,然而非宮中谕令,旁人不得擅閱。”

“我會命人取來。” 沈瑾瑜聞言,起身告辭,“陸博士,多謝。”

當日下午,東宮來了一封加急私信,由内侍小跑着遞至正廳,封皮上是沈景明熟悉的筆迹。沈瑾瑜正坐在案前處理刑部呈上的文案,見狀即放下筆,接過信箋拆閱。

信中寫道:

【我聽太傅說你等正在調查盧敬之之事,便也托人查了幾日。他現居江南郢郡,号“盧白筆”,近年以教書為名,四處講學,常有權貴子弟前往拜師。郢郡刺史與肅王素有交情,傳聞私下往來甚密,恐有庇護之意。你可尋信得過之人,即刻南下,設局引之出郡,再行擒拿歸案。】

信末未署名,隻落一字“景”。

沈瑾瑜看完,輕歎一聲,複又展顔,将信紙折好,随手按在桌角。片刻後,她提筆在另紙上寫下回信。

【哥,你真是幫了我的大忙,這人若真落在你說的地方,此案便有望更進一步了。多謝。】

她行筆極快,語氣卻帶着些許輕松。許是多年未見兄長如此關心政事,亦或是案情推進所帶來的短暫寬慰。

寫完,她将回信交與内侍封妥,再次坐下,神色卻不似方才輕松。信中“尋人”二字反複浮現于腦海,她垂眸沉吟良久,終拈起一張淡黃色箋紙,重新蘸墨。

這一次,她寫下的是另一段話:

【愛哭鬼,你那邊事情辦完了沒有?若有空,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寫畢,她将信收起,命人送往軍中。語氣雖輕,眉宇間卻是幾分鄭重。

入夜,宮中寂靜,殿内燈火未滅。沈瑾瑜披衣坐于案前,未曾合眼。幾冊舊年太學典籍攤在幾上,紙頁泛黃,字迹卻依舊清晰。

她一頁頁翻看,指尖摩挲紙角,眼神專注。時至更深,終于在一冊殘破的冊子中看到一行墨筆批注,夾在篇末,無落款,隻數十字:

【盧敬之改卷之術,隐于鈎筆之間。若無銀鈎筆迹者,不得窺其真相。】

她怔住,低聲呢喃一遍,眉頭慢慢蹙起。

片刻後,她急急将那頁撕下,喚來門外值夜的親信,聲音低卻不容遲疑:“立刻前往工部,取永平十七年謄錄所用鈎筆筆樣,盡數帶回,務必核對每一款式與出庫記錄。”

那人聞令即刻退下,沈瑾瑜将那紙頁重新撫平,貼入案後木闆夾層,目光冷靜如水。

——

數日後,江南郢郡。

趙煜晨一襲青布短褂,腰束藤帶,面容略作風塵打扮,化名為商賈,拜入當地一名富戶家中。此人姓顧,經營布莊數十年,子弟頗多,最年幼者方及冠,正籌謀應試之路。

趙煜晨言辭誠懇,自稱北地布商,素來重視子弟學問,聽聞江南有“盧白筆”之名,故特意南下探訪,隻求為侄兒延請一位名師講學授卷。

顧家主人本與盧白筆有舊,聞言甚喜,連夜設宴款待,并允次日引薦相見。

次日辰時,趙煜晨随顧家進一處雅院。院内竹石交錯,書案靠窗而置,簾外微風将紙頁翻卷,案後之人正靜坐撫卷。

盧敬之年近六旬,鬓角微霜,卻神情清朗,目光銳利。他端坐不動,隻以一瞥,便掃過趙煜晨與顧家少年的面容,開口便是試問文章之理,聲調沉穩,不乏自負。

趙煜晨靜聽數句,目光不動,待盧敬之略有所止,便拱手稱道:“先生果非凡人,察言觀文,分毫不差。若得先生相助,我侄兒科舉之路,或能事半功倍。”

盧敬之未即回應,指尖緩緩合上書卷,淡聲問道:“你自北地而來,求師一事,真是為你那侄兒?”

趙煜晨并未退避,語氣沉穩:“正是。但也不止如此。我願為先生引薦上京,若肯北行,不僅重金酬謝,亦可薦入京師學宮,講授太學生。”

盧敬之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光。他慢慢擡眼,聲音微低:“京中?呵……你來得倒也巧。”

他目光定定落在趙煜晨身上,忽而低笑一聲:“你莫非與那位東宮太子有關?”

趙煜晨神情未變,淡淡點頭:“殿下所托,在下自當盡力。”

聽得此言,盧敬之面色陡變,話語頓沉:“告訴你家太子,若還執意查下去,遲早性命不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