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灼灼狼牙藏鳳阙 > 第77章 在南疆動手嗎?

第77章 在南疆動手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瑾瑜站在東宮密室前,注視着遠處那一輛緩緩駛出的牢車。果明被押入車中,身形佝偻,僧袍微亂,卻依舊背脊挺直。夜風将他袍角掀起,卻掀不動他肩頭的冷意。

沈瑾瑜目光落在那人影漸遠的方向,良久未動。直至車輪聲淡去無蹤,才輕聲開口:“他動手了。”

秦政立于側後,聞言低頭應道:“殿下所料不差。肅王以果明為引,試圖借道南疆。他以毒蠱擾京,舊部暗藏鹽道渡口,此番布局,恐非一朝一夕。”

“圖謀之深,不止為亂政。”沈瑾瑜語調輕緩,卻帶壓迫,“他這一手,不似權争,而似……逆謀。”

秦政神色微緊:“若證據确鑿,當請陛下定其罪名。”

沈瑾瑜卻緩緩搖頭:“為今之計,不是定罪,而是搶先。”

她擡眸,眼中泛起清冷光芒,“我隻能比他更快一步。”

話落,她轉身步入密室,衣袍翻飛,腳步疾行。房門于身後合攏,隔斷夜色,也隔斷躊躇。密室中燈火未熄,案幾上卷宗堆疊,文牍紛陳。

沈瑾瑜走到案前,揮手掃開幾冊舊檔,直取空白诏紙,聲音冷冽:

“起草诏令,調西南三司:鹽務、漕運、兵糧。務必三日内入南疆境線,查封府倉、鹽道驿口,凡涉暗線一律停運,收繳名簿,清查官吏。”

“是!”秦政應聲,旋即召人備筆命紙。

沈瑾瑜轉身,步向側牆。壁櫃打開,取出一枚東宮令箭,通體漆黑,上刻金紋。

“發東宮令箭。”她語速未變,“命魏時安率三十羽林衛,立即出京,直入南境,不必等诏。”

秦政一愣,低聲問:“不等兵部調遣?”

“等則慢。”沈瑾瑜回望他一眼,“魏時安身兼密諜之職,先破局勢,再出兵權。肅王若真在南疆布子,地方必有回響,需先查明,再動兵。”

說罷,她走向密室角落。案幾上,一枚錦袋靜靜放置,封緘嚴密,外無字樣,卻自有一股沉意透出。

她伸手,指尖拂過袋身,最終停在封口處。指節一緊,未将其開啟,卻緩緩推至秦政面前。

“将此印送至西北邊關——交予趙煜晨。”

秦政身形一震:“是……傳信可否附言?”

沈瑾瑜點頭,語聲壓低:“告訴他——”

她語氣平穩,眼底卻藏鋒,“該動手了。”

……

夜已過半,密室之中燈火未熄。東宮令箭、三司調令、錦袋之印,一應皆成。

沈瑾瑜披衣而行,未曾多語,袖袍随風而動,步履從容而穩。她一推密室石門,外間已有禁軍換防完畢,甲胄無聲,火光搖曳。魏時安靜立一側,手中持一卷竹簡。

“殿下,破山口的文卷來了。”他低聲禀報,将竹簡雙手奉上。

沈瑾瑜接過,站于廊下翻閱數頁,燈光映在她冷靜的面容上。片刻後,她擡眸,神色已然沉下。

竹簡未完全幹透,新刻字迹間滲着竹青汁液。她指尖劃過 “漕運虧空” 四字,眉峰微蹙,目光掃過 “鹽倉賬面持平” 的批注,忽然冷笑一聲。

“賬面無虧?” 她指腹敲了敲竹簡,“去年冬至前,西南雨雪封路七日,漕船遲滞十四日,可這調度文書上竟寫‘如期抵達’。”

“調撥不實,調令卻無誤。”她輕聲一頓,“有人在南疆布了一盤大棋,目的不是錢,而是斷我兵糧之路。”

魏時安面色一凜,欲言又止。

“殿下。”林彬從影中快步而來,手中捧着一摞新印密信,眉頭緊鎖,“荥黎南郊發現一處‘慈安庵’,名為庇護流民,實則私設渡口,接引可疑商旅,次數頻繁,路線指向南疆深處。初查無戶籍文冊,或系肅王外圍商線據點。”

沈瑾瑜眸光微動:“此庵首僧是誰?”

林彬翻卷應道:“庵主法号妙靜,曾任廣福寺住持之一,五年前以閉關為名,自請南遷。朝中舊檔中對其評語極高,與果明舊年曾有交往。”

沈瑾瑜俯身細看圖紙,食指沿着 “渡口” 标記緩緩上移,停在南疆地圖邊緣。那裡用細筆寫着 “慈安庵至破山口” 字樣,直線距離恰好是三日急行軍路程。她忽然擡眸,目光如箭射向林彬:“妙靜法師的度牒,是哪年頒發的?”

“永徽七年,由禮部尚書親署。” 林彬迅速翻查随信附件,“但臣比對過筆迹,度牒上的‘印’字末筆多了個鈎,與當年禮部存檔的範本不符。”

沈瑾瑜指尖輕敲案角:“肅王在京、南皆布線,果明既落網,此人當亦不幹淨。”

她略一沉吟,複道:“慈安庵若真為中轉據點,絕不會隻有流民掩護那麼簡單。”

轉向魏時安,她語聲清冷:

“傳我口谕——南鎮撫司立即帶人前往荥黎,封庵查審,子時前必須出城。庵中人員,無論僧俗,一并拘押。若有抗命者——就地格殺。” 她頓了頓,從腰間解下玉牌塞進對方掌心,“若遇阻攔,亮我的私印。”

魏時安應聲:“謹遵殿下令。”

他轉身離去,甲靴聲踏在石階之上,迅捷無聲。

沈瑾瑜緩緩步至廊前,看着院中燈影交錯,神色未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