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開始沒幾分鐘,李華就來喊木斯年到辦公室去。
因為木斯年是班長,所以班裡人也沒多大反應,以為李華又給木斯年什麼任務了。
木斯年到了辦公室後,見語文老師笑眯眯地坐在她的軟椅上,手捧着熱茶。
她看了一眼李華。
李華的桌上果然也有一杯熱茶。
杯口處熱汽袅袅,不絕如縷。
仔細聞,可以聞到茶的清香。
“孩子,來啦。”
“桌上還有一杯熱茶,你來嘗嘗吧?”
溫柔可親的老太太對木斯年招了招手。
木斯年走過去,道了聲謝,雙手捧起熱茶,抿了一口。
清香中帶着一絲苦,但苦味之後又有回甘。
木斯年對于茶沒有什麼研究,甚至因為家庭的生活習慣,她很少喝茶。
但她覺得這茶應當是好茶。
沒有理由,也沒有依據,隻是心給的答案。
喝完茶,木斯年并着語文老師就下了教學樓,到了校園裡的一處涼亭。
涼亭周圍種着樹,頗有幾分意境。
上了晚自習,校園裡的人幾乎都在教室,偶然能見着幾個,不待他們走近,那些人就因為語文老師的存在而繞路跑遠了。
所以,這裡隻有她們兩個人。
“這處亭子名為‘迎桂’。”
“我曾經疑惑過,覺得它叫‘迎曦’更為合适——因為,坐在此處,視野開闊,周圍雖有樹木,卻不遮視線,當太陽升起,這裡就能接到第一束曦光。”
木斯年不知為何,心中忽然就湧現出想要說話的想法。
“或許是因為這裡種了桂樹。”
她來的時候就注意到這裡有七八株桂樹,開花早的,甚至都能見到芽,不過目前沒有很明顯的香味。
語文老師點點頭,又搖搖頭。
“是也不是。”
“我問過當時的校長——他是一位很值得尊敬的人。他告訴我,這所亭子能見着太陽,也能見着月亮,文科班的同學們,有很多孩子喜歡晚上到這借着月光背書,他一合計,就在這兒種了桂樹,選的品種也不是香味特别濃郁的,淡淡的清香可以幫助同學更好地學習。”
語文老師笑了笑,露出懷念的神情。
“他說,我們雖然生活在海城,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不借助學習來改變命運,很多孩子,像我們這樣的,都迫切地需要學習來改變一些事情。”
見木斯年怔住,滿頭銀發的老太太溫柔地握住她的手。
“成年人總是會優先考慮更功利的事情,這很難避免。但我覺得,不論是實現夢想,還是改變命運,抑或是了解世界,學習總歸是正确的途徑,這也是一中存在的意義。”
“迎桂,迎桂,是迎接桂冠,它并不是指‘成績上的第一’,我想,老校長更多地是想表達,希望學生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迎來自己生命中的精彩。”
木斯年聽到一半其實就明白了,但聽語文老師這麼一說,更是禁不住動容。
教師,真的是很崇高的一種職業。
幾十年過去了,校長幾經換任,但這座亭子依然完好。
可見,每一代校長都很用心地打理過這座亭子,也都明白這座亭子究竟寄托着老校長何種的情感。
木斯年不知道語文老師說這些有什麼目的,但也許根本就沒有目的。
隻是恰好有皎潔的月光,又恰好有溫柔的風,再加上剛好冒芽的桂花。
一切都很順其自然,就說了一些往事。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内心真的受到了鼓舞。
盡管認識這位同樣值得尊敬的老師不久,但木斯年已經足夠信任她了。
“老師,我最近遇到了一些難題。”
木斯年本以為自己會很難說出口,但其實并不是。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最近因為一些事沒能來校上課。又有另一個朋友比較關心她,就想着來問我關于她的近況,但是,關乎到她家庭的情況,她其實不願意了解情況的人對外說明。”
木斯年又補充了一句。
“我也知道,于我的私心,我其實并不想告訴他這些事情。”
語文老師安靜地聽着,見木斯年停下,才笑着開口。
“有一些友誼也是存在排他性的,不必因為不願告知,而對自己産生負面的評價和情緒。”
“可是,我不希望有人喜歡她。”
木斯年脫口而出。
說完,連她自己都愣住了。
她的内心原來一直都是這樣想的嗎。
語文老師依然溫和。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