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凱之出現,打破兩位少女歡樂的交談。
錢瓊瑛依着規矩,對着沈凱之行禮,和子模有樣學着,沈凱之笑道:“跟着媚奴在一起,野丫頭都變的像世家小姐。”問道:“和子,不會是專門前來給我請安?”
和子忙把元嬷嬷交代要與沈凱之謝恩的話都給說了,沈凱之這才知道和子的禮物,竟是選擇了馬,這小妮子是懂禮了,又想到前日不分青紅皂白把媚奴罰的重了,便想賞賜物件給媚奴,令她寬心一點,問道:“和子得了禮,媚奴也得一分。”
“媚奴想要什麼,盡管說?”
錢瓊瑛淺淺道:“将軍喜歡什麼,就賞賜媚奴。”
“将軍給媚奴的東西,定是最好的東西。”
沈凱之會心一笑,她最喜錢瓊瑛這聰明伶俐,說話比誰都好聽,賞了一塊佛像給錢瓊瑛道:“這塊佛像是西面董家贈給沈凱之,聽說是在西面的佛寺開過光。”然而沈凱之不是一個信佛之人,有沒有開光,與他有和關系?但這玉觀音,見其白潤的色澤,便知其價值不菲……
錢瓊瑛接過玉觀音,她曾想滿天神佛求助過上百次,可滿天神佛無一人曾幫過她。但她更知自己是沒有權利拒接沈凱之,便隻得笑着接下玉觀音。
“凱之竟把這樣珍貴的觀音玉給媚奴了。”楊夫人看到沈凱之贈玉行為,驚訝不已,原本楊夫人正要向夫君讨來此玉送給女兒,卻沒想到夫君提前把這塊玉送給了她贈給夫君的押班。“玉既然送出了,就送出了,沈家不缺好玉石。”但楊夫人隐隐覺的錢瓊瑛給了她危機感,便笑着前來說道:“夫君,媚奴是我給你的人,在你跟前犯了錯,是我調教不好。”
“不如,讓媚奴回到我的屋子,我再好好調教一番。”
沈凱之想着夫人要回她給的人,倒是不是什麼大事,隻是這媚奴伺候的很好,讓她離開有些可惜。
楊夫人見夫君沒有說同意,說道:“和子要回家,和子與浩兒一樣是愛闖禍的性子,不如讓和子與媚奴同住,讓和子跟媚奴好好學一點好脾性。”
楊夫人這話戳中沈凱之的心思,若是和子沾上一些錢瓊瑛那般的溫柔性子,是極好。
楊夫人問和子道:“你喜歡不喜歡媚奴姐姐與你同住。”
“喜歡。”和子拉着瓊瑛說道:“我最喜歡跟着錢姐姐一并住,跟着錢姐姐學規矩。”
“好”沈凱之同意了楊夫人的提議,說道:“媚奴雖住在你院中的屋子,但我院中的點卯媚奴不可落下,我院中媚奴的屋子,且留下。”在沈凱之的眼中媚奴還是他院中的人,隻不過是偶爾去楊夫人院小住。
楊夫人又道:“凱之,中元節可有安排?”
七夕過後,便是中元節。
中元節又被稱為鬼節,盂蘭盆節,是佛道兩教的節日。
多年的分裂結束了,中原大地上停止了戰火。
朝廷依照舊例,設孤魂道場、焚錢山、祭奠陣亡的軍士。
或許是因為慶祝戰争的勝利,今日的祭奠特别隆重。
洛陽城道場遍地。
沈凱之最不喜鬼佛之事,但對于死去的士兵,他道:“我已經讓劉夫人準備了,備下三千匹絹到長福寺做法事。”
中元節做法不單單是為了告慰亡者,而是有一個機會讓生者抒發對過世親人的思念。
楊夫人問道:“将軍,還需要派什麼人嗎?”
若是以往命家中女眷去禮佛,沈家的内眷都巴不得要去,可這次偏偏是去祭奠陣亡的将士,沒一個人想去,沈凱之想着讓劉夫人一個人去就罷了,忽聽到車和子搶道:“我能與劉夫人一并去佛寺嗎?”
楊夫人笑道:“和子一個小姑娘家,萬一在這樣的場合,再碰到一些邪祟該怎麼辦呢?”
車和子一本正經道:“我的病剛好,需去佛寺還願。”
這理由是還特别充分。
沈凱之見車和子一小小的人兒,膽子如此之大,問道:“你不怕去往佛寺回來,又沾上什麼邪祟嗎?”
車和子毫不示弱地反駁道:“真的有邪祟嗎?”
車和子與沈凱之一樣,都是不信鬼神之人。
長福寺落于洛陽院中,占地百畝,僧人不下三百人。内院中,高槐古柳,精閣古庭。寺院正門上,懸挂着禦筆匾額寫着“敕造長福寺”。彰顯着皇家寺院的身份。
沈家要來禮佛,長福寺的僧人們從清晨忙到午後,更有兩位長老早早立于台階上候着,見沈家的馬車來了,忙跑進寺内通傳請主持。長福寺主持雲空法師出門親自迎接前來禮佛的劉夫人。
劉夫人雙手合十還禮,便讓護衛把三千匹絹送到寺院内道:“将軍常聽說大德布施于市井之間。三千匹絹,一半是将軍的心意做了貴寺的香火錢,令一半願大德分予貧寒之家。”
雲空法師謝過了沈家,距離法事開始還有些時間時候,雲空法師便請劉夫人到淨室稍作休息道:“老衲備了薄茶。”
車和子聽到兩人要讨論佛法,她年紀小,自然聽不住的,捧着蓮花燈道:“大德,寺院中可有蓮花池供我放燈。”
雲空法師點了點頭指向了佛寺後院。劉夫人知道和子生性好動,囑咐道:“别走出佛寺門。”
和子應下,便朝庭院跑去。
陳朝佛寺八百間,車和子對佛寺并不陌生,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珈藍殿,藥師殿,法堂,種下千年古樹,開蓮花池,放生祈福。
内堂中,亭院樓閣古樸……
有着百年曆史的青磚地已被小沙彌掃的幹幹淨淨,連一片枯葉都沒有。
冷冷清清,今日沈家做佛寺,閑雜人等自然進不了佛寺,僧人都被喚去誦經念佛了。
若大寺院,好似隻有車和子一人那般。
四下無人,車和子面容慢慢變的悲戚,淚珠從眼眶内不住的流出。
“慧娘……”車和子從袖中取出斷了玉簪,把它與慧娘的絡子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