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歡迎詞,戴彬很自然地過度到核心議題,開始分享他的考察體會:“我這次的北美之行,曆時十幾天。行程很滿,感觸頗多,尤其是在加州體驗了萊斯公司最新版本的TAD(totally autonomous driving),感覺非常震撼。但是在驚喜之餘,又覺得充滿危機感。TSD現在的能力和萊斯之前的智駕完全是兩個東西,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将智駕水平提升到如此高度,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他沉吟了一會,繼續往下說:“在座各位應該都清楚,這些年來,華騰一直堅持智駕自研路線。自主研發這條路不好走,阻力也一直很多。很多人說車企自主研發智駕方案,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對于這個觀點,我舉雙手贊同。聽到這肯定有人會問,既然我也認可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那為什麼還要堅持走這條路線?”
說到這裡,戴彬端起面前的咖啡杯,抿了一口,用談心一般的語氣對着高層吐露心聲:“因為我很清楚地意識到,自主研發關乎生死,隻有自主研發才能做到自由、可控,牢牢地掌握話語權,所以這麼多年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智駕自研工作中。但是結果呢?”
戴彬将新一季度的銷量報表扔在桌上,臉上依然是帶着笑意的:“結果就是年年虧損。這是我們上個季度的财報,在座各位都拿到了。表中顯示我們華騰上一季度交付車輛50107台,淨虧損12.8億元,這個數字還是連續4個季度的增長結果,去年同期,我們的虧損達到了28億元。”
他沖着所有高管,苦澀地笑了笑:“我是心大的,還能和大家心平氣和地讨論這件事。這要放在其他人身上,看到這樣的數據,怕是早就要犯心髒病了。”
說完戴彬帶頭幹笑了兩聲,在座高層聽到戴彬還有開玩笑的興緻,愣了一下後也都紛紛大笑。
笑聲漸弱之時,戴彬收起笑意,轉為嚴肅的口吻:“玩笑歸玩笑,該言歸正傳還是要言歸正傳。作為華騰的負責人,我要對所有股東負責。說服董事會重金投入智駕研發,在一定期限内交不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我和在座的各位都會成為衆矢之的。”他眼神威懾,環顧周圍:“所以今天的會上,大家都談談吧,接下來該怎麼幹。”
聽到要發言高層的目光開始閃躲,有的低下頭看會議材料,有的開始假裝記錄。
帶頭表态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誰都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
-
徐圖是公司的副總,他屁股底下這個位子不允許他往後退。
他清了清嗓子,第一個發言:“戴董剛剛一番話至情至理,我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也感同身受。關于智駕研發工作我的想法是:萊斯公司這次的技術提升确實很厲害,但是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亂了陣腳,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靜觀其變。”他停頓了一下,解釋怎麼個靜觀其變:“現在萊斯公司的TAD尚屬試驗階段,并沒有引進到國内市場,前景也未知。我們可以等這項技術有商業前景之後,利用中國供應鍊與龐大的工程師團隊,沖進去,形成摧枯拉朽之勢,TSD這樣的高科技就會自動降級,這樣我們品牌的競争力自然會顯現。”
聽到徐圖的這番論調,戴彬的指腹摩挲過咖啡杯,嘴角浮現玩味的笑容,但很顯然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徐圖的言論一出,便開始有人大膽跟進:
“徐總說得沒錯,先試水往往意味着先淘汰,伴着有巨大的風險。”
“不見兔子不撒鷹,還是讓美國人先搞。”
“我也贊成現有路線,要知道工程師紅利是我們的法寶,現在我們的智駕團隊規模在行業内數一數二,繼續采用人海戰術,隻要corner case(極端情況)堆積得足夠多,就能占據主動。”
這些觀點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繼續卷起來,卷死智駕團隊,讓牛馬們加班到天荒地老。
曆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及時跟上技術前沿的步伐,會在時代的浪潮中被無情淘汰。
所以以上這些因循守舊的立場都是無法在瞬息萬變的汽車市場中立足的。
-
戴彬搖搖頭,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開始直接點将:“翰非,談談你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高翰非擡起頭,略一沉吟,說:“這麼多的資源砸下去,在商業上依然沒有高回報,隻能說明缺乏創新視野,隻會被降維打擊。萊斯的TAD技術标志着智駕研發進入了新的時代,接下來将不再依賴大量人工編程,而是通過更多數據訓練模型,使智駕系統不斷變強。”他直視戴彬,結論也下得果斷堅定:“這對華騰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變革機會。”
高翰非的話邏輯清晰,擲地有聲。
高層會議上,他雖坐在中心位置,但之前一直沒有發言,像是在積蓄一種力量,在關鍵的時候迸發。
“翰非說的就是我想說的!”戴彬語氣很激動,高翰非的思路和他不謀而合。
他等的就是這個鋪陳,于是順理成章地接下去:“智能化已經是所有車企接下來的生存重點。江湖已然翻江倒海,華騰再不創新變革,我們就要下牌桌了!同志們!現實情況告訴我們,靠卷肯定是沒有出路的,隻會帶來惡性循環。所以我宣布,公司接下來對于智駕發展的總原則必須做出調整,不能再走人海戰術了,要盡快調整到精英戰略。”
精英戰略,這四個字一出就意味着公司要裁員了。
-
新能源汽車市場風雲瞬息萬變,昨天還在大舉擴張,四處招人,今天已是腳踩刹車。
聽到要裁員,高層們一改剛剛對于技術領域沉默不語的态度,開始調轉風向,生怕不說點什麼就會波及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