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86章 出發

第86章 出發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安目睹緬甸戰役之怪現象】

魏德邁看着林安,片刻後,他嘴角微微揚起,語調淡淡:“林中校,你的思維方式,真不像一個校級軍官。”

林安笑了笑,聳聳肩:“長官,我一周前還隻是一個尉級軍官。”

她頓了一下,補充道:“在緬甸戰役期間,我曾是杜聿明長官的貼身翻譯,有幸見證了許多重要決策的讨論。”

魏德邁微微挑眉:“比如?”

“比如,仁安羌戰役前,英軍指揮部的沉默——他們在戰報上‘忘記’了自己被俘的4000名士兵,也忘了告訴我們,他們根本不會組織救援。”

機艙内的沉默,愈發深沉。

她苦笑一下:“再比如,日軍繞過同古陣地直插臘戍,而我們的情報系統卻整整晚了半個月才意識到,我們正在面對的不是兩個師團,而是四個、五個,甚至六個。”

黃仁霖的手指不自覺地扣了扣椅扶手,臉上的笑意微微收斂了一些。

董顯光本來抱着看熱鬧的心态,但聽到這裡,忍不住皺起眉頭。

她輕輕放下水杯,指尖沿着杯沿緩緩滑動,語調淡淡:“但最精彩的,還是4月25日,我們在緬甸的最後一次高級會議。”

“英軍決定全面撤退,史迪威決定死守曼德勒,而遠征軍則‘建議’全面撤退。但我們最終的命令,是死守曼德勒,準備曼德勒會戰。”

魏道明微微坐直了一些,忍不住插話:“為什麼會這麼不同?”

林安低頭:“戰争中,死守有時是戰術選擇,有時是戰略選擇,而有時候——隻是一種政治決定。”

她擡起眼,看了看魏道明,又掃了一眼魏德邁:“而政治決定,往往與戰場上的現實無關。”

魏德邁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她,眼中流露出幾分深意。他忽然意識到,這個年輕的中國軍官,不僅僅是個有膽識的前線軍人,她的眼界、她對戰局的洞察,甚至對國際政治的理解,都遠超出她的軍銜所該承載的東西。

“你認為我們不該打這場仗?”他的聲音低沉,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林安微微一頓,旋即點頭:“至少,不該用這樣的方式去打。”

————————

【魏德邁的回應:中國要證明自己】

魏德邁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椅扶手,目光掠過她筆記本上的緬甸地圖,緩緩開口:“可如果中國不參戰,緬甸會更早落入日軍手中,滇緬公路會更早被切斷,你們的補給線會更早被掐死。再說,英軍确實撤退了,可你們如果不戰而退,損失會不會更大?”

林安沉默了一瞬,随即擡眼,語氣仍舊平穩:“長官,如果我們真正有能力保住滇緬公路,我會同意參戰。但在無法保證勝利的情況下,這場戰役不過是犧牲了我們的遠征軍,換來了英美在戰略上的短暫喘息。日軍占領緬甸是必然的,我們隻是在過程中徒增傷亡。您比誰都清楚,這是一場典型的消耗戰,問題是,我們能支撐多久?”

魏德邁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地看着她,半晌,他微微點了點頭:“不錯,你的分析很清晰,邏輯也沒錯。可你忽略了一點——盟軍不僅僅是在衡量這場戰役的戰術價值,也在衡量中國戰場的戰略意義。”

他頓了頓,聲音微微壓低:“美國之所以支持中國,是因為中國戰場對整個太平洋戰區有價值,而這個價值,必須被證明。你說你們在為英美‘證明自己’,但換個角度,美國和英國又何嘗不是在觀察你們的表現?如果中國軍隊無法在緬甸展現出足夠的戰鬥力,我們憑什麼相信,中國能撐過接下來的戰争?”

機艙内的空氣微妙地變得緊繃了一瞬。黃仁霖輕咳了一聲,笑着打了個圓場:“魏将軍,這麼說來,您當時支持遠征軍入緬作戰?”

魏德邁輕輕靠在座椅上,語氣平緩:“我支持的,是戰場上的必要性,而不是這場戰役的執行方式。戰略決定戰争的方向,戰術決定戰争的結果。入緬作戰并非錯誤,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後勤系統、指揮體系……所有的問題都擺在那裡,戰術層面注定了這場戰役的失敗。”他微微一頓,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林安,語氣不輕不重:“就像林中校說的,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沒有勝算’。”

黃仁霖聽到這裡,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問道:“那将軍對林中校的看法呢?”

魏德邁看向林安,目光審視,卻帶着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他沉默片刻,最終緩緩道:“她考慮問題的方式,更像是一個決策者。她不僅僅在思考如何執行命令,而是在思考命令是否正确,這是一個指揮官的思維方式。”他頓了一下,語氣意味深長:“可她并不是指揮官。”

林安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宋美齡忽然開口,聲音溫和,卻不容忽視:“魏将軍,您的意思是,她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魏德邁輕輕搖頭,神色平靜:“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壞事,但如果她身處更高的位置,她會明白,決定一場戰役的不隻是戰術正确性,而是政治、外交、戰略的複雜權衡。戰場上的對錯,往往不是由戰鬥勝負決定的。”

他的視線再次落在林安身上,帶着幾分審視:“你是個優秀的軍官,思維清晰,分析精準。但你需要明白,指揮官不僅要考慮‘應該怎麼打’,更要考慮‘為什麼要打’——以及,‘不打的後果’。”

——————?【林安的回應:為什麼要在無人在意的戰場付出鮮血】

林安輕輕合上筆記本,目光平穩地看向魏德邁:“将軍,您說指揮官要考慮‘為什麼要打’、‘不打的後果’,但如果這個問題是中國人在問,而不是在執行别人的決定呢?”

魏德邁微微挑眉,神色未變:“你的意思是?”

林安語氣不急不緩,帶着理性地剖析:“美國的‘先歐後亞’戰略,加上英國急于扭轉北非戰局,導緻原本承諾給中國戰場的飛機被幾乎全部調往地中海。”

她輕輕翻動手中的鋼筆,指尖不自覺地敲了敲書頁,像是在克制着什麼。她深吸了一口氣,語氣仍舊平穩,但眼神卻微微一沉:“早在1941年,英國承諾分配給我們100架P-40戰鬥機。”

她停頓了一下,嘴角牽起一個淡淡的弧度,語氣像是無奈,又像是某種嘲弄的自嘲:“可您猜怎麼着?這批飛機,最後全部被調往北非。”

她擡起眼,靜靜地看着魏德邁,目光中流露出一種隐隐的質問,不是咄咄逼人,卻像鋒利的刀尖,輕輕劃過空氣,逼得人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她微微頓了頓,眼神深邃:“到了同古激戰第四天,英軍在緬甸的45架作戰飛機全被毀滅。蔣委員長當晚與印緬印軍總司令亞曆山大會談,對方信誓旦旦地承諾,‘數星期内’将有324架飛機投入緬甸戰場。”

“這是我親耳聽到的。”她的語調并無波瀾,“那時候我還是杜長官的翻譯。”

她看向魏德邁,目光平靜卻鋒利:“可直到戰局全面崩潰,我們連一架影子都沒見到。與此同時,日軍在緬甸戰場的航空兵力已達到400多架。”

魏德邁沒有說話,但他的指尖在椅扶手上輕輕敲了一下,像是在思索。

林安繼續道:“将軍,您說中國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當初承諾給中國戰場的戰略資源全部流向了北非?為什麼‘證明自己’的戰役,必須發生在一個沒有人真正關注的地方?”

她的語氣平穩,卻帶着銳利的分析:“英軍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死守緬甸,他們的主戰場是北非。英國人想保住的,是地中海航線,而不是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被投入戰場,卻沒有獲得應有的空中掩護,甚至連第十航空隊都在關鍵時刻被調往地中海戰區。”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聲音更低緩了一些:“我記得很清楚,3月時,第十航空隊仍然駐紮在中國,可是到了4月,他們在哪裡?”

她的目光落在魏德邁身上,眼神冷靜:“他們在地中海上空作戰。”

機艙裡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安靜。

林安的語調依舊平穩:“如果‘先歐後亞’是盟軍既定的戰略選擇,那我們必須接受。但如果連‘證明自己’都無法換來應有的支援,那這場戰役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中國要表演,也不該在一個根本無人關注的戰場上,孤軍奮戰。”

魏道明的指尖輕輕敲擊着文件,像是在思考。

黃仁霖微微皺眉,顯然被這個問題刺中了某個敏感點。

而魏德邁,這一次沉默了更久。

————————————

【真正的盟友】

他當然知道“先歐後亞”戰略,他也清楚北非對盟軍的真正價值,甚至——他比林安更清楚,在盟軍的決策層面,中國戰場的重要性始終排在後面。

但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中國軍官,竟然會直接把這個問題抛到他面前。

魏德邁終于收斂了笑意,輕輕點了點頭,語氣低緩:“那麼,林中校,假設你站在我的位置,你會怎麼做?”

林安沉思片刻,微微擡眸,眼神透徹,語氣不疾不徐:“我會先确保,我們的盟友是真正的盟友,而不是隻把我們當成一枚棋子。”

魏德邁輕輕歎了口氣,手指又輕輕敲了一下椅扶手,才緩緩開口:“林中校,你必須明白,盟友之間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利益決定了資源的流向,決定了戰略的優先級,決定了誰在制定規則。”

他微微前傾,目光沉靜:“美國不是在幫助中國,美國是在利用中國戰場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标。這一點,你應該清楚。”

林安并未反駁,隻是微微點頭,語氣仍舊平穩:“我當然清楚。我隻是想知道,在這種利用關系下,中國是否可以争取一個更有利的位置。”

她說,“我知道也許海軍更傾向于從菲律賓或者太平洋的島嶼進攻,可是那裡要流的是美國士兵的血。美國——真的準備好了嗎?”

魏德邁看着她,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這笑意不再是揶揄,而是帶着幾分欣賞,也帶着幾分……某種隐約的考量。她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她知道自己的位置,但她也知道,有些東西可以争取。

這不是天真的妄想,而是一種現實主義者的策略——她不是想挑戰規則,而是想在規則之内,為中國找到更好的籌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