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有些受寵若驚,連忙站起來,“我不敢當,隻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宋美齡看着她,“如果人人都做這些該做的事情,就好了!”
她又說,“明天下午你陪我去購物吧。”
林安連忙答應。不明白這是不是一份新的工作,又覺得按照上下文來推測似乎是一份獎賞。
宋美齡翻看着報告,忍不住說了幾句真心話,“我知道美國資源豐富,可……沒想到豐富成這個樣子。”
她似乎想要在說些什麼,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她坐在椅子上,沉吟着,最終決定,還是把林安納入核心幕僚層,“我昨天與羅斯福總統會面,羅斯福總統承諾提供30個師的裝備。你怎麼看?”
林安一愣,30個師?駐印軍也不過6個師,這些裝備怎麼運?又裝備給誰?
她毫無喜色,而是說,“我有一些問題。”
林安翻到簡報裡中國地圖的一頁,指給宋美齡看,“目前國内的物資完全依靠駝峰航線,現階段,運力不過是5000噸,即使擴張,也無法滿足30個師的運送需求。如果裝備不能盡快落實,恐怕夜長夢多——美方大可以說,不是不願意提供,實在是運力有限。”(PS曆史事實就是這樣,因運輸問題,承諾的裝備并未完全兌現。)
宋美齡沉默了。良久,她說,“運力問題,我也有考慮。目前占駝峰航線運力最多的,是燃油,所以我正在與羅斯福總統洽談能否在中國援建煉油廠的事情,據說新疆是産油的。如果我們能自産航空燃油,就好的多了。”
(PS 宋緻蔣之電報:以往航空輸畢飛機運域及各封料,彼等之借口向謂唯一之因難係汽油,因運輸機除備飛入我境之汽油外,尚需隨帶飛去之汽油等等,故妹與羅斯福談判時提及我國玉門出產汽油甚盼美問派送技術人員及機器至中圓成立煉油廠,將來空單反攻當可減少汽油周轉問題。)
林安不說話了,或者說,無語了。
但凡玩過鋼鐵雄心的朋友們都知道,工廠建設是需要時間的、道路建設也是需要時間的、真正投産更是需要時間、部隊運動仍然需要時間。而現在中國最缺的,就是時間——如果不能盡快推動抗戰勝利,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會大大下降。雖然目前歐美都在苦戰,但她知道1945年很快就會到來。
她開口,“煉油廠的建設,利國利民。是十年大計、百年大計。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單從物資運輸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并不如打通滇緬公路來的快。”
“這是目前我國的軍事戰略嗎?”宋美齡問她,有些審視。
宋美齡感到,林安引入了許多新鮮的軍事方面的視角。委員長對她的交代也是以争取國際支持為主。至于具體的軍事戰略——其實蔣自己恐怕心裡都沒數。
林安太讨厭這種談判模式了。如果沒有自己的一整套叙事,很容易被對面牽着鼻子走。即使隻是一個狂想版的具體方案,有個對照,也比隻有指導思想來的好。
當然,也許是她穿越者的事後諸葛亮精神在發揮作用。
“夫人,有件事,我在簡報時沒明說,但我覺得……您應該知道。”
宋美齡擡起頭,眉梢微挑,眼神中多了一絲警覺:“什麼?”
林安将其中一張地圖翻到背面,露出一張太平洋戰區的作戰推演圖。圖上标示着已被美軍攻占的島鍊,還有未來數月預定的奪島計劃。
“這是美軍内部的作戰預測之一。”她手指輕輕點着圖上标注的關島和塞班島,“跳島戰術目前的主線,是逐島推進,為登陸日本鋪設跳闆。”
“登陸日本?”宋美齡知道美國對于日本有很多進攻方案,但是具體的計劃,她并不了解。尤其是現在還在制定期,什麼都有可能變。
“目前來看,無論是盟軍逼迫德國投降,還是德國逼迫蘇聯、法國投降,都必須實際陸軍占領。因此登陸日本是一個必然。”
林安撒謊不眨眼的說,她一點沒說錯,這是目前的主流想法,誰能料到日本最後放棄了本土決戰,直接投了呢?目前看來一般而言都是首都陷落都不會投降的,如法國、中國,更别說沒有陸軍占領首都的了。
宋美齡展開了眉頭,很認同地點了點頭。
“目前來看,主流想法是美國直接登陸,他們已經打了幾場奪島戰役,但是我認為,這不會是最終的想法。”
“為什麼?”宋美齡忍不住問。
“因為傷亡太大了。”林安說,“這隻是我的一個猜測。目前瓜島戰役仍然在進行中,如果傷亡達到一萬人以上,戰争部的想法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對于我國來說,一萬人并不算什麼,但是對于美國來說,尤其是他們要面對幾十個小島,在最終占領菲律賓之前,可能就會付出是十萬人的代價。而登陸日本本島,按照一般對登陸戰的看法,光是建立灘頭陣地就會傷亡十萬人以上。這是美國絕對無法接受的。何況,還有補給的問題。”
她說到這裡,語氣微微一頓,然後指向地圖最西側,那條模糊的大陸邊緣線——
“但以現有節奏,他們很快會面臨一個問題:太平洋島鍊能支撐的投送半徑是有限的。到那一步,若從關島、塞班、甚至菲律賓起跳,美軍将不得不面對一個選擇——是以千裡之外的菲律賓上岸,還是……”
她指尖落在地圖邊緣那片遼闊的國土之上,輕聲道:
“……以中國戰區為登陸前沿。”
屋内陷入片刻安靜。
林安擡頭看着宋美齡的眼睛,語氣依舊不動聲色:“我并不認為現在的美軍決策層已經達成這個結論。但在他們的戰略思維中,一旦條件成熟,中國戰區的戰略縱深與地理位置,注定會成為最優的備選路徑。”
林安接着說:“中國必須是擊敗日本的決定性力量,也隻能是中國有能力成為擊敗日本的決定性力量。”
她的身體微微向前探了探,眼睛發亮,帶着兜售想法的狂熱的光,“因此,打通運輸線、滇緬公路,其實也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之一。”
“而您問我國的軍事方略,我并不清楚。但是我傾向于認為——我國沒有一個整體的軍事方略,或者說,我國的軍事方略将完全取決于您的這次訪問。”
宋美齡一窒。她以手扶額,但眼睛發亮。
“我知道了。”她低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