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選來服侍楚王的宮女中有覃,阿姮欣喜不已。
“阿姮!太好了,又能和你住一起了!這張榻好大!好香啊!”覃倒在榻上滾來滾去,像小犬一樣扒着褥子深深吸氣。
一臉陶醉的模樣把阿姮逗笑。
阿姮笑道:“咱倆一人一榻,往後誰也擠不着誰了。”
房門被推開一個縫隙,探進來一張秀氣的臉,小心的問:“阿姮,可以進來麼?”
阿姮愣了一下,微笑點頭。
眼前一花,“呼啦啦”六個宮女全都湧了進來,有的是阿姮剛到宮中就打過幾次交道的,有的還是生面孔。
薄媪辦事老道,選來的女子,高矮肥瘦各有千秋。有像覃這麼活潑直爽的,也有和阿姮一樣安靜寡言的。
“阿姮,我們還從未侍奉過王上,薄媪叫我們多跟你請教。”秀氣腼腆的生面孔宮女率先開口,沖阿姮屈膝行禮。
阿姮伸手止住她。
覃從榻上坐起來,哼道:“請教什麼?想讓阿姮教你們怎麼得到大王的寵幸麼?阿姮才不會告訴你們!想都别想!”
她還記着被其中某個宮女欺負過的事。
“難道你不想?不侍奉大王,那你來做什麼?”被覃針對的宮女頓時紅了臉,不甘示弱的回嘴。
“我來伺候阿姮的!阿姮伺候大王,我就伺候她!”覃把頭一揚,笑嘻嘻的說。
“你、厚臉皮!”
“阿姮,讓我來伺候你好麼,”趁着幾人吵嘴,那個名字就叫做“秀”的秀氣宮女把阿姮拉到一旁,不安的說,“我手腳笨,害怕服侍不好大王,你出宮為薄媪辦差的時候,把我也帶去,讓我伺候你好不好?”
阿姮張開嘴,剛要好言好語的拒絕。
“不行!阿姮是我的!”覃嚷起來。
吵嚷中,大家都打開了話匣子。
“傳聞王上一餐能吃下一頭鹿,還生喝鹿血!這是真的麼?”
“我還聽說,夏祭那時,大王叫人把王叔度的屍體扔到鼎裡,煮熟吃了!”
宮女們臉色惶惶的,越說越邪乎。
阿姮看看這個,瞅瞅那個,想說的話總被打斷,隻得無奈的揉耳朵。
怪不得楚王不喜歡身邊的人多嘴多舌。
“我還聽說,那些啞巴寺人,就是因為犯了錯,才被大王割掉舌頭的!”又一個人冷不丁的說。
房中一下子安靜下來。
國君的宮殿傳來走動聲。
大王回來了。
宮女們緊緊的捂住嘴,花容失色。
她們應該過去侍奉王上,而不是躲在房裡講閑話。
“阿姮,我不敢去。”秀吓得臉都白了,眼中滿是求助。
令阿姮想起自己剛到楚王身邊時,也是這般惶恐無助。那時沒有人教她怎麼做。
剩下幾人也手足無措,一個個向阿姮投去詢問的目光。
“莫怕,越怕越容易出錯。你們也看到了,在外頭的時候,大王身邊有左右兩廣侍衛,左廣與右廣每兩個時辰換一次值。我留心過寺人,他們也是分了時辰,輪流随侍。我們也和他們一樣,分出日值和夜值,該上值的時候就上值。大王喜靜,不喜歡吵鬧,不挑剔飲食。我們把手腳放輕一些,把嘴巴閉上,把自己當做寺人。其餘的,大王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罷。”
偏殿外頭,芈淵踱步走到牆壁旁,歪着一邊耳朵,雙手抱臂,一動不動。
房中,阿姮娓娓道完,又對秀說:“你若實在害怕,我帶你去王上的私廚,你就留在庖廚給庖叔幫忙,做事細心些就好。”
“阿姮我聽你的!”秀一個勁的點頭。
“阿姮我也聽你的!”
“我也聽你的!你叫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剩下的宮女在覃的帶領下,七嘴八舌的響應。
耳朵還沉浸在溫柔甜美的嗓音裡,喧嘩聲隔着一道牆壁又聒噪的響了起來。芈淵拔腿離開,回到寝宮,脫履入席。
桌案上堆滿了書簡,啞寺人們人手抱着幾卷竹編,還在往案上放。
“可以了。”芈淵朝他們一揮袖子,坐了下來。
他從薄媪家中出來,去了一趟巫廟。司巫沒有跟他一起返回王城,還留在郢郊的祭台觀看天象。芈淵自行找了一些藏書,盡數搬來王宮。
他喜歡看兵書,但是治理國家所要涉獵的學識不止兵法,國君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來。
除了治理國家,世上還有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事物,有待他求索。
比如……連司巫都說不清楚的男女之事。
芈淵一頭紮進典籍堆裡,耗費了幾日,把從巫廟拿來的書徹頭徹尾翻閱了一遍,也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竹簡上頭的漆黑小字在國君的眼睛裡,變成了發出嗡嗡鳴聲的蚊蠅,讓人不勝其煩。
從書中擡首,才蓦然發覺,無論“日值”還是“夜值”,蔡女連個影子都不見。
*
芈淵俯首案牍上下求索的時候,阿姮正在巫廟附近的市集。
她這幾天都在外頭。
先是找一個從蔡國來販貨的行商。這個行商曾經以阿鹂同鄉的名義,從昭伯那裡賺了一筆錢渡過難關,後來便一直惦記着要還鹂夫人的人情。
阿姮把在楚王宮得的财物賞賜折了兩千錢,拿給行商,請他安排兩個信使,一個去蔡國,将鹂阿姊的密信交給蔡侯身邊親近的寺人,一個去晉國,把她們在楚國的事暗中告知給申先生。
行商推辭說毋須這麼多錢,如何也不肯收,拗不過她們堅持。這兩位蔡國美人遊走于楚蔡兩國宮廷,她們要幹什麼,行商不敢過問。和她們多一些交情,就多一條商路,總是有益處的。于是行商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請阿姮做他商行的夥伴,将這些錢折成份子,入到他的買賣裡頭。
阿姮答應下來,和他定下契。
送信的事安排妥當,尋找醫士卻不太順利。
本來,阿鹂的仆女幫忙找了一位精通婦産的醫士,等她們尋着地址找過去,才得知此人有事去了鄉裡,月餘才回得來。
月份越大越不好拿掉,阿鹂等不起。阿姮隻得陪她到巫廟再找一個通曉醫術的巫人。
楚國的巫人沒有田地和産業,被司巫選中的,可以以司巫親傳弟子的身份入巫廟,學習占蔔和醫術,在司巫的帶領下,協助國君舉行祭祀大典。
剩下沒甚天分的,隻能在巫廟附近的市集以占蔔解卦和兜售藥物為生。
阿姮和阿鹂趕過去的時候,司巫不在,他的弟子們在巫廟演練舞樂,載歌載舞,吸引了衆多的行人圍在門口觀看。
“他們這是跳的什麼呢?”隔着一排排圍觀的後腦勺,阿姮遠眺了一眼,回頭問鹂阿姊。
阿姮不是樂人,看不出其中的樂理,隻覺得這回的舞蹈和夏祭時他們在祭台旁跳的舞不一樣。
阿鹂順着她的目光看了看,笑着搖頭,說她也不懂楚人的禮樂。
“他們在祭祀湘君。”一道清脆的女聲在她們身後響起。
阿姮和阿鹂齊齊的望過去。
迎面走來一個和阿姮年歲相當的少女,眼神靈動,衣着樸素。
少女沖她們露齒一笑,問:“二位不是我們楚國人吧?”
阿姮也沖她微笑,說:“我們姊妹是從北方的諸侯國來的。”
“哦那就難怪了,”少女靈活的轉着眼珠子,脆生生的開口道,“我們楚人信巫鬼之道而好祭祀,鬼就是神,每到祭神之時,就會興歌舞,擊鼓樂,以敬奉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