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蓁出去後,本是想要先同她爹通氣,哪想到那人竟似是早有預計,竟将他爹早就請至了書房,而阮府的車夫,又被謝府的小厮請去喝酒,更是專程派了丫鬟在馬車旁邊監視着她。
這是打算成婚前,都要将她控制起來了嗎?
這可不妙。
為今之計,能夠救她于水火的,也就隻有楚洵了。
阮蓁低下頭,也不知同蓮清嘀咕了些什麼,很快蓮清就借口要去給阮蓁買頭油,溜出了謝家下人的視線。
見是個小丫鬟,倒也沒人放在心上。
.
皇宮長長的甬道上,張寺正問出了心中的不解,“大人這是一早便猜到了皇上的心思?一定會認同這份證據?”
前幾日,東宮被禁軍搜出甲胄多箱,按律當斬,然畢竟隻儲君,皇帝隻暫且關了他禁閉,令大理寺查明真相。
但在查案過程中,像是有人故意引導似的,直到最終查到故去的大皇子頭上,他們更是确信這一點。在張寺正看來,這份證詞實在經不起推敲,但楚少卿竟敢拿着這份證據上了禦前,他暗自嘲笑他好大喜功。但沒想到的是,聖上竟認可這份證詞,還對楚少卿褒獎有加,又提起他前次救駕之公,暗示再磨砺磨砺,登台拜閣指日可待。
楚洵并不言語,隻眺望着遠方,他的眸光是那樣的深沉,似有着洞悉一切的能力。
看得張允文慚愧地低下頭,自言自語道:“我原以為皇家沒有父子情,當時大皇子事敗,被萬箭穿心,當時屬下就在現場,也不曾看見皇上掉一滴淚。是以,屬下沒想過皇上能袒護太子,畢竟皇上的皇子可不算少,便是成年的皇子也還有四五個,沒想到皇上竟能為太子做到這個份兒上。”
就當他以為楚洵不會理會他時,他聽到他沉聲道:“哪有什麼父子情,不過是子憑母貴罷了。”
“是,是是,今日這事兒也就是蘇貴妃了,若是換做其他妃嫔所出的皇子,便是不被斬首,東宮之位也得換莊。”
楚洵看他的目光就像再看一個傻子,“李士鋒乃是正六品朝廷命官,你以為就憑一個蘇貴妃,就敢對他草菅人命?”
李士鋒是禁軍的一個城門史,是這個案子的罪犯,他畏罪而亡後留下的遺書是此案件的關鍵證據。而他們懷疑,這李士鋒死得蹊跷,更像是被推出來擔責的。
“大人你這是何意?”
蘇貴妃不敢,那何人才敢?
等意識到楚洵的暗示,張寺正倏然驚得合不攏嘴。
真論起來,楚少卿先前是在翰林院,來大理寺也就一年而已,而他已在大理寺整整待了十年,多少是有些慚愧。
楚少卿該不會看不起他吧?
張寺正小心翼翼擡眸,便對上楚洵洞悉一切,卻又漠視一切的目光,似是壓根就沒把他放在眼裡,隻能悻悻地跟在後頭,自此以後,對于楚少卿,再沒半點不服。
“楚少卿。”
楚洵出了宮,不防在禦街被人叫出名姓,愣了一瞬,在看清來人時眼中閃過一抹暗色,但很快又恢複如常,“宛平縣主有事?”
宛平縣主是在楚洵入宮時撞見他的,在等候他的兩個時辰裡,她早就想好了借口,“倒也不是什麼大事,是我家那兄長,說什麼要在小年夜,臘月二十四那日辦會文宴,還請了各地的解元,楚少卿是知曉我兄長的,不過是個舞刀弄槍的粗人,哪裡能夠招呼這些文雅人,又想到楚少卿在文人墨客中的威望,便想請楚少卿前往坐鎮。剛好我在此碰見楚少卿,便待他相邀了。”
邀他參加會文宴是假,有意要制造一些兩人相處的時光是真。
哪知神女有意,襄王卻無心,“多謝令兄美意,隻是那日某早有安排。”
似是早就想到男子會拒絕,宛平縣主平靜地道:“那不知楚少卿何時有空?我叫我兄長改了日子也就是了。”
然他卻并不應承,隻看向宮門的方向。
宛平縣主有些好奇,順着他的目光看去,不想竟瞧見一輛紫檀木車架、華蓋遮身的馬車,頓時杏眸微咪。
不一時,車簾掀開,兩個衣着華麗的侍女,扶着一個女子出來,那女子竟踩在人凳下馬車。
那女子高鬓美钗,容顔清麗,正是蘇貴妃所出的韶華公主。
她不是被太子連累,已經禁足,怎地會出宮來?
更讓宛平縣主奇怪的是,昭陽公主還向楚洵長揖一禮,她公主之尊,何以行如此大禮?
但下一刻,韶華便解答了她的惑,“上回楚少卿于圍場救我性命,免我為叛軍侮辱,還未謝過楚少卿大恩。不想今日楚少卿又還我太子哥哥清白。不知,楚少卿小年那日可有空入東宮,我太子哥哥想當面對楚少卿表示謝意。”
對于韶華公主被楚洵救命這事,宛平縣主是知曉的,但她沒有放在心上,畢竟當時據說楚洵救的可不止她一個,而是幾輛馬車,十來個貴女,但單單韶華公主跳出來提這個恩情?
她該不會起了什麼心思罷?
她探究地一瞥,就見韶華公主含羞帶怯,說話時頭也不敢擡,這可不大妙,試問她一個縣主,要如何才能赢得過蘇貴妃所出的公主?
不過好在,似乎楚少卿對她并無心思,“某如今要趕往江州,小年那日回不得金陵。更何況,不論是救人,還是辦案,那都是本官職責所在,當不起公主和殿下的謝意。”
韶華公主之尊,他竟然拒絕她,該不會是怕她傷心罷?
刹那間,宛平縣主心花怒放,眼裡滿是明媚的春光。
而另一邊的韶華公主,也沒有因為楚洵的拒絕而傷神。隻覺得他就是他命定的夫婿,否則,他怎麼前頭才救了自己,後頭又助太子哥哥脫險?
一時間,這兩個尊貴的女子,都陷入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但有時候,最是命運弄人,這兩位女子都不曾想到,他們的自作多情,竟間接促成了楚洵的婚事,而他要娶的新娘,卻不是她們,而是一個她們不曾放在眼裡的,上不得台面的女子。
而此刻,即将趕往江州的楚洵,還不知道命運之繩,會通過這一次的會面,将他們兩人越纏越緊,再也分不開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