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琴的時候你在想什麼?”
顧梓聿眉頭微皺:“我在追求樂句之間的流暢感,怕它們停頓,怕它們不完整。”
宋熙和點頭:“流暢和完整是自然的,但你忽略了音樂中的’空白’。就像畫家用空白來讓畫面呼吸,樂曲中的暫停和停頓,也能讓旋律更富生命力。”
顧梓聿眼中帶着一絲疑惑:“空白?”
“是的,空白。”宋熙和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看,每一個音符的背後,都是沉默在等待它的下一步。你能感受到這些沉默嗎?它們并非死寂,它們是讓音樂更深刻的時刻。”
“來,再拉一次,這次注意留白。”
這一次,顧梓聿開始有意識地留下一些空白,慢慢感受到那種節奏的呼吸和停頓之間的美感。他的弓子間加入了呼吸,雖然有一些地方稍顯做作和突兀,但總體來說,這首曲子不像先前那樣匆忙,似乎變得更加悠長和自然。
“現在,你能感受到它們的力量嗎?”宋熙和問道,目光凝視着他的每一個動作。
顧梓聿輕輕點頭,内心似乎被某種溫柔的力量觸動了:“我能感覺到它們不再是簡單的音符,而是一種集體的呼吸。它們之間的間隙,帶給我一種新的感覺。但是我還沒能掌握,有的地方控制的不好,太生硬了。”
巴赫的奏鳴曲不同于一般的獨奏作品,它雖然是單聲部樂器演奏,但卻需要營造出複調效果,讓人聽出“多個聲部”同時進行。這要求演奏者精準掌控多聲部旋律的平衡,讓主旋律和其他聲部的模仿部分清晰區分,同時聰明地塑造對位層次:某些音需要短促,某些音需要延長,以暗示和聲進行。
Adagio 的特點在于它是一首裝飾性極強的慢闆樂章,長音的音色需要做出相應的變化以避免單調,而譜面上的和弦與旋律交替出現,更需注意聲部的邏輯性,同時強調低音聲部的進行,但又不能喧賓奪主。
“你需要像一位歌唱家一樣去塑造旋律線條,嗯——”
宋熙和拿起自己的琴,揚琴架弓,手臂一揚,琴弦震動——
樂句像深海的暗潮般湧動、鋪陳,每一個和聲都帶着獨立的呼吸,連綿不絕,既有數學公式般的嚴謹,也帶着即興的生命力。房間仿佛一下子變大了,空氣被琴音充盈,牆壁也跟随這力量共振着。
顧梓聿屏住呼吸,這樣近距離感受到大師級獨奏家音色的張力,是截然不同的體驗。每一根弦的顫動都共振他的靈魂,琴音像是直達心髒,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瞬間湧上心頭。
一曲後,宋熙和放下弓,還有餘韻飄散在空中。宋熙和微微側頭:“你聽出來了嗎?”
顧梓聿怔怔地點頭,手指緊攥着琴弓:“師兄,您演奏的節奏……比樂譜上的要更自由一些。”
“自由,但有分寸。巴赫的音樂是結構性的,像建築,但真正的演奏不是一闆一眼的死闆,而是有呼吸的。”他擡眼看着顧梓聿,“試試看,用你之前學到的,别刻意去追求留白,而是用你自己的聲音去歌唱,想象,想象流水,想象空氣流動,讓樂句自己去呼吸。”
顧梓聿深吸一口氣,屏息片刻,手指落在琴弦上,試着放松。他這次不去在意音準,試圖忘記自己的練習痕迹,隻讓心中的歌唱帶領他的右手,弓速漸漸舒緩下來,不再急着奔向高潮,而是讓旋律自然展開,去追尋那種流動感,去感受那份空白帶來的輕盈與深遠。當音符不再隻是排列的符号,而是連貫的叙述,一種新的律動在音樂裡生長。
就在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時間在音樂中的意義——停頓的重量,延音的張力,音符之間的呼吸感。
宋熙和的眼神柔和下來,輕輕點頭。
“很好,這是我最開始打算教你的三節課。”他的聲音透着一絲滿足,“現在,我們來談談梅紐因。”
梅紐因?
宋熙和打開休息室的窗子,冬日的寒風呼嘯而入,将顧梓聿吹了個清醒。剛剛演奏完的殘響仿佛還在空氣裡流淌,男孩疑心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點幻聽。
哪個梅紐因?那個由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耶胡迪-梅紐因勳爵設立的、為世界範圍内22歲以下的青少年小提琴手參加的最負盛名的國際小提琴比賽?
“你該去試試。” 宋熙和坐在鋼琴旁,語氣平穩,卻帶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顧梓聿垂下視線,指尖無意識地摩挲着琴弓——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被稱為“天才的搖籃”,許多頂級小提琴家,都曾在這裡嶄露頭角。宋熙和也是在19歲拿了青年組的冠軍後,獲得了大量的曝光,慢慢成為了一名獨奏家。
他當然想去,可是……
“師兄,我真的适合嗎?” 顧梓聿輕聲問道,語氣裡帶着一絲不确定。
宋熙和擡眼看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微妙的情緒,更多的是對小孩的這個态度感到有些……好笑?
“你覺得你不适合?” 他的聲音依舊平穩,但微微揚起的眉梢,顯然對這個問題持有異議。
顧梓聿當然知道自己小提琴拉得不錯,可“不錯”并不意味着“足夠”。是,他這麼多年來都是樂團裡的首席,能夠帶領整個弦樂組,和指揮配合默契,他也不缺演出經驗,可樂團和獨奏畢竟不一樣,他好像從來沒獨自一個人站上過真正的舞台,他不知道自己在世界的坐标軸上究竟處于什麼位置,不知道自己和那些真正的天才之間有多少距離。
“師兄,作為樂團首席,我很有自信,但是獨奏,我從來沒比過賽,第一場就去梅紐因,是不是有點太…”
宋熙和的聲音平靜,帶着一種不可置疑的自信:“放心,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問題不是你的水平,而是你一直作為樂團活動,也許是欠缺了些獨奏的經驗,但我可以幫助你,發現你自己獨特的聲音。”
“樂團首席和獨奏家之間最重要的區别就是,獨奏家要有自己的聲音,要能在樂隊面前獨立存在,樂團的工作是制造和聲,而獨奏家的任務是引領整個音樂的方向。”
“你現在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第一,樂團裡的首席要平衡音色,而獨奏家要塑造音色。你的音色很好,但它還不夠’個人化’。換句話說,你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而不是一個能融進弦樂組的聲音。”
顧梓聿抿了抿唇:他在樂團裡習慣了讓自己的聲音和整個小提琴聲部融為一體,可獨奏不同,獨奏家必須站出來,必須讓每一個音符都帶上自己的色彩。
“第二,獨奏家需要控制音樂,而不是被音樂推着走。” 宋熙和繼續道,“在樂團裡,你要跟着指揮走,跟着樂團整體的節奏調整。但作為獨奏家,你才是決定音樂走向的人。你的呼吸、你的節奏、你的每一個漸強漸弱,都需要有自己的邏輯。”
顧梓聿微微皺眉:他習慣了跟随指揮的帶領,但如果站上獨奏的位置,一切都要由他自己決定……那是完全不同的壓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宋熙和頓了一下,目光專注地看着他,“獨奏家必須要有舞台上的掌控力。”
“你必須學會相信自己。”
顧梓聿心頭微微一震。
“你要學會在舞台上孤身一人,面對評委、面對觀衆、面對整個交響樂團,仍然能用你的音樂說服他們。” 宋熙和的聲音低沉,卻堅定無比,“樂團首席可以有退路,獨奏家沒有。你站在那裡,所有的燈光、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你身上,你必須要承受得住。”
顧梓聿輕輕吸了口氣。這是他以前從未想過的問題。
現在他才明白,真正的獨奏家,不僅僅是在拉琴——他必須要學會承擔,學會主導,學會用自己的聲音去說話。
他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可是……他真的想試試。
宋熙和看出了他的躍躍欲試,輕輕笑了一下:“不用擔心,這就是我接下來要教你的東西。如果你相信我,我會讓你成為一個合格的獨奏家。”
顧梓聿的手指輕輕搭在指闆上,指腹有些微涼。師兄聲音不緊不慢,卻帶着不容忽視的力量。
我能做到嗎?
宋熙和看着他,繼續說道:“今年的梅紐因會在五月份舉辦,我們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時間是有些短,但隻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不過,如果你真的确定參加,這四個月就會是魔鬼訓練了。我不要求你完全停課,但是大量的時間是要保證給小提琴的。” 宋熙和頓了頓,語氣稍微柔和了一些,“你可以回去好好想想,這是不是你想要選擇的未來?”
顧梓聿明白宋熙和的意思。
如果決定參加比賽,那就不隻是站上國際舞台,被世界級的評委審視,不隻是與那些頂尖選手切磋競争,他的選擇也決定了,将來,他是否就真得走上這條路?
他對小提琴是熱愛的,可他也知道,如果踏入職業的世界,那将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他想了一會兒,輕聲問:“師兄,您當初是怎麼決定要走上這條路的?”
宋熙和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像是想起了什麼遙遠的事情。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輕輕地說道:
“去試試吧。你要見過更大的世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