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城牆之下,跟随劉郁離、石淵而來的數百精兵,齊刷刷抽出利刃,一片寒光落在小孫驚懼的臉上,随之而來的是一道血色。
一劍擊殺小孫後,石淵的弟弟石海一聲令下,“随我殺上城牆!”
說完,第一個沖鋒在前,噔噔跑上樓梯。
劉郁離一手抓着楊安人頭,一手持槍,一招橫掃千軍再次打退圍攻敵人。
她登上城牆的垛口距離晉軍攻打的南大門有百十米的距離,不是她不想先開城門,而是城門處還鎮守着一支三千人的隊伍。
城牆之上有五千,雖然人數更多,但劉郁離認為憑借斬殺楊安、楊遲的雷霆手段能威懾住大軍,在城牆之上為晉軍破開一處登城的缺口更為有效。
但她沒想到是城牆之上的士兵乃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絕大部分人被震懾住了,但屬于楊安的嫡系軍隊,在反應過來後,抱着同歸于盡的決心,對劉郁離、石淵等人展開了圍攻。
上千人對上十幾人,哪怕劉郁離與石淵皆是猛将,一時間也難以招架。
好在石海等人及時到來改變了一邊倒的局勢,劉郁離邊殺邊喊,“楊安已死,速速攻城!”
石淵也跟着喊道:“楊安已死,速速攻城!”
石海連同數百人齊聲喊道:“楊安已死,速速攻城!”
五百人的聲音彙聚成一條大河在空中泛濫開來,“楊安已死,速速攻城!”
一道高過一道的聲浪在戰火中傳遞到城下,夜色最深沉的時刻,一道亮光驟然閃現,帶來了希望的黎明。
“楊安已死,速速攻城!”這股聲浪宛若春日的溪水沁潤心田,桓石虔胸中憋悶一掃而空,高舉馬槊,大喊道:“跟我沖!”
奮戰了一夜的晉軍一掃倦容,生出朝陽般的紅光,疲軟的軀殼注入新的力量,舉起手中兵器,大喊一聲“殺!”朝着襄陽城席卷而來。
“好!好!好!”桓沖連叫三聲好後,下達了最新指令,“豎起飛雲車登城!”
“撞車不要停!給我往死裡撞!”
幾十名士兵合力豎起最後一架飛雲車,緊接着先鋒隊的士兵,穿着幾十斤重的全副盔甲,仍然身輕如燕,麻利似猿沿着飛雲車快速攀爬。
隻是這一次城牆之上再沒有了連綿不絕的箭雨和滾滾巨石。
馬文才出現在南城門時,連同手下之人已是全副武裝,戰馬、兵器、盔甲樣樣齊全,這是他們在刺史府的收獲。
但很可惜,他依舊沒見到心心念念的人,卻遇到了負責鎮守城門的參将苗家旭以及他手下的三千精銳。
雙方一照面,馬文才暗道一聲糟了!他手下的千餘人全是使用氪金大法東拼西湊來的民衆,而對面則是身強力壯、戰鬥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将。
事已至此,絕不能退。狹路相逢勇者勝。想到此處,馬文才一手抖動缰繩,催動胯下戰馬,一手舉起長劍,高喊道:“殺敵!開城門!”
“一個人頭一千錢!”
千餘人擡起的腳後跟從後退一下轉變成了前進。
話音未落,馬文才身先士卒,騎着馬第一個沖了上去。
能被楊安派來鎮守最重要的南城門,苗家旭并非尋常之輩,哪怕城牆之外大軍攻城,己方主将至今沒有現身,但他依舊鎮定自若,像一枚定海神針一樣牢牢穩住軍心。
“甲乙二營繼續堅守城門,丙字營随我殺敵!”手持長槍,朝着馬文才縱馬奔去。
苗家旭原本見馬文才年輕,沒把他當回事,一交手,便知此人不簡單。
戰場上的兵器向來有個說法,一分長一分強,一寸短一寸險。意思兵器越長越占優勢,這就是很多名将的兵器都是長兵器的原因。例如呂布的方天畫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馬文才手持七尺劍與使用長槍的苗家旭交手而占據上風,就說明他的武功在對方之上。
苗家旭眼神一暗,輕蔑不再,想要憑借手中精銳與馬文才慢慢周旋,力圖使用拖延戰術,困殺敵人。
馬文才自然也看出來了,新兵對上老兵本不占據優勢,若是再陷入僵持戰,下場隻有一個死。
擒賊先擒王。馬文才打定主意要靠斬殺主将以達到摧毀軍心的目的,提着劍奮勇當先,與苗家旭戰成一團。
馬文才的勇猛雖然鼓舞了手下民衆,但雙方士兵實力上的差距絕不是靠着一腔孤勇就能改變的。
不過一刻鐘,那些先前還被銀錢迷了眼,蒙了心的民衆就在在秦軍的碾壓下節節敗退。
随着身邊人倒下的越來越多,馬文才加到一個人頭萬錢才止住的畏戰之心再次占據上風。
因分心關注戰局,馬文才反應慢了一秒,苗家旭抓住機會,一□□向他的胸口。
躲閃不及,手下人也即将潰敗,就在此時,一股聲浪沖擊了所有人的耳朵,同時空白了頭腦。
“楊安已死,速速攻城!”
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對兩撥人産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驚駭之下,苗家旭的銀槍凝滞了一瞬,極短的時間卻被馬文才抓住了空隙,一把攥住槍頭,傾盡全力猛然一拽,苗家旭身子前傾栽下戰馬。
一劍刺出,當即結束了敵人性命。
原本英勇無畏的秦軍,士氣随着苗家旭一同倒下,軍心跟着楊安共同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