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周顯的視線從蕭承衍的袍角一路上行,迎上他的目光,又偏了偏身子,挑眉看向他身後人:“慎王殿下什麼時候會交朋友了?”
蕭承衍垂袖而立,如尋常般淡淡道:“今日替朋友求周統領一樁事。不過本王清楚人情往來的規矩,”他擡手擊掌,“徐良,帶人。”
堂外鐵鍊聲由遠及近,周生被徐良抓着後領帶進來,身上穿的還是那日鬧事時的衣衫。
“哥!救我!”他踉跄撲跪在地。
“周生?”周顯蹙眉上前半步,又生生止住。
“哥!聖上将我送去質子府的河魚扔進我府中,說是周家吊死的魚要周家埋,要我周家跪魚謝罪!爹撒手不管,哥,你得替我作主啊!”
周顯偏頭取茶,佯作滿不在乎,“人是你吊死的,與我何幹?”
“哥!什麼跪魚謝罪,聖上這是讓我死啊!”周生扯住周顯袍角,“哥!當年你入千門處,可是爹拿銀子替你鋪的路!你不能對弟弟見死不救啊!”
謝九棠看周生臉上的傷已消腫,但眼眶和顴骨處依然青紫,這小子雖未得處死的聖旨,卻被那老儒生丢進死牢裡關了一夜,僅是一夜,骨頭縫裡便絲毫沒了跋扈的氣勢。
這幅樣子跪在地上,倒真有了幾分認錯的姿态。
謝九棠知道,那老儒生将他入獄卻不不殺,是在等自己求他殺。
這份“求”,不過仗着她謝九棠對良民巷一事的不忿。
那老儒生算中了她不會坐視不理。
不過,周生今日的這份卑微,跪的卻不是王家老小,而是他周生自己的賤命。
謝九棠不禁想起李太傅對自己說過的一段話———權柄如九重塔,塔尖人觀星,塔底人砌磚。然地震來時,塌方不分高低。鋒刃入肉三寸,王侯與乞丐,痛呼一般響亮。
她曾不懂“權術殺人者,終為權術殺”的天道輪回。
而如今再見周生,便覺死亡降臨時,金棺與草席俱腐,哀哭與獰笑同寂。
方顯衆生平等。
蕭承衍适時開口:“本王已讓鬼字衛從死牢提了個身形相仿的囚犯,換上他的衣裳,丢進死牢。周生的命,算是保住了。”
周顯猛甩開周生,眯眼盯着蕭承衍,字字珠玑:“換死囚,是欺君。”
“欺君之罪,要看聖上想不想計較。”謝九棠突然從蕭承衍身後繞出,朝周顯道:“聖上若真想殺周生,何須扔幾條死魚?不過是要周家表個忠心,順便探一探周大統領的态度。”
蕭承衍側目,見這丫頭雖從他身後繞出來,卻隻與他隔了七寸遠,恰巧是周顯若朝她出手,她便能随時躲到他身後的距離。
于是,嘴角不受控的揚起,又生壓下。
周顯沉默片刻,忽地冷笑:“沒想到,謝世子一個外臣,倒比我大燕内閣裡的老家夥們,還會揣測聖意啊。”
謝九棠輕笑:“昨日,本世子入宮面聖,已替你探了陛下的口風,我讓那老頭兒将千門令的權放給我,那老頭卻支支吾吾說管不了你,周統領,你當真以為那老儒生管不了你嗎?”
謝九棠聲音不大,卻讓周顯後背生汗。
她盯着周顯移開的目光,繼而道:“昔聞燕堂懸九鼎,禮吏戶兵刑工各司其職。你們大燕太祖立朝時,曾持金錯刀割紫绶示群臣,令‘千門可斬亂軍,但不可裁奏章’。前有千門統領馬述掌千機處,以鹿為馬戲弄内閣六部,緻律法崩壞。後有九門提督許魏山持千門令查戶部賬冊,将二十年前的江南鹽稅充作煉丹銀,此乃以刀尖撥算盤,終引黃巢破燕京之禍。”
謝九棠下巴微揚,音色自若清冷:“六部如人之六脈,中書掌心血,樞密通筋骨。若讓戍衛皇城的千門衛去斷六部案牍,好比令禦廚執尚方劍,切得了鮮脍,卻斬不了冤魂。”
堂内燭火昏黃,蕭承衍卻壓着眼底呼之欲出的光亮,側目向她,瞳孔随她的動作而縮放,仿佛在端詳一件奇珍。
謝九棠長籲一口氣:“那老儒生若許千門衛審吏部考功,他日戰報必摻虛銜,陣亡名錄或藏活人。故兵部虎符止于調兵,刑部朱筆不點烽火,方保廟堂如北鬥各安其位。所以,千門衛越權查戶部虧空,看似雷霆手段,實則壞朝廷根基。所以,聖上不想壞規矩,卻把壞規矩的朱筆塞給我一個外臣,若将渾水攪清了,是聖上的功,若将清水攪混了,則是我這個外臣的過。”
周顯的下眼睑在謝九棠的話語聲中不住的輕顫,仿佛劍風掃過的燭焰。
地上跪着的周生更是滿眼血絲,瞳孔渙散如将熄的炭火,謝九棠每揣測一步聖意,他的五官便扭曲一分,活像被鷹盯緊的倉鼠。
周顯握緊茶盞,青筋暴起:“千門處隻聽聖命行事。”
“正是‘隻聽聖命’四字才要命!”謝九棠眉目淩厲:“因着千門衛是天子親軍,若直接插手六部,便是告訴滿朝文武,皇權壓過了相權。可若由我這個外臣來攪渾水……”
她突然上前一步,逼近周顯:“成了,聖上借刀殺盡鄭氏外戚,敗了,不過是我這外臣幹政僭越!”
周顯猛地起身,手背撞翻茶盞:“胡言亂語!”
“胡言?”謝九棠撣了撣袖口茶漬,“聖上既要肅清朝堂,又不願髒了龍袍。我這把刀折了,自有千千萬萬把刀補上。可周統領你呢?”她突然輕笑,“若不趁此機會從了聖意,削殺鄭氏,今夜之後,千門衛若成了鄭氏外戚的眼中釘……你說鄭家垂死掙紮時,是先咬我這把刀,還是先撕你這塊盾?”
謝九棠每說一字,站在一旁的蕭承衍,右眉便極細微地擡高一厘,仿佛在丈量她的鋒芒,又仿佛摻着三分棋逢對手的灼熱。